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金門 其二 秋夜
真堪憶,
江上亂峰堆碧。
高處乘風橫鐵笛,
笑人間不直。
千古斗奇角,
不了砌蛩啾唧。
天上神仙何寂寂,
桂花聞嘆息。
真堪憶,
江上亂峰堆碧。
高處乘風橫鐵笛,
笑人間不直。
千古斗奇角,
不了砌蛩啾唧。
天上神仙何寂寂,
桂花聞嘆息。
實在值得回憶,江面上層疊的山峰堆砌著青碧。在高處乘著風橫吹鐵笛,笑這人間不值得。千古以來爭斗奇巧角力,臺階下蟋蟀的啾鳴卻從未停止。天上的神仙為何如此寂寞,連桂花都似在輕聲嘆息。
堪憶:值得回憶。
堆碧:形容山峰層疊,青綠濃郁。
鐵笛:鐵制的笛子,傳統中多為仙人或隱士所用樂器,此處烘托超逸之氣。
不直:不值得。
斗奇角:爭斗奇巧,角力競爭。
砌蛩(qióng):臺階下的蟋蟀。砌,臺階;蛩,蟋蟀。
寂寂:寂靜無聲,無生氣。
桂花:常與月宮、神仙關聯,此處或指月中桂樹,借其意象渲染清冷氛圍。
此詞具體創作背景暫無明確史料記載。結合“秋夜”“江上”“鐵笛”等意象,推測或為作者秋夜登臨江畔,觸景生情之作。通過對自然之景與人間、仙凡狀態的描繪,或反映其對世俗紛擾的淡泊與對生命超脫的思考。
全詞以秋夜回憶起筆,借江峰、鐵笛、蟋蟀、桂花等意象,將人間爭斗的浮躁與自然、仙界的寂冷對照,含蓄表達對世俗的疏離與對生命本質的哲思,語言簡練而意境幽遠,是一首融景、事、情于一體的小令佳作。
摵摵樹聲響,滿山黃葉飛。一雙白蝴蝶,隨我下翠微。獨往竹西路,坐觀忘是非。
不作石頭夢,空留泉下哀。一朝辭翠巘,終古臥蒼苔。功業歸何處,文章安在哉。從來稱峴首,姓字亦塵埃。
神巫作舞乞豐年,宛轉靈場咫尺間。一雨坐令天下遍,無心隨得似云閒。
與君同志復同州,少日論文放一頭。孝子憂親雙鬢白,癡兒了事一生愁。凌云意氣須臾盡,積歲聲名取次休。賴有遺編留史筆,幾回廢卷淚橫流。閥閱方成一段奇,三湘況是古來稀。弟兄同歲乘槎去,父子連科折桂歸。詩禮傳家人共羨,歡華過眼事俱非。秋風寂寞萱堂露,染盡當年戲綵衣。
驛程臨堠堠臨溪,九曲風煙迥不迷。過至石橋題柱地,浮云暝鳥隔城低。厚貌亭亭向遠冿,連天芳草沒緇塵。五噫一去關山暮,多少王孫認不真。
故人張仲蔚,齋館學逃禪。豈薄湯官小,偏閒苑監年。樹萩猶濟上,司竹似淇邊。簡出常封印,清歌不廢弦。藪連鉤盾署,餐給水衡錢。頗足沽燕酒,相從一醉眠。
草長花生鶯亂飛,禁城寒盡送君歸。故山芝朮春應熟,今日朝廷計已非。蠢蠢輩流殊可惜,茫茫前路欲何依。潯陽郭下江如練,留取京塵上綵衣。
曈昽曙色映祥云,臺殿巖巒錦繡紋。春氣正濃連王氣,人文逾朗應乾文。水知宗海千川合,脈是真龍五岳分。愿獻周原瓜瓞頌,萬年長擁圣明君。龍蟠鳳翥有馀奇,圣教皇情無盡時。華表欲棲千載鶴,靈風常滿萬年枝。橋山弓劍瞻云閟,寢殿衣冠展月儀。地接三都元咫尺,天開一統正雍熙。
斜陽虛閣敞松寥,閣下寒江萬里潮。山木葉稀蒼鼠竄,海門聲起大魚驕。百年幾度雙丸速,一盞閒愁萬古消。安得此間容我隱,滄洲無事狎漁樵。
最愛荊山郢水雄,徜徉山水得相從。久知龍非池中物,暫喜鴻留雪里蹤。詩就勞公投白璧,缶鳴容我次黃鐘。于今咫尺成胡越,何況天門隔九重。
南國有佳人,幼乃好奇服。明月綴古冠,耿如媚幽獨。清冷沁雪香,充潤肥雨福。咳唾落九天,錦云新萬族。歡吹寒谷溫,慘澹杲日伏。群兒撼蚍蜉,大音回敔柷。喧啾榆枋鴳,刺戾長沙鵩。古歡遂已馳,此意予杼柚。茫茫向千載,草阜興歌哭。何當駒影還,壽之岳與瀆。
吾門廣大,從古難入。徒展兩腳,不蹈階級。元非宮內,豈得建立。
東都人陸海,游集若為忘。筮史同微貨,僧坊共小涼。卜鄰棲輦轂,返旆促囊裝。巽坎知人意,奔騰達侍旁。
少時見說飽叢林,宴坐垂年味更深。月印夜潭非有意,云歸秋嶂亦無心。
傾頹巖谷里,何代梵王宮。不見天花落,真成色相空。禪關鄰虎穴,山鬼嘯林風。蓮社凋零盡,憑誰問六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