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韻壽王一如師七十 其二
雙扶鳩杖慶長春,
定是仙橋降謫神。
槐澤爭傳三世舊,
菊香競薦一杯新。
從來里巷推名宿,
況有文章壽此身。
籠就碧紗珠玉滿,
樗材愧乏雅懷伸。
雙扶鳩杖慶長春,
定是仙橋降謫神。
槐澤爭傳三世舊,
菊香競薦一杯新。
從來里巷推名宿,
況有文章壽此身。
籠就碧紗珠玉滿,
樗材愧乏雅懷伸。
兩位老者扶著鳩杖共慶長壽,您定是從仙橋降臨人間的神仙。槐澤之地爭相傳頌您三代的舊德,菊香中眾人競相獻上一杯新釀的壽酒。向來鄰里都推崇您這位有名望的老者,何況您還有傳世文章讓自身更顯長壽。您的作品被碧紗籠罩如珠玉滿室,我這無用之材慚愧缺乏高雅情懷來表達敬意。
鳩杖:古代老者所用拐杖,杖頭刻鳩形,象征長壽,《后漢書·禮儀志》載'年七十者授之以玉杖,長九尺,端以鳩鳥為飾'。
仙橋降謫神:指像神仙被貶下凡,此處尊稱王一如老師有仙風道骨。
槐澤:代指故鄉或文人聚集之地,含祥瑞之意。
三世舊:三代的舊交或傳承,強調家族或聲望的久遠。
菊香:指菊花酒,古人重陽節以菊酒祝壽,寓長壽之意。
名宿:有名望的老者。
碧紗:保護珍貴書畫的紗籠,此處指王一如老師的作品被珍視。
樗材:樗樹質劣,喻無用之材,作者自謙之辭。
此詩為作者為王一如老師七十壽辰所作。王一如當是當地德高望重的學者,與作者或有舊交,詩中提及'三世舊''里巷推名宿''文章壽此身',可見其家族聲望與學問影響。作者借壽詩稱頌其德行與成就,表達敬意與祝福。
全詩圍繞祝壽主題,從壽慶場景、德行傳承、文章成就多角度贊頌王一如老師,既顯其德望之重,又彰學問之深,結尾自謙更添真摯。是典型的文人祝壽詩,語言典雅,情感赤誠,體現對長者的尊崇。
七百里魯望,北瞻何巖巖。
諸山知峻極,五岳獨尊嚴。
寰宇登來小,龜蒙視覺凡。
此為群物祖,草木莫鋤芟。
往問維摩疾,來探般若心。
本源雖自在,因地亦行深。
灑落溪山色,蒼涼竹樹陰。
宦途如磨蟻,何日重登臨。
故國庸岷外,孤根楚苑中。
使梅休妬白,仙杏已饒紅。
旋恐陽城破,尋憂下蔡空。
幾時夢巫峽,獨立怨春風。
政在房帷,小人乘時。
十年于茲,惟幾惟微。
圣人如天,不識不知。
龍晦其威,神藏其為。
愛此園林好,重來花木滋。
游人醉不去,幽鳥語無時。
煙郭連芳草,春湖泛淥池。
松篁非俗韻,游子漫相期。
高上宸居隔紫煙,洞中金闕暗相連。
輔光灶冷留香壤,太素淵清涌玉泉。
后夜龍歸云浪濕,未明人起月華鮮。
秋光不老巖前麓,到此偷閑亦自賢。
牧馬散近坰,閱視乘高秋。駝岡似沙苑,堆阜帶川洲。
坡陁故梁城,縈薄西南陬。連棚映林樾,星羅倚層丘。
回風吹陣云,奔騰欻來游。野性脫羈馬,飲龁遂所求。
腹干頗肥張,鬰怒何彪休。群敺驟麋鹿,逸勢凌蛟虬。
軍戎選輕捷,和鑾御調柔。毛物有千名,眾美歸驊騮。
梁王愁思臺,佛剎居上頭。朅來一憑眺,遺墟莽悠悠。
信陵骨已朽,巖穴誰見收。當時英豪輩,事逐東波流。
置酒臨風軒,聊以紓煩憂。
昔帝御中原,守國用三策。上策以仁義,天下無能敵。其次樹屏翰,相維如盤石。最下恃險固,棄德任智力。
驅馬過潼關,覽古淚潸滴。開元帝道明,百蠻奉周歷。田野富農桑,邊隅無寇賊。紫宸日視朝,潼關夜常辟。
天寶君政荒,宮闈養虺蜴。恩愛成怨疾,心腹生毒螫。朝聞發漁陽,暮已卷河北。鳴鼓渡潼關,矢及乘輿側。
重門徒爾設,關吏安所職。始知資形勢,不如修道德。
昆侖山最大,峨峨橫絕域。黃河地下來,洶洶不可測。
河伯一發怒,擘開昆侖石。水出東北陬,浩渺無涯極。
平地水行疾,九州如咫尺。湯湯勢滔天,黎元多沈溺。
上貽堯心憂,四岳舉鯀塞。鯀用汩彝倫,九載無成績。
堯怒不能治,遂行羽山殛。有子其曰禹,命使嗣父職。
洛中得龜書,九疇文甲坼。禹乃乘四載,周游視水跡。
百川各復道,九河皆開辟。禹功既已成,水患方茲息。
竊思大禹意,河九為遠策。況云殺其溢,聞之孔安國。
三代逾千年,所以無災厄。戰國爭土疆,諸侯用詐力。
遷徙無常歲,湮淪不可識。隄障遏水勢,溝渠絕地脈。
禹道不復究,河流有壅隔。頻為中國患,不國不安席。
從官徒負薪,河伯弗受璧。斫盡淇園竹,安救瓠子役。
民力殫將竭,國材耗亦劇。四方競上疏,群臣爭籌劃。
田蚡方為相,書來多持扼。豈顧天下利,惟以私田惜。
賈讓不為用,延年亦見斥。如何圣人功,千載復不得。
皇宋運熙泰,四圣崇道德。百蠻皆臣順,萬物遂生殖。
七八十年閑,人不聞金革。惟茲澶滑郡,河決亦云亟。
常記天禧中,山東與河北。藁秸賦不充,遂及兩京側。
騷然半海內,人心愁慘戚。河平未云幾,隄防有穴隙。
流入魏博閑,高原為大澤。良田百萬頃,盡充魚鼈食。
救之成勞費,不救悲隠惻。吾君為深慮,不食到日昃。
我忝竊寸祿,素餐堪自責。不負一畚土,私輒逃丁籍。
又無一言長,萬分有裨益。與世同浮沈,隨群甘默默。
亦或中夜思,斯民苦瘦瘠。四年困蝗旱,五谷餌蝥蠈。
年來風雨時,才得一秋麥。手足猶瘡痍,饑膚未豐碩。
若待四體肥,斯民無愁色。不然尋九河,故道皆歷歷。
一勞而永逸,此成功無歝。或可勿復治,順其性所適。
徙民就寬肥,注水灌戎狄。試聽芻蕘言,三者君自擇。
漢江千里清溶溶,惟此南夏奠其中。因山為城峙險固,一國形勝何高雄。
嶷然巨首名曰峴,回壓面勢尊且崇。東扼迅流疑引翼,西峙群阜如盤龍。
嵚巇峻拔不可擬,絕岸萬丈凌長空。下闞澄潭迥無際,旁睨比屋幾可封。
天意造物豈虛設,控蠻鎮楚舒隆隆。自昔登憩且非一,此山振動惟羊公。
有志平吳運秘略,竭心衛晉推元功。綏懷遠邇人所服,開墾田疇時以豐。
慨然置酒適清曠,中郎幕府賢而通。語公令望高四海,當與斯山永無窮。
自是綿綿歲歷久,閱碑墮淚存遺蹤。亭祠浸壞詎可究,山歸民籍木以童。
前知興衰故有日,覽者嘆息追無從。龍圖王公守茲土,修舉廢墜詰初終。
感物思人但長息,剡章疾置聞四聰。圣宸動色可其請,茲山復興氣象融。
耽耽大廈揭亭宇,肅肅真像嚴祠宮。遂使靈光享血食,禁樵復祀資恪恭。
大抵有功及民物,盛德期興天地充。今之視古皆一致,休哉千載懷清風。
老柏森森節貫冬,頭冠獬豸號清雄。
側階簪筆書王法,當路埋輪有祖風。
白簡剛嚴重入府,皂封切直舊留中。
長安豪貴應相避,又識當年御史驄。
萬事隨宜勿強攀,暫過朝市即歸山。
勞生未必浮名好,稱性應須到處閑。
都似夢中休問影,只堪吟里更怡顏。
襄陽道者寧知爾,猿鶴蕭然石室間。
何處驚飛起,雝雝過草堂。
早是愁無寐,忽聞意轉傷。
良人沙塞外,羈妾守空房。
欲寄回文信,誰能付汝將。
春近滿魯分,雨余堆汶河。
濃云映不盡,殘照射來多。
高與天臨縣,閑臨月上坡。
特開西北戶,愛此鬰嵯峨。
大滌洞沉沉,天柱峰嶪嶪。
人世悲落花,觀松無易葉。
朝夕樵風生,云鶴閑情愜。
何當采玉芝,真蹤從此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