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蟾宮
坎離干兌逢子午,須認取,自家根祖。
地雷震動山頭雨,捉得金精牢閉錮,煉甲庚,要生龍虎。
待他問汝甚人傳,
坎離干兌逢子午,須認取,自家根祖。
地雷震動山頭雨,捉得金精牢閉錮,煉甲庚,要生龍虎。
待他問汝甚人傳,
當坎離干兌與子午相遇,一定要認清自己的根本根源。地雷震動引發山頭降雨,捕捉到金精并牢牢封閉禁錮,修煉甲庚,要生出龍虎之象。等到有人問你是誰傳授的。
坎離干兌:八卦中的卦象,在古代道教修煉等學說中有特定含義。
子午:代表時間或方位等概念,這里可能指特定的修煉時機。
根祖:根本、根源,指修煉者自身的根基。
金精:在道教修煉術語中,常指某種精華物質。
甲庚:可能指代五行中的元素,用于表示修煉中的某些階段或物質。
龍虎:道教修煉中常用龍虎代表陰陽兩種能量或物質。
此詞可能創作于道教盛行、內丹修煉之風流行的時期。作者可能是一位道教修煉者,在長期的修煉實踐中,總結出自己的修煉心得和方法,通過這首詞來記錄和傳承。
這首詞主旨圍繞道教修煉,突出特點是運用大量道教術語闡述修煉方法和理念。在文學史上,它是研究道教文學和古代修煉文化的重要資料。
霖潦合支流,洲浦迷片段。兩槳入菰蒲,鳧鷗欻驚散。
疏林直炊煙,落日斜酒幔。王事得淹留,公私各相半。
風舟挽猶遲,兀若乘款段。深行蛟龍國,飐蕩光炯散。
洲涼扇荷箑,山晚垂云幔。眷言江海期,百年行欲半。
溝塍繞湖干,瑣細分頃段。湖洄晚漁集,山靜村樵散。
沖風偃萑菼,獵獵如捲幔。何當飲清光,乘月行夜半。
維舟瞰層波,未忍分練段。人間好風味,魚鳥同聚散。
儒生長窘束,書燈守幽幔。逐樂嗟已遲,蚤還猶及半。
君才切玉刀,一舉成兩段。我如摶沙礫,放手輒星散。
傳聞紫貝闕,薜荔充帷幔。楚吟尚多亡,君詩補其半。
升平不滿斗,隆和那得久。
桓公入石頭,陛下徒跣走。
欲艤扁舟藏壑去,卻從滄海見塵飛。
盈盈一水經秋別,落落斯堂與世違。
鳥獸同群知有托,江湖滿地竟安歸。
買山吾已輸君早,何獨傷心柳十圍。
咫尺西樵路,人家別一村。
山川淳樸處,井里鑿耕存。
有客看游艇,呼童問水源。
潮生催解纜,江上正黃昏。
天涯孤客夢,西風晚、吹入搗衣秋。念故國情多,書成織錦,敝袍塵滿,賦就登樓。寸心急,曉同云北下,夜逐水東流。寒雁數聯,暝煙千里,短鞭去馬,長笛歸舟。
都門樽酒后,相思渺云樹,兩處悠悠。為遣中宵明月,隨到南州。向溪亭蒼靄,寄聲修竹,野塘春暖,致意沙鷗。備我一蓑煙雨,老景滄洲。
眷眷先塋是夙心,
肩輿又事遠追尋。
行云流水良隨遇,
步月看星此竹林。
繪雪著堂中,坡翁署堂義。
繪堂著雪中,安知非坡意。
俎豆既陳,酒醴維清。
既戒既慄,明德允升。
孝孫始奠,庶展精誠。
鴻稱徽號,聽于無聲。
昭格可冀,綏我思成。
廬山景何如,勝跡多已古。水石相回旋,天地巧排布。
我本天涯人,未知有廬阜。恨不早經過,西征一何暮。
香爐在何許,縹緲凌高空。卻入白蓮沼,令人思遠公。
高巖草堂在,吏隱居其中。至今三尺童,猶能話白公。
可想不可見,山色空重重。水流來何遠,所過生苔蘚。
自古垂飛簾,至今不能捲。此外猶足觀,足力已困竭。
僧居本靜閒,群鳥爭囀舌。恰欲高枕眠,魂夢恐遭聒。
知是乘雨來,山路泥滑滑。陰云猶未收,明朝又西發。
滴瀝來無盡,
秋聲雜水聲。
縱觀深省后,
一酌更心清。
孺人舍我亡,稚子未堪役。
家居拙經營,生理見侵迫。
海鹽從私求,廚面自官得。
揀豆連數晨,汲泉候將夕。
調撓遵古書,煎熬需日力。
庶以具藜羹,故將供膾食。
豈有寄徑憂,提瓶無所適。
但慚著書非,覆瓿固其職。
胡部笙歌西殿頭,
梨園弟子和涼州。
新聲一段高樓月,
圣主千秋樂未休。
別來荏苒十年馀,兩接京華太史書。
故舊不遺真羨子,文章無補尚慚予。
粗官冷笑淹巴蜀,芳譽新聞藹石渠。
珍重久要如有念,馮唐雙鬢已蕭疏。
燈青鳳脛,正參差齊點。屈戍玲瓏帶愁掩。
恰濛濛、天水浸赤闌橋,人不寐,夢到空園偏魘。
笛聲何處響,乍有還無,似在荷深那邊檻。
隔水倍清蒼,竹脆弦輕,更潭子、鴨頭新染。
才摹得風前不多聲,又攛入伊州,小秦王犯。
春風桃李簇花開,
云海親身洗眼來。
衣缽師傳欽碩學,
始知巖邑有澹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