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袁州赴鎮三首 其二
家住青源下,宜春起作州。
風聲故習熟,治政得優游。
意見寧當出,江山自足留。
端能不嫌客,準擬系歸舟。
家住青源下,宜春起作州。
風聲故習熟,治政得優游。
意見寧當出,江山自足留。
端能不嫌客,準擬系歸舟。
你家住在青源山下,如今到宜春去做州官。當地的風土人情你早已熟悉,治理政務能夠輕松自如。不必刻意提出新的見解,那里的江山美景就足以讓你留戀。如果你不嫌我這個客人,我打算到時候系舟去拜訪你。
青源:地名。
宜春:地名,這里指周袁州赴任之地。
風聲:指當地的風俗、風氣。
優游:悠閑自得,從容不迫。
端能:果真能夠。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應是友人周袁州要到宜春赴任,詩人寫詩相送,表達對友人的關切與祝福。
這首詩主旨是送友人赴任,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體現了古代文人之間的情誼表達。
春回九地陽潛升,南枝破臘如酥凝。
疏籬度香竹稍短,寒沙倒影溪流澄。
魁然老株忽駭目,雪鱗矯矯雙龍騰。
天公一叱困仆地,掀髯弄爪高曲肱。
長林望斷千百株,奮首直欲青云凌。
黎州太守和羹手,十里往看車呼登。
西江破曉郊路浄,合簪者誰金蘭朋。
歡笑藉草飛大白,行廚載酒多于澠。
風花飄搖落杯面,漱齒澆胸如嚼冰。
湘流之清峴山瘦,千古邂逅一笑興。
卻踏東風急回首,侵夜霜月寒生棱。
入門未坐亟相詫,曰今見之生未曾。
成都勝事多四蜀,我欲問津云水僧。
先生功成早丐身,未老重來醉倚籐。
憶拜冰壺日下時,先君未老我方兒。
庭闈一閟成今昔,世路重來太險??。
風義肯忘三益友,姓名愿入八哀詩。
遺孤幺麼何能報,泉下幽魂儻有知。
幾年落魄劍南州,重入蠻鄉覓舊游。
十驛出城難夙駕,一生浪跡愧虛舟。
家留異縣懷親老,夢繞滄洲恐鬢秋。
白馬鳴寒如可問,此身端復謝沈浮。
人生貴適意,自苦良亦癡。百年同夢幻,富貴安所施。
我生世緣薄,疲弱不可支。紛華豈不佳,自覺心已辭。
歸來時自笑,撫手長嗟咨。人生行樂耳,勛業知何時。
兩李近豪放,高懷不少卑。謫仙已云歿,流風宛在茲。
平子韻絕俗,豪逸真吾師。萬事一粲然,不復論成虧。
邵公蘗庵下,操心常苦危。易象魯春秋,憂樂常相隨。
端居談利害,羌夷可鞭笞。近亦能稍稍,笑語隨兒嬉。
平居如二子,廊廟真所宜。人豈不自省,何必求蓍龜。
漫游恐未免,慎勿差毫厘。世事足反復,紛紛盡如斯。
錯固不足道,誼也亦為之。請復銘座右,政可為吾規。
前言戲之耳,未來容可追。
故人千里去,猶記別時歌。
衰鬢禁愁得,狂懷可奈何。
南枝春意動,西望夕陽多。
三徑荒涼外,高軒詎肯過。
南國逾千里,西風幾十程。
凌寒初引道,投老試專城。
貧賤荷公意,分攜如此情。
書來何處問,南浦寄深耕。
西北峩峩疊嶂來,濤奔浪涌勢難回。
忽臨城郭千峰住,下有源泉萬斛開。
魚鼈寧容腥沼沚,蛟龍曾是起風雷。
平時寂寞何靈響,歲旱方知濟物才。
胸中歷歷幾山川,竹杖芒鞋四十年。
赤手旋為新活計,白頭猶作舊因緣。
如如妙境無多事,了了真心不礙禪。
安坐高峰重點檢,未須枕石伴云眠。
群心周道直,萬國舜門開。咫尺清虛地,精微擇異材。
光輝生錦里,合沓上蘭臺。霄漢橫高翥,風云接大來。
龜龍紛秘奧,奎壁煥昭回。碧海浮城闕,丹梯近斗魁。
由來升密勿,此地實胚胎。早晚龍淵躍,從容袞職陪。
斯文歸黼藻,吾道久塵埃。漢武威懷遠,周宣正化恢。
治源先簡儉,國本厚封培。造膝心終啟,前籌力竟回。
正宜須弼亮,豈獨藉淹該。疇昔先登際,聲名亦壯哉。
追風先蹙踏,戢翼更徘徊。巨寶應難價,殊姿肯自媒。
中天懸日月,萬里忽風雷。戮力銘鐘鼎,余波及草萊。
故人元勃窣,晚節更摧頹。料想憐枯肺,吹噓助酒杯。
萬古云霄一鳳鸞,歸來蓬島月光團。
久將忠義私心許,要使奸雄怯膽寒。
漏盡玉龍隨彩仗,赦銜金鳳下長竿。
天家催賜黃花酒,笑指是翁能據鞍。
臨水遲佳客,碧盡天邊云。
心期殊未來,且復偶細君。
援琴松滿耳,添酒月入樽。
水天靜秋光,不受世所醺。
飲酣睡味美,風漪生簟紋。
得來亦何有,理亂了不聞。
兒童莫喚醒,不妨長醉昏。
休論萬里情,我非宜城渾。
列宿東南夜有輝,門弧此際誕英奇。
晏嬰儉德人皆仰,召虎中興日可期。
名譽雅為天下望,孤忠自結圣君知。
大椿會見千年算,應許驚烏托一枝。
冠豸英風傳至今,于時早已望商霖。
掛帆鯨浪朝天日,借箸龍墀許國心。
帝渥洊頒廉陛遠,邊聲初斷塞垣深。
不須更誦烝民句,處處兒童盡好音。
杯觴盡醉老仍饕,似覺胡床步步高。
深院清香非柏子,公家重醞勝松醪。
不須捧斚歌吳曲,看即揮毫繼楚騷。
未盡余春早歸去,談經當復慰青袍。
筆陣詞鋒已破堅,深深簾幕度微煙。
紛袍幸免催詩雨,堆案何堪造榜天。
走馬共知難看錦,得魚自笑已忘筌。
芙蓉豈待春風力,偶失知音勿斷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