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六首上鮮于大夫子駿 其五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江上零露滋。
方舟不能度,日暮白蘋悲。
清波有鳴鴻,蕩漾安可期。
幸因南風逝,寄言欽所思。
涉江采芙蓉,江上零露滋。
方舟不能度,日暮白蘋悲。
清波有鳴鴻,蕩漾安可期。
幸因南風逝,寄言欽所思。
渡過江水去采摘芙蓉,江面上露珠正濃。并舟卻無法渡過,日暮時分對著白蘋悲嘆。清波中有鳴叫的鴻雁,它的行蹤飄忽難以期待。有幸借助南風飛去,托它捎去我對所欽慕之人的思念。
涉江:渡水過江。
零露:降落的露水。滋:多。
方舟:兩船相并。
白蘋:一種水生植物。
鳴鴻:鳴叫的鴻雁。
寄言:托人帶話。欽:欽佩、愛慕。
鮮于子駿即鮮于侁,北宋官員、詩人。此詩應是作者為向鮮于子駿表達自己的情感或志向而作。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情感可推測作者可能處于一種渴望與對方交流卻受阻的情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他人的思念與欽慕。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展現了作者的情感表達與創作技巧。
浮云心跡應無住,臘月逾淮上五臺。
寶地近臨天界上,佛香遙度雁門來。
山中別友惟留偈,雪里逢人只寄梅。
此去安禪高絕處,舊游知不憶天臺。
瞿塘三峽風波險,
棧閣連云行路難。
烽火相連兵刃接,
一封鄉信報平安。
一僧腰背曲,見予多笑顏。
少小絕世味,中歲歷苦艱。
一從戈甲興,展轉島嶼間。
來此十載馀,不復問人寰。
日日荷鋤出,日日負薪還。
自言用力慣,一生不敢閒。
令我聞斯言,惕然愧素餐。
松竹林中讀異書,
公馀有味在三馀。
立之猶未登臺閣,
予不負丞丞負予。
問得前程去莫遲,
月篷催著夢中衣。
湖山一覽陽應復,
早向梅花賦式微。
宦轍南來似梗浮,故人何意遠相求。
長江正望吳門練,九月先移剡雪舟。
霜落楓林千里夢,夜涼鴻雁一天秋。
干戈世路同增感,不獨尊前有別愁。
長吟獨坐思沖沖,回首江湖夢寐中。
石壁青燈懸夜雨,山城畫角散天風。
十年故國憂戎馬,萬里音書滯塞鴻。
避地風煙憐杜老,草堂今寄浣花東。
為憶去年梅,凌寒特地來。
閏前空臘盡,渾未有花開。
朔風吹雪天漫漫,厚地欲裂江水乾。懸知北客未省見,太古以來無此寒。
冰檐垂筍風撼屋,布衣生棱體生粟。老翁炙手厭朱門,明朝晨暾更堪曝。
天容黯慘悲風吹,寒日欲出寒云垂。千門晝閉人跡絕,萬里長空鳥不飛。
豺虎號寒聲怒急,行人指墮毛為立。易水風高燕地寒,白頭書生望云泣。
又是烏西匿,初看雁北翔。
好與報檀郎:春來宵漸短,莫思量。
庾公上武昌,翩翩如飛鳥。
庾公還揚州,白馬牽旒旐。
庾公初上時,翩翩如飛鳥。
庾公還揚州,白馬牽流蘇。
久蟄蕭居別有懷,無憀歲月碾成埃。
寒氛漸散霜留鬢,陽信初傳風作媒。
柳為醒眸能望雨,鶯雖悅耳不如雷。
撩衣漫覓春來處,一路殷勤問落梅。
人生到處如敷采。苕華謝去春仍在。
流水自朝朝。關心上下潮。
清愁和淚煮。欲共蘭成語。
午夢試重溫。黃鸝又叩門。
白玉橋東,碧山樓畔,晝錦堂開。正冠蓋盈門,笙歌滿座,紅蓮才放,綠酒初醅。
紫禁朝回,鳳池吏散,特為先生慶壽來。獻新詞,嗣音大雅,敬祝臺萊。
共看廊廟奇才。更星斗、文章逼上臺。況海岳精神,壯騰龍馬,云霄氣概,時動風雷。
圣主思賢,明時求舊,旦日征書下玉階。愿從頭,把經綸再試,花甲重排。
黃河東奔淮水長,威襄世澤流湯湯。
慶鐘五葉蘭蕙芳,千葩萬卉皆文章。
安邊六策排天閶,清新詩句追盛唐。
竹風掠地百草黃,街塵不動狡兔藏。
殊勛懿戚先后光,不虞荊棘生門墻。
母翁兩手扶綱常,九折不挫百鍊剛。
六陰既剝天回陽,山河永固無滄桑。
貂蟬閃日光鹓行,翟冠奪目萱草香。
母恩父德相頡頏,聲諧琴瑟宜壽康。
天胡不惠降大殃,彩埋雙璧十景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