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吳楚江之吳江
片帆已買自難留,
楚水吳山兩地愁。
莫為梅花留鄧尉,
故人多半在揚州。
片帆已買自難留,
楚水吳山兩地愁。
莫為梅花留鄧尉,
故人多半在揚州。
你已買好船票,這一去難以挽留,楚地的水和吳地的山都勾起兩地離別的哀愁。不要因為鄧尉山的梅花而停留,你的故友大多都在揚州。
片帆:指孤舟,這里代指船票,意味著即將乘船遠行。
楚水吳山:楚地的水和吳地的山,泛指長江中下游一帶,暗示友人行程所經之地。
鄧尉:山名,在今江蘇蘇州,以梅花著稱。
故人:舊交、老友。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是友人要從楚地前往吳江,詩人為其送行時所作。當時可能社會相對安定,詩人與友人分別,心中滿是不舍。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送別詩的常見情感和表達手法。
白帝原非雨露慳,
榮枯物理亦循環。
堆來有跡山山暮,
聽到無聲樹樹閑。
薄命自甘沈碧澗,
傷心不是為紅顏。
樊川莫憶成陰日,
一任東風去復還。
我輩難忘故舊情,為君滿意說詩清。拋磚不愧塵埃想,剖蚌俄驚的皪明。宦路幾年嗟契闊,長安累月話平生。詩筒卻趁郵筒急,吟到揚州更袖呈。
詩里論交淡淡情,個中風味不勝清。錦囊著句知才盡,山色逢人作意明。已覺頭顱侵晚景,尚堪風月快馀生。與君握手關心處,愧乏瑯玕腹可呈。
有約來過仲景家,東風舊院寂無嘩。清談得與三賢共,曲檻還馀數朵花。世故驚心空有涕,乾坤回首莽無涯。傳杯不盡東君意,早見城頭集暮鴉。
喜共高賢接笑歌,何須長袖舞傞傞。眼前局面更張易,意外真詮感悟多。老驥忘心悲棧道,冥鴻何處掛虞羅。獨嗟衰謝流光速,無計能回東逝波。
真堪憶,
江上亂峰堆碧。
高處乘風橫鐵笛,
笑人間不直。
千古斗奇角,
不了砌蛩啾唧。
天上神仙何寂寂,
桂花聞嘆息。
清詞麗句難為比,
愁似秋猿巴峽啼。
多謝十年相憶苦,
口銜石闕寄無題。
有是父兮有是子,同條生也同條死。
三世如來烈焰堆,互換說法元如此。
莫顛言,休倒語,截斷葛藤須薦取。
對酒不成醉,
江城雪正飛。
可堪時序晚,
又送故人歸。
世路多荊棘,
文章老布衣。
西山棲隱處,
重葺舊松扉。
古貌臞然一病翁,
胸中戈甲氣如虹。
子房元凱能騎馬,
破賊紅旗未足功。
小閣愁來獨倚。四合彤云垂地。若要不思鄉,夜夜除非沉醉。
酒后寒生半臂。著處牽縈人意。珍重舊羅巾,曾揾美人香淚。
十載紅塵識面初,謝家玉樹更誰如。
春來夢后池塘句,俱屬風前塞雁書。
邊闌題認黃初字,小印鐫疑國博文。合與先生書篆隸,雨昏時候起寒云。
忠孝家傳兩相名,一門翰墨冠前明。風流已往貞珉在,此亦人間玉帶生。
為問西風因底怨。百轉千回,苦要情絲斷。葉葉飄零都不管。回塘早似天涯遠。
陣陣寒鴉飛影亂。總趁斜陽,誰肯還留戀。夢里鵝黃拖錦線。春光難借寒蟬喚。
絕交書謝伊輩,
養生論真吾師。
詩無風刺尤妙,
史有天刑勿為。
幽憂意不在天下,
高論誰能置日邊。
故事臨河求短序,
自哀投老向觥船。
虔劉已類咸淳世,
歌詠休侔履道賢。
聞有故人訪太華,
渴思秋隼控吾前。
有興相尋即扣門
不須招致簡書繁
試從大雅歌鶯谷
未羨詞人侈兔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