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危見心所藏陳常庵水月障及松鶴蘆雁各一首 其一
陳郎筆勢并州剪,十幅生綃秋綠遠。
老蟾欲作騎鯨游,推墮玉盤波底轉。
謫仙濡袍窺采石,東坡醉客歌赤壁。
兩翁已矣愛者誰,我欲扁舟擪長笛。
陳郎筆勢并州剪,十幅生綃秋綠遠。
老蟾欲作騎鯨游,推墮玉盤波底轉。
謫仙濡袍窺采石,東坡醉客歌赤壁。
兩翁已矣愛者誰,我欲扁舟擪長笛。
陳郎的筆勢猶如并州鋒利的剪刀,十幅生綃上畫出的秋景綠意幽遠。老蟾蜍想要去作騎鯨遠游,把玉盤推落到波底旋轉。李白曾浸濕衣袍在采石磯凝望,蘇軾醉后在赤壁放歌。這兩位先生都已逝去,如今還有誰欣賞他們呢?我想駕著小船吹奏長笛。
并州剪:指鋒利的剪刀,并州以產剪刀著名。
生綃:未漂煮過的絲織品,古人多用以作畫。
老蟾:指月亮,傳說月中有蟾蜍。
騎鯨游:喻隱遁或游仙。
謫仙:指李白,他被稱為“謫仙人”。濡袍:浸濕衣袍。采石:即采石磯,在今安徽馬鞍山,傳說李白在此醉酒捉月溺亡。
東坡:指蘇軾,他號東坡居士。
擪:按,吹奏。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看到陳常庵所畫的水月障,畫中可能描繪了秋夜月景,聯想到古代文人的事跡,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可能社會文化氛圍濃厚,人們對文人雅士的作品較為推崇。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陳常庵的畫作,借對古代文人的追慕抒發自身情感。其特點是將繪畫與歷史文化相融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重大影響力,但展現了當時文人的審美情趣和文化追求。
何悟藏環早,
才知拜璧年。
翀天王子去,
對日圣君憐。
樹轉宮猶出,
笳悲馬不前。
雖蒙絕馳道,
京兆別開阡。
渭水收暮雨,處處多新澤。
宮苑傍山明,云林帶天碧。
君子聳高駕,英聲邈今昔。
鏘珮出中臺,彯纓入仙掖。
夙心幸清鑒,晚志欣良覿。
鳴盜非足征,愿言同下客。
蘭殿新恩切,
椒宮夕臨幽。
白云隨鳳管,
明月在龍樓。
人向青山哭,
天臨渭水愁。
雞鳴常問膳,
今恨玉京留。
南國久為思,
西都嘗作賓。
云開天地色,
日照山河春。
善聽在知己,
揚光唯達人。
妙年弄柔翰,
弱冠偶良晨。
擢第文昌閣,
還家滄海濱。
寸心何所望,
東掖有賢臣。
蒼舒留帝寵,子晉有仙才。
五歲過人智,三天使鶴催。
心悲陽祿館,目斷望思臺。
若道長安近,何為更不來。
行藥至石壁,
東風變萌芽。
主人門外綠,
小隱湖中花。
時物堪獨往,
春帆宜別家。
辭君向滄海,
爛熳從天涯。
騎吹凌霜發,
旌旗夾路陳。
凱容金節護,
冊命玉符新。
傅母悲香褓,
君家擁畫輪。
射熊今夢帝,
秤象問何人。
鳳皇所宿處,
月暎孤桐寒。
槁葉零落盡,
空柯蒼翠殘。
虛心誰能見,
直影非無端。
響發調尚苦,
清商勞一彈。
西望昆池闊,東瞻下杜平。
山朝豫章館,樹轉鳳凰城。
五校連旗色,千門疊鼓聲。
金環如有驗,還向畫堂生。
天凈河漢高,夜閑砧杵發。
清秋忽如此,離恨應難歇。
風亂池上萍,露光竹間月。
與君共游處,勿作他鄉別。
功德冠群英,
彌綸有大名。
軒皇用風后,
傅說是星精。
就第優遺老,
來朝詔不名。
留侯常辟谷,
何苦不長生。
翡翠香煙合,琉璃寶地平。
龍宮連棟宇,虎穴傍檐楹。
谷靜唯松響,山深無鳥聲。
瓊峰當戶拆,金澗透林明。
郢路云端逈,秦川雨外晴。
鴈王銜果獻,鹿女踏花行。
抖擻辭貧里,歸依宿化城。
繞籬生野蕨,空館發山櫻。
香飯青菰米,嘉蔬綠筍莖。
誓陪清梵末,端坐學無生。
謀猷為相國,
翊戴奉宸輿。
劒履升前殿,
貂蟬托后車。
齊侯疏土宇,
漢室賴圖書。
僻處留田宅,
仍才十頃余。
飲馬伊水中,
白云鳴臯上。
氛氳山絕頂,
行子時一望。
照日龍虎姿,
攢空冰雪狀。
嵡嵸殊未已,
崚嶒忽相向。
皎皎橫綠林,
霏霏澹青嶂。
遠映村更失,
孤高鶴來傍。
勝氣欣有逢,
仙游且難訪。
故人吏京劇,
每事多閑放。
室畫峨眉峰,
心格洞庭浪。
惜哉清興里,
不見予所尚。
舊里趨庭日
新年置酒辰
聞詩鸞渚客
獻賦鳳樓人
北首辭明主
東堂哭大臣
猶思御朱輅
不惜[污]車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