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馬
岐陽方較獵,
騕裊盡龍媒。
仗下黃金勒,
橫秋號逸材。
岐陽方較獵,
騕裊盡龍媒。
仗下黃金勒,
橫秋號逸材。
岐陽之地正進行大規模狩獵,騕裊等良駒皆是龍種神駿。儀仗下的馬匹佩戴著黃金馬勒,在秋高氣爽中被譽為超凡逸才。
岐陽:岐山之南,古代重要獵場。
較獵:比較射獵,指大規模狩獵活動。
騕裊(yǎo niǎo):傳說中周穆王八駿之一,代指良馬。
龍媒:指駿馬,古人認為龍馬所生,故以‘龍媒’稱良駒。
黃金勒:黃金裝飾的馬絡頭,代指馬具華貴。
橫秋:秋高氣爽的時節,此處形容馬的雄姿與秋景相襯。
逸材:超凡的資質,此處指馬的出眾才能。
此詩為詠物之作,或創作于秋日狩獵場景中。詩人通過觀察狩獵時的駿馬,以物寄情,表達對杰出事物的贊美。具體創作時間與詩人背景因史料未詳,難以確考。
《詠馬》聚焦狩獵場景中的駿馬,以‘騕裊’‘龍媒’等意象凸顯其非凡資質,語言典雅凝練。詩中既描繪馬的外在神駿,又隱含對‘逸材’的贊賞,體現了詠物詩托物言志的特點。
江南好,早韭薦初春。
竹外輕雷抽嫩筍,江頭春水上河豚。
風味總宜人。
個人第一是蘭胸,
菽發凝脂隱約中。
一抹紅褂嚴結束,
卻逢郎手自通融。
紫金泥檢看東封,
邊燧沉煙歲屢豐。
一曲步虛傳御制,
綠章初奏玉清宮。
握不成團撥不開,
德云幾度下崔嵬。
有時行到海南岸,
密密還從舊路回。
駒去不食藿,馬佚能傷葵。
烈士多慷慨,耿耿誰當知。
起吟清夜闌,邊月明春閨。
寸心杜陵老,澒洞終南齊。
棲隱何須問許由。春來處處是閑愁。
黃鸝約我花間住,白鷺隨他水上流。
聞鐵笛,望銀舟。夜深人語酒家樓。
南朝多少思歸曲,唱到天明未肯休。
水面煙初歛,西風吹素濤。
篷疏橫日到,云盡四天高。
海闊帆疑緩,人閒夢轉勞。
滿江秋思好,休整更牢騷。
柴鳴竹爆驚人耳,大洋海底紅塵起。家犬聲獰夜不休,陸地行船三萬里。
堅牢地神笑呵呵,須彌山王眼覷鼻。把我東行卻向西,南山聲應北山里。
千手大悲開眼看,無量慈悲是誰底。
西山青,無謂情。洪井碧,無涓滴。西山人,見曷親。西山事,無可似。
若是靈利底舉著便知,懵懂者付與德山臨濟。
數年華閑中黯黯。記不起、誰思誰怨。
金爐香裊晝沈沈,并疊作,閑愁片。
月明花滿天如愿。也終有、酒闌燈散。
不如被冷更香銷,獨自去,思千遍。
吏中習隱好躋攀,
不擾疲人便自閑。
聞說慇勤海陽事,
令人轉憶舜祠山。
去年此日揚帆別,此日今年策馬還。
一歲韶光空蹩躄,半生蹤跡總間關。
金門尚憶前時隱,玉筍誰高近日班。
邇止更聞歌卜筮,微臣何以慰天顏。
半淪溪谷半山岡,
地狹民多盡蓋藏。
爭道去年小豐稔,
至今租米正輸王。
蟋蟀吟秋館,空庭欲二更。
茶煙風乍靜,作露月初明。
一榻坐花影,亂山圍水聲。
夜涼人不寐,孤鶴伴凄清。
芍藥庭開兩朵,經僧閣里千聲。
木魚暫且停手,風送花香有情。
笑時傾城傾國,愁時倚樹憑闌。
爾但一開兩朵,我來萬水千山。
晴意早。簾外數聲啼鳥。有約不來春夢杳。瑣窗微弄曉。
江上殘梅未掃。葉底芳桃紅小。天遠斷云塵不到。過春還草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