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殿院還臺
老柏森森節貫冬,頭冠獬豸號清雄。
側階簪筆書王法,當路埋輪有祖風。
白簡剛嚴重入府,皂封切直舊留中。
長安豪貴應相避,又識當年御史驄。
老柏森森節貫冬,頭冠獬豸號清雄。
側階簪筆書王法,當路埋輪有祖風。
白簡剛嚴重入府,皂封切直舊留中。
長安豪貴應相避,又識當年御史驄。
那古老的柏樹枝葉繁茂,氣節能貫穿寒冬,你頭戴獬豸冠,被譽為清正剛直之人。你在宮殿側階簪筆記錄王法,像前人一樣敢于當路埋輪彈劾權貴。你手持彈劾奏章剛正威嚴進入官府,密封的奏疏懇切率直曾留在宮中。長安的豪貴們應該會紛紛避讓,又能認出當年那威風的御史驄了。
森森:形容樹木茂盛繁密。
節貫冬:氣節貫穿寒冬,比喻人有堅貞的氣節。
獬豸(xiè zhì):傳說中的神獸,能辨曲直,古代御史等執法官戴獬豸冠。
簪筆:古代近臣插筆于冠側,以便隨時記錄。
埋輪:東漢張綱出京巡視,到洛陽都亭,就把車輪埋起來,不往前走,然后上書彈劾權貴梁冀。后用“埋輪”表示敢于彈劾權貴。
白簡:古代御史彈劾官員的奏章。
皂封:密封的奏章。
留中:皇帝把臣下的奏章留在宮中,不批示下發。
御史驄(cōng):漢代御史乘坐的青白色馬,后用“御史驄”指代御史。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權貴橫行的現象,而張殿院作為御史,以其剛正不阿的執法風格受到詩人的贊賞。詩人在張殿院回御史臺時寫下此詩,表達對他的敬意。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張殿院的清正剛直和敢于彈劾權貴的品質。其突出特點是善用意象和典故,生動展現人物形象。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為研究當時御史的形象和社會風氣提供了一定的資料。
長時轉不停,非義亦非聲。
世務何繽紛,人道苦不遑。壯年以時逝,朝露待太陽。愿攬羲和轡,白日不移光。天階路殊絕,云漢邈無梁。濯發旸谷濱,遠游昆岳傍。登彼列仙岨,采此秋蘭芳。時路烏足爭,太極可翱翔。
兩岸桃花,十里清溪,不似人間。愛春雪霏霏,薄寒剪剪,洞天寂寂,瑣骨珊珊。有限斜陽,無情芳草,玉樹臨風一味閑。迎客者,盡衣冠太古,雞犬皆仙。相留幾日盤桓。聽細數、乾坤漢魏年。看日出林中,耕田鑿井,月明林下,種玉生煙。歸去來兮,歲云暮矣,名姓何須萬世傳。好事者,作桃花源記,老筆清妍。
誇灶傳家祖赤松,吹煙授道悟元宗。初懷不擬潘衡貢,晚趣寧便薛稷封。
英雄多失路,四十未功名。慷慨一杯酒,飛揚萬里征。文章新豹變,汗血舊龍爭。莫即辭貧賤,君才晚更成。平生一寶劍,持以結交親。不恨相知晚,惟期白首新。臥龍殊未老,飛兔更無倫。異日沙場上,揮鞭逐后塵。
芙蓉清月鳳凰城,露白秋堂碧霧輕。一歲未令今夜減,百年能得幾宵睛。云間鸞鶴霓裳曲,海上神仙赤石英。楚奏燕歌俱感激,塞垣江國重含情。
昔日逢仙處,蒼苔滿徑斜。山空無鹿跡,洞古尚榴花。曲水時賢禊,東山故相家。此間真福地,王謝漫相誇。
甲子流年五十三,行藏東北又西南。太平世界生來幸,淡泊田園分且甘。紗帽不曾嫌白發,錦衣偏覺勝青衫。何時共把陶潛菊,弟勸兄酬酒正酣。
白云兮翩翩,海之湄兮山之巔。煮溪中兮白石,酌屋上兮清泉。嗟清時兮嘉遁,信夫君兮獨賢。紛華俗兮超忽,維白云兮周旋。謇山中兮樂只,望美人兮悠然。
已聞巖樹能成酒,更說椰漿解醉人。近譜西林新本草,眾香國里一株春。
干戈何處不蜂屯,萬劫逃來喜尚存。徒跣我藏木屐嶺,全家君走草鞋墩。人皆欲殺生原幸,口不言兵道更尊。意外相逢歡已極,況兼捷信報官軍。曾將王命論班彪,舌爛唇焦語未休;無補君親空痛哭,同為羈旅倍生愁。千秋氣節懷龍尾,半世功名愧虎頭。拔劍酒酣歌斫地,因君還欲賦同仇。
斷冰漾漾立閒鷗,偶爾看山到渡頭。濁酒一壺隨處醉,老夫不典鹔鹴裘。
經歲旱荒仍疾癘,字民職業合何如。去年欠負都蠲了,好把新租議減除。郡縣本來同一體,何須催賦屬州家。如今已許從民便,升斗須防顆粒加。是邦凋瘵古來無,只為從前有羨馀。第一切須除此弊,庶幾民力少能舒。
登上城北樓,遙遙望三陵。王氣何郁蔥,千載藏威靈。城面盱眙山,淮泗來繞城。低回思沐邑,依稀懷鎬京。河流泌洋洋,玄鳥茲降精。卜年詎有極,祈天豈無徵。
牛胎生象子,碧海起紅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