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初六日召對文華殿旋奉嚴旨革職待罪感恩述事 其一
久知不去又將鉗,無奈時情似蜜甜。
薄命東華糜月俸,虛名南斗動星占。
出山我自慚安石,作相人終忌子瞻。
伏闕引刀男子事,懶將書尺效江淹。
久知不去又將鉗,無奈時情似蜜甜。
薄命東華糜月俸,虛名南斗動星占。
出山我自慚安石,作相人終忌子瞻。
伏闕引刀男子事,懶將書尺效江淹。
早就知道自己若不離去定會被鉗制,無奈當下的情勢看似甜蜜美好。我命薄在東華門耗費著月俸,空有虛名像南斗星般被星占之術提及。我出山入仕自愧不如謝安,做宰相之人終究會忌恨如蘇軾般的我。到宮闕前引刀以明志才是男子漢該做的事,我懶得像江淹那樣寫信申訴。
鉗:比喻被限制、約束。
時情:當時的情勢。
東華:東華門,明清紫禁城東門,此處代指在朝廷為官。
糜:浪費。
南斗:星名,這里可能借指自己有一定名氣。
星占:古代通過觀測星象來占卜吉兇的方術。
安石:謝安,字安石,東晉政治家,曾隱居東山,后出山成就大業。
子瞻:蘇軾,字子瞻,北宋文學家、政治家,仕途坎坷。
伏闕:拜伏于宮闕下,多指直接向皇帝上書奏事。
書尺:書信。
江淹:南朝文學家,曾作《詣建平王上書》申訴冤屈。
此詩創作于作者被召對文華殿后奉嚴旨革職待罪之時。當時官場可能存在復雜的政治斗爭和權力傾軋,作者因某種原因觸怒了上級或陷入了政治漩渦,從而面臨被革職的命運。在這種情況下,作者懷著悲憤和無奈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在革職待罪時抒發內心感慨。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借古喻今,深刻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態度。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有限,但從個人角度展現了古代文人在官場困境中的復雜心境和不屈氣節。
悄立空庭夜未闌,愁思都迸雨聲酸。
已無親養居貧易,怕有人憐涉世難。
死后虛名空料理,生前骨相本清寒。
沈沈樺燭終宵對,一樣飄零淚點殘。
春已深。夢已醒。才下眉窩又上心。愁來真不明。
針也停。筆也停。亂似蠶絲織未成。滿懷多少情。
紅蕉瀉露濕蘭襟。曉起理幽琴。瀟湘一曲翻新譜,滿園亭、都是秋心。彈淚冰絲香凝,緘愁綠玉痕深。
幾番疏雨翠煙沉。爽籟散云林。蕭蕭絡緯添涼韻,吊秋魂、悄步花陰。次第轉將瑤軫,和他碧樹青禽。
三春一夢總朦朧,
畫壁詩成思未窮。
咫尺天涯何處是,
不堪回首暮云東。
流水平沙江路遙,
抱琴聊爾一相招。
知君故是清狂客,
春韭香時每見邀。
雄飛恥燕雀,
受緤志凌云。
闊臆驚禽鳥,
鷹揚冠不群。
多病新還太守章,歸來白首興何長。
琴書自是千金產,日月閑銷百刻香。
尚有俸錢酤美酒,自栽花圃趁新陽。
醉翁生計今如此,一笑何時共一觴。
秋興吳中去,津人暫系舲。
菊花園客酒,貝葉竹僧亭。
問路江浮碧,看山海涌青。
未論丘壑勝,清世且沉冥。
雨雪正紛紛,相看欲斷魂。綈袍猶戀戀,征袂已翻翻。秋色鶴山月,春空馬嶺云。知君懷我處,便是我思君。
出處有時節,行藏無定期。游蹤何落落,歸路莫遲遲。璞玉還堪琢,驪珠不可遺。要將懷素寶,售此盛明時。
南北東西路,驅馳秋復春。十年孤苦客,萬里一歸人。屋宇皆非舊,襟懷亦自新。到家何事好,惟有弟兄親。
出處從來自不齊。后車方載太公歸。誰知孤竹夷齊子,正向空山賦采薇。
黃菊嫩,晚香枝。一般同是采花時。蜂兒辛苦多官府,蝴蝶花間自在飛。
蓮房新摘袖中攜,
剖寄青青子數枚。
若識心頭最清凈,
莫嫌根腳本污泥。
大歷開真主,群雄控六飛。
山河千載業,天地一戎衣。
復古邊疆定,銷兵圣母歸。
依然興禮樂,文武遍郊畿。
盛譽由來易失真,
深源起后轉沈淪。
江東一樣蒼生望,
爭及圍棋賭墅人。
從知孤露幾流離,哀思吟來托楚辭。
罨卷宮商相迭代,縈懷蘭蕙有傷悲。
每憐道抑微言絕,尚想民熙歸夢遲。
淡泊自甘情逐化,冰心看取歲寒時。
欲買廬山,山前三畝,小橋橫過松間。變名吳市,誰認舊容顏。
最好棲賢峽外,應自此、都隔塵寰。人稀到,壺中化國,光景更堪閑。
無心,求至道,柴門閉了,飽睡甘餐。幸兒成孫長,為掃家山。
若問它年歸去,驀地也、雙槳來還。愁難舍,清風萬壑,高處正躋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