梅花引 即景
淡煙籠。碧簾櫳。一縷爐香細細風。
畫樓東。月如弓。來與眉峰,兩下斗玲瓏。
流鶯枝上春將去。杜鵑聲里魂何處。
意無窮。句難工。小立花叢,含愁數落紅。
淡煙籠。碧簾櫳。一縷爐香細細風。
畫樓東。月如弓。來與眉峰,兩下斗玲瓏。
流鶯枝上春將去。杜鵑聲里魂何處。
意無窮。句難工。小立花叢,含愁數落紅。
淡淡的煙霧籠罩著,綠色的窗簾垂掛著,一縷爐香在微風中裊裊飄散。在畫樓東邊,月亮如弓,仿佛來和美人的眉峰比誰更小巧玲瓏。流鶯在枝頭啼叫,春天即將離去,杜鵑聲聲里,人的魂魄不知飄向何處。心中情思無窮無盡,卻難以寫出精妙的詩句。獨自在花叢中小立,含著愁緒數著飄落的紅花。
籠:籠罩。
簾櫳:窗簾。
玲瓏:這里形容眉峰和月亮的小巧精致。
流鶯:即鶯。流,謂其鳴聲婉轉。
落紅:落花。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詞的內容來看,可能創作于暮春時節。詞人或許在此時觸景生情,看到春天即將過去,落花飄零,從而引發了內心的愁緒,寫下此詞。
這首詞主旨是借暮春之景抒發傷春之情和內心愁緒。其特點是意境優美,情感細膩,語言清新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詞人出色的寫景抒情能力。
儂門復幽閉,即車臨遠道。
隱見雖頓殊,一生同懷抱。
懷抱人不知,結以長相思。
恭覽新詩清徹骨,揮毫落處耀名山。
寒蹤久已知恩地,杖屨今朝得喜攀。
翳雨堙風遮遠目,等閑軒豁為誰開。
天公豈是藏幽景,留待使君持節來。
小兒緣天摘列宿,
老子含飴弄稚孫。
郊居得此豈不樂,
無奈催租人打門。
萬口彌陀未飯前,
西方境界每依然。
何須更學王文度,
那處元非極樂天。
雪螢貧士眼,
珠翠貴人身。
自從墻角棄,
無復案頭親。
幽叢月不到,
螢火逗新涼。
著露沈芳草,
因風度短墻。
數來光不定,
撲處焰難藏。
小立香階畔,
時時點芰裳。
流光真易換。嘆相逢先驚,鬢顏都變。海國前游,剩鑄思詞句,對君重展。水弱蓬萊,應未信紅桑栽遍。夢境覭髳,輕被瓊臺曉風吹散。
春恨人間何限。縱解惜殘花,翠陰愁滿。璧月仍虧,但舞容歌態,賺人悽惋。懶覓神方,知此后情隨年遠。算有銅盤蠟淚,深宵共濺。
博物千間廣廈開
縱觀如到寶山回
摩挲銅狄驚奇事
親見委奴漢印來
古剎何年建,苔荒磴道斜。
雙峰出霄漢,一室貯煙霞。
石氣瘦崖樹,泉香流澗花。
山僧忘梵誦,云臥冷袈裟。
何物元龍少,囊攜絕妙詞。百篇難汝弟,一字愧吾師。劍擊要離冢,壺傾泰伯祠。錢塘萬家雪,只棹慰相思。
驟發扁舟興,佯狂到海涯。詩成筒寄草,夢斷筆生花。把贈羅浮雪,回看茂苑霞。鱸鄉亭下館,歸路欲棲鴉。
憶昔驂鸞識俊英,
朱幡繡斧盡能名。
書隨庾嶺一枝寄,
句挾韶江九奏成。
吳粵交馳清夜夢,
參辰不隔故人情。
何時重醉金槽曲,
一洗陽關別恨平。
建業曾傳半壁安,秦淮嗚咽暮濤寒。
六朝寂寞青山在,十廟陰沈畫壁殘。
禾黍故墟屯鐵馬,煙花南部失雕闌。
隔江《玉樹》歌聲斷,更有哀弦向月彈。
愿乞金剛四座高,長年一冊壓方袍。問人每爽朱提約,在我殊憐白首勞。念佛有時行玉兔,掄材真欲踞金鰲。神宗舊事偏能憶,閒共諸僧說海濤。
名藍日日見芳晨,嘉樹同君歲歲春。云水此時方減劫,江山何處覓斯人。不知參術神尤壯,別卻兒孫道自親。因惜衰宗無力振,吾年四十困風塵。
先民不可見,
懷哉金玉音。
士雖一命微,
愛物宜存心。
矧茲圜扉內,
白日變重陰。
求情箠楚下,
冤哉詎能禁。
謼嘷漫弗省,
鬼神為悲吟。
子往蒞其職,
朝夕惟欽欽。
謹刑勿留獄,
斯語真良箴。
上流舟不來,下流舟不去。
一閘橫中間,齊唱公無渡。
天厄饑驅人,無適非窘步。
我來自毗陵,百七十里路。
觸藩似羝羊,進退皆自誤。
堂上白發親,年已迫衰暮。
懷中黃口兒,呱呱索乳哺。
可憐牛衣人,蓬首悲莫訴。
此行殊芒芒,未必即有遇。
況復行路難,徘徊望江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