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太子太師徐公挽歌四首 三
舊里趨庭日
新年置酒辰
聞詩鸞渚客
獻賦鳳樓人
北首辭明主
東堂哭大臣
猶思御朱輅
不惜[污]車茵
舊里趨庭日
新年置酒辰
聞詩鸞渚客
獻賦鳳樓人
北首辭明主
東堂哭大臣
猶思御朱輅
不惜[污]車茵
舊日里在故鄉聆聽父訓的時光,新歲時擺設酒宴的美好時刻。曾是聆聽詩教的文雅賓客,亦是獻賦宮廷的才俊之人。如今北向辭別圣明君主,朝堂之上眾人痛哭這位老臣。仍難忘他駕馭朱輅的威儀,更欽佩他寬容如丙吉不責污茵的雅量。
趨庭:指接受父教,典出《論語·季氏》'鯉趨而過庭',后以'趨庭'稱子承父教。
鸞渚:傳說中鳳凰棲息的水中小洲,此處代指文人雅士聚集之地。
鳳樓:本指宮內樓閣,此處借指宮廷或權貴居所,喻徐公曾參與朝儀。
北首:北向,古代臣死北向,以示對君主的尊崇。
朱輅(lù):古代王侯所乘的紅色車子,代指徐公生前的顯貴身份。
污車茵:典出《漢書·丙吉傳》,丙吉見車夫醉嘔污車茵而不責,喻指寬容大度的品格。
此詩為哀悼故太子太師徐公所作。太子太師為東宮輔弼之臣,徐公生前德高望重,或曾參與朝儀、教導儲君。詩人通過回憶其生前的德行情狀,結合當時君臣相得的背景,表達對其逝世的痛惜與追思。
全詩緊扣'挽'字,以'舊里''新年'的時光回溯起筆,繼而鋪陳徐公的才學與榮寵,最后以'猶思''不惜'的深情收束,既哀悼其離世,更贊頌其品格,是唐代挽詩中情文并茂的佳作。
堯年聽野老,擊壤復何云。
自謂歡由己,寧知德在君。
氣平閑易暢,聲賀作難分。
耕鑿方隨日,恩威比望云。
簣桴均下調,和木等南熏。
無落于吾事,誰將帝力聞。
曙霞攢旭日,浮景弄晴川。
晃曜層潭上,悠揚極浦前。
岸高時擁媚,波遠漸澄鮮。
萍實空隨浪,珠胎不照淵。
早暄依曲渚,微動觸輕漣。
孰假咸池望,幽情得古篇。
靈山初照澤,遠近見離宮。
影動參差里,光分縹緲中。
鮮飆收晚翠,佳氣滿晴空。
林潤溫泉入,樓深復道通。
璿題生炯晃,珠綴引xz朧。
鳳輦何時幸,朝朝此望同。
禁樹敷榮早,偏將麗日宜。
光搖連北闕,影泛滿南枝。
得地方知照,逢時異赫曦。
葉和盈數積,根是永年移。
宵露猶殘潤,熏風更共吹。
余暉誠可托,況近鳳凰池。
香發王孫草,春生君子風。
光搖低偃處,影散艷陽中。
稍稍移蘋末,微微轉蕙叢。
浮煙傾綠野,遠色澹晴空。
泛彩池塘媚,含芳景氣融。
清暉誰不挹,幾許賞心同。
秋至云容斂,天中日景清。
懸空寒色凈,委照曙光盈。
泫泫看彌上,輝輝望最明。
煙霞輪乍透,葵藿影初生。
鑒下應無極,升高自有程。
何當回盛彩,一為表精誠。
春風泛搖草,旭日遍神州。
已向花間積,還來葉上浮。
曉光緣圃麗,芳氣滿街流。
澹蕩依朱萼,飖飏帶玉溝。
向空看轉媚,臨水見彌幽。
況被崇蘭色,王孫正可游。
九皋蘭葉茂,八月露華清。
稍與秋陰合,還將曉色并。
向空羅細影,臨水泫微明。
的皪添幽興,芊綿動遠情。
夕芳人未采,初降鶴先驚。
為感生成惠,心同葵藿傾。
節逢清景至,占氣二儀中。
獨喜登臺日,先知應候風。
呈祥光舜化,表慶感堯聰。
既與乘時葉,還將入律同。
微微萬井遍,習習九門通。
更繞爐煙起,殷勤報歲功。
皎皎秋中月,團圓海上生。
影開金鏡滿,輪抱玉壺清。
漸出三山岊,將凌一漢橫。
素娥嘗藥去,烏鵲繞枝驚。
照水光偏白,浮云色最明。
此時堯砌下,蓂莢自將榮。
澹蕩和風至,芊綿碧草長。
徐吹遙撲翠,半偃乍浮光。
葉似翻宵露,叢疑扇夕陽。
逶迤明曲渚,照耀滿回塘。
白芷生還暮,崇蘭泛更香。
誰知攬結處,含思向余芳。
碧落遠澄澄,青山路可升。
身輕疑易蹋,步獨覺難憑。
邐迤排將近,回翔勢漸登。
上寧愁屈曲,高更喜超騰。
江樹遙分藹,山嵐宛若凝。
赤城容許到,敢憚百千層。
草色春沙里,風光曉正幽。
輕明搖不散,郁昱麗仍浮。
吹緩苗難轉,暉閑葉本柔。
碧凝煙彩入,紅是日華流。
耐可披襟對,誰應滿掬收。
恭聞掇芳客,為此尚淹留。
纖纖春草長,遲日度風光。
靃靡含新彩,霏微籠遠芳。
殊姿媚原野,佳色滿池塘。
最好垂清露,偏宜帶艷陽。
淺深浮嫩綠,輕麗拂余香。
好助鶯遷勢,乘時冀便翔。
繁霜當永夜,寒草正驚風。
飄素衰蘋末,流光晚蕙叢。
悠揚方泛影,皎潔卻飛空。
不定離披際,難凝蘙薈中。
低昂閑散質,肅殺想成功。
獨感玄暉詠,依依此夕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