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和印心石屋之作
送春馀戀趁初晴
高閣微風瞰遠城
疊架香塵生墨暈
曲欄晴晝落棋聲
山中把酒參同社
江上謀田憶舊盟
芳夏小園多韻事
經衣盡日樹間行
送春馀戀趁初晴
高閣微風瞰遠城
疊架香塵生墨暈
曲欄晴晝落棋聲
山中把酒參同社
江上謀田憶舊盟
芳夏小園多韻事
經衣盡日樹間行
送走春天仍存眷戀,趁初晴漫步;高閣上微風輕拂,俯瞰遠處城池。堆疊的書案飄著墨香,暈染出淡淡墨跡;雕花欄桿下,晴日里傳來落棋之聲。山間與友人把酒,同結詩社;江邊謀劃田事,憶起舊日盟誓。初夏小園多有雅趣,身著素衣終日在樹間穿行。
馀戀:剩余的眷戀,指對春天的不舍。
瞰(kàn):俯視,從高處往下看。
疊架:堆疊的書案或架具,此處指書齋場景。
墨暈:墨跡在紙或器物上暈染的痕跡,代指文人筆墨活動。
同社:指志同道合的文社或詩社友人。
舊盟:舊日的約定或共同的志向,此處指過去與友人的交游之約。
經衣:日常穿著的素樸衣物,體現閑適的生活狀態。
此詩為寄贈‘印心石屋’友人之作,推測創作于春末夏初。詩人身處閑適的文人生活中,面對季節更迭的余韻,結合書齋雅事、與友交游的場景,追憶舊日情誼,遂作此詩以寄懷。
全詩以春末夏初的時序轉換為背景,通過書齋、小園、山中、江上的生活片段,展現文人雅致的日常與細膩的情思。詩中既有對自然的眷戀,亦含對舊友的懷念,語言清新工整,是一首典型的文人抒情小品。
江聲嗚咽雨瀟瀟,
旅館秋燈伴寂寥。
鷺嶼鯤洋連大澥,
相思空托去來潮。
桐江江上一絲風,
不釣盲龜只釣龍。
浮定有無誰識意,
夜涼如水月如弓。
長驅鐵騎蹀閼氏,十載成功一旦虧。
冢上暮云繁綠草,廟門春樹怨黃鸝。
子胥江冷吳恩薄,諸葛營空漢祚危。
萬里飛塵愁二帝,返魂飄逐向南箕。
榕溪風送下江船,乘興人尋鏡里天。新起鳳毛誇胄子,飛來燕舄似霞仙。百年交誼星方聚,斗酒邀歡月正圓。自是清言滌煩暑,火云吹散避茶煙。
澹澹橫塘柳萬條,移舟魚鳥盡來朝。杯浮爽氣衣偏冷,歌轉商聲葉乍飄。呼鶴遠招云外客,觀濤遙泛海門潮。涼風已報秋期近,水月雙清入泬寥。
王謝家聲得似君,相逢意氣坐氤氳。花無解語堪同載,岸有芳叢遞送芬。羽爵緩傳人未醉,玉繩低度夜將分。誰言傲骨難諧俗?漁父輕鷗慣作群。
潮催月滿共揚舲,棹倚花陰且暫停。玉屑紛隨揮麈下,石潭疑有睡龍聽。人間勝會宜投轄,天上佳期欲度星。聞道咸池堪沐發,乘槎吾擬向東溟。
曾從花國建奇功,痛飲狂歌亦自雄。涼夜星河浮桂楫,清音山水勝絲桐。幾年落魄彈孤劍,一片遐心寄遠鴻。瀟灑閒園興無限,聊將風月與君同。
誰知繞指是真剛,混俗和光總戲場。濯魄不驚沙畔鳥,提壺共入醉中鄉。池蓮斜倚人如玉,江練平鋪月似霜。捉得酒星傾萬斛,馀酲猶足傲高陽。
斗轉船回夜漸深,冷風靈籟澹虛襟。月明驚鵲頻移樹,煙重流螢暗度林。白眼徑須渾潦倒,青天誰復問升沉?閒來卻笑羊裘客,遁跡蓬山豈易尋。
懷刺禰生肯浪投,神交十載得同舟。游仙直踏青鸞背,采藥應窮紫海頭。丹灶東鄰猶伏火,琪花上界不知秋。羅浮夜半紅輪涌,攜爾同看外九洲。
久知不去又將鉗,無奈時情似蜜甜。
薄命東華糜月俸,虛名南斗動星占。
出山我自慚安石,作相人終忌子瞻。
伏闕引刀男子事,懶將書尺效江淹。
凝笳來鳳輦,
玉宇開深殿。
君恩春風回,
那向秋時怨。
掣鯨手。談龍口。白云悠悠看歸岫。
棗花簾。晚風恬。寒泉一盞著得些兒鹽。
紫金山頂斜陽暮。老虎橋邊吼獅子。
渺飛煙。箭離弦。八道灣中一榻自蕭然。
苦茶味。鼎中沸。誰為明前致龍焙。
定中僧。對青燈。前身遑問北秀與南能。
蓬萊早結神仙侶。笑指乘鸞去何許。
繼玄奘。發幽光。坐愛壺中日月似天長。
沿渠春水只容刀,
理楫逢迎不憚勞。
嘆乃一聲煙際語,
漁罾間掛綠楊高。
上牛坐,伏牛臥,牧童光陰牛背過。
牛尾禿速牛角彎,牛肥牛瘠心先關。
母呼兒飯兒不飯,人餓須知飼牛晚。
放之平泉,以寬牛勞;浴之清淺,以息牛喘。
牛能養人識人意,一牛全家命所寄。
阿牛牽牛去輸租,勸爺賣牛寧賣吾。
引嫌初補外,懷綬復頻年。自得山水勝,定由仙佛緣。往游成舊矣,有夢尚依然。六字今誰嗣,留題乞我傳。
欲問淮南米,皆云歲不登。疲羸不難活,摩撫政須能。但使荒田辟,無勞鑄鐵增。素書寧敢寄,苦語未宜憎。
夙昔聞高臥,春江一識君。橫杯漢陽樹,剪燭武昌云。
翔鶴飄音遠,空林照影紛。窺天惟有色,獨立傍斜曛。
云氣沈廬岳,相攜入道林。漱泉知內熱,聞磬識浮音。
歸意風為急,高情谷共深。無言看物外,別酒兩悲心。
驅車出郭門,曖曖晨熹起。
親友詣可梁,殷勤酌酒醴。
豈不懷倚閭,致身親所喜。
滇南氣候暄,凌寒媚桃李。
振衣上高岡,萬里從茲始。
沙岸人歸后,船窗月上時。
霜風竹筱港,燈火后山詩。
歲晚羈懷惡,江空熟路遲。
鄰舟一樽酒,不使老夫知。
看霜棲柏樹,風約蘆埼,舷叩小橋暝。
屈指芙蓉老,冬心誰寄香訊。
斷霞記省。料輕鴻、曾照雙影。
更堪想、一角朱樓小,畫眉遠山靚。
趙北張南門徑。羨買鄰計好,沽酒村近。
約略紅裙醉,鴛鴦曲、琵琶彈到弦冷。
泛舟路穩。問榜人、消息應準。
卻洲畔梅開,歸趁春風未醒。
昔日愚公曾有谷,竹樓更起洪州。宦游人盡戀風流。攜琴千日酒,種秫百花洲。
樓外蕭灘樓上月,開簾幾對閑鷗。登斯樓也亂云浮。有山官舍里,巢許亦淹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