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辰九日過福城
爽閣今初到,憑欄似鏡中。
一山來翠黛,雙塔聳寒空。
池冷芙蓉落,垣頹薜荔紅。
故人曾此宿,好為寄詩筒。
爽閣今初到,憑欄似鏡中。
一山來翠黛,雙塔聳寒空。
池冷芙蓉落,垣頹薜荔紅。
故人曾此宿,好為寄詩筒。
我初次來到這清爽的樓閣,憑欄遠眺,眼前景色如在鏡中一般。一座青山如美人的翠眉映入眼簾,兩座佛塔高高聳立在寒冷的天空中。池塘水冷,芙蓉花紛紛飄落,殘垣斷壁上的薜荔藤卻紅得耀眼。我的老朋友曾在此處留宿,真該給他寄去詩筒表達思念。
丙辰:指具體的丙辰年,需結合詩人所處時代確定。
福城:地名。
爽閣:清爽的樓閣。
翠黛:本指女子眉毛,這里形容青山顏色翠綠。
薜荔:一種常綠藤本植物。
詩筒:古時傳遞詩稿的器具。
由于缺少具體信息,難以明確創作的具體時間和背景。推測詩人在丙辰年九月九日重陽節路過福城,登上樓閣,看到眼前秋景,又想起曾在此留宿的故人,于是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借景抒情,表達對故人的思念。其特點是景中含情,以秋景的清冷襯托情感。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感悟。
正白深黃態自濃,
不將紅粉作華容。
卻疑洛浦波心見,
合向瑤臺月下逢。
才晴便雨,試暖翻寒,禁煙時候。一抹泥金,烘染夕陽林岫。嘆韶光,隨逝水,鶯花轉眼成辜負。數郵簽,恁茫茫過盡,羊腸人首。
西湖曲、釣磯無恙,買片春帆,欲歸難聚。何處封侯,幾度陌頭楊柳。憶得今宵燈燼暗,小窗曾夢遼西否。乍聽殘,五更風、乳鴉啼又。
河山天地此中州,
千古風云擁上游。
王氣不消天正遠,
元功猶在水常流。
幾時荊棘銅駝巷,
何處隋唐五鳳樓。
六十頭顱身萬里,
香山洛社愧前修。
莊叟戲作齊物論,彭夭殤壽滋疑問。由來有質難久存,修短疇能分尺寸。
世俗紛紛重引年,壽母先傳魯頌篇。舞綵介眉爭繼起,駐顏孰是大羅仙。
吾謂陰陽同一理,山丘華屋難異視。事亡如存孝子心,豈必古來真無死。
張君五云今達者,手捧桃觴稱慶下。祝哽祝噎似生前,一曲南陔春無價。
憶昔封翁棄養時,簉室霜寒鬢未絲。畫荻自傳義方教,文苑循吏有初基。
自古艷傳三不朽,沒世無稱圣所丑。死而猶有不死存,便是人間最上壽。
君不見孟母三遷子學成,千秋廟享尚馀榮。恒河沙數巾幗在,身后誰復識姓名。
蟾宮有兔臼,
搗藥千萬年。
藥有長生術,
世人無計傳。
三日入廚下
洗手作羹湯
未諳姑食性
先遣小姑嘗
泥尊滿貯旴江綠,
玉粒遙傳淮甸香。
白屋榮沾花縣賜,
喜從鄉黨一分嘗。
延祚東移不復還,諸天祇在翠微間。
冥冥倒日黿鼉窟,曲曲穿云虎豹關。
別院回廊深白晝,一尊流水注紅顏。
登臺月上歌鐘滿,誰念長吟未出山。
和尚不赴堂
莊主謝臨屈
一字入公門
九牛撤不出
蝶繞蜂團碧玉叢
紫羅囊小透香風
自從鼻觀銷煩惱
疑在維摩丈室中
曾是眉山結勝緣,風流代謝昔賢傳。我來強覓新詩句,數遍斜陽不上船。
覽勝江天載酒行,榜人催棹客心驚。青山無恙前朝去,細雨斜風鐵甕城。
魚尾梢殘,兔華舒滿,遙天淡濘,薄云忽送疏疏雨。黑山不斷,銀礫無邊,柳梢誰插,青青如許。碎葉當城,倡條踠地,宛似笆籬護。計征途,幾千里,此夜偶隨落絮。
最苦。沙場當日,玉龍按曲,萬疊關山,白雁題詩,一繩鄉路。冷落、著盡鐵衣人老,若個刀環歸去。我今何愁,氈車茸帽,靜把更籌數。燒炭獸,灸黃羊,況有瀉壸湩乳。
走馬長安自笑頻
狐裘凋弊卻宜新
飛天夢兆無雙翅
叨祿頭顱又幾春
文譽未能供館閣
丹青寧許到麒麟
馮唐當日徒悲老
季子何人乃為貧
忝預鹓鴻趨左掖
偶尋騏驥過西鄰
大方制作私傳樣
麗澤風流藉輔仁
白晝飛觥無市酒
清談揮麈絕纖塵
西曹青鎖勞虛席
南海洪都見故人
掉臂乾坤憐氣邁
忘形爾汝信情親
月明醉倚金鞍笑
同是天涯萬里身
間或僧人到,
閒常羽客過。
啟玄疑恍惚,
談妙欲云何。
楊朱焉所哭,歧路重別離。
屈原何傷悲,生離情獨哀。
知命雖無憂,倉卒意低回。
歡氣從中發,灑淚隨襟頹。
九重不常鍵,閶闔有時開。
愧無貯衣獻,貽言取儲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