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呈監試
筆陣詞鋒已破堅,深深簾幕度微煙。
紛袍幸免催詩雨,堆案何堪造榜天。
走馬共知難看錦,得魚自笑已忘筌。
芙蓉豈待春風力,偶失知音勿斷弦。
筆陣詞鋒已破堅,深深簾幕度微煙。
紛袍幸免催詩雨,堆案何堪造榜天。
走馬共知難看錦,得魚自笑已忘筌。
芙蓉豈待春風力,偶失知音勿斷弦。
你在考場上筆如刀槍、詞似利箭,早已攻破難題。考場中簾幕深深,有細微的煙霧飄拂。我幸運地沒被催著快速作詩,可面對堆積如山的試卷,到了造榜公布成績時實在難以承受。大家都知道騎馬奔跑難以看清錦緞,我自己笑著已像釣到魚而忘了捕魚的工具一樣,不在意那些外在形式。芙蓉花哪里需要借助春風的力量,偶然失去知音也不要斷了琴弦。
筆陣詞鋒:形容寫作時文辭犀利,有氣勢。
破堅:攻破難題。
紛袍:可能指眾多考生的衣著。
催詩雨:催促人快速作詩的緊迫氛圍。
造榜天:公布考試榜單的時候。
走馬看錦:騎馬奔跑著看錦緞,難以看清全貌,比喻匆忙中難以深入了解。
得魚忘筌:捕到了魚,忘掉了筌,比喻達到目的后就忘了原來的憑借。
芙蓉:這里可能象征高潔的人或事物。
斷弦:比喻失去知音。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題“詩呈監試”推測,可能是在科舉考試相關場景中,作者作為考生或與考試有密切關聯的人,在考試期間或之后創作此詩,表達自己在考試中的感受和心境。
這首詩主旨圍繞科舉考試展開,既描繪了考場的緊張氛圍和考生的才華,又表達了對考試結果的超脫態度和對自身品質的堅守。其特點在于意象豐富、用典巧妙、情感表達細膩。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科舉文化下文人的心態。
永夕臥煙塘,
蕭條天一方。
秋風淮水落,
寒夜楚歌長。
宿莽非中土,
鱸魚豈我鄉。
孤舟行已倦,
南越尚茫茫。
何意重關道,千年過圣皇。
幽林承睿澤,閑客見清光。
日御仙途遠,山靈壽域長。
寒云入晉薄,春樹隔汾香。
國佐同時雨,天文屬歲陽。
從來漢家盛,未若此巡方。
荒壘三秋夕,窮郊萬里平。
海陰凝獨樹,日氣下連營。
戎斾霜旋重,邊裘夜更輕。
將軍猶轉戰,都尉不成名。
折柳悲春曲,吹笳斷夜聲。
明年漢使返,須筑受降城。
櫂女飾銀鉤,新妝下翠樓。霜絲青桂檝,蘭栧紫霞舟。
水落金陵曙,風起洞庭秋。扣舷過曲浦,飛帆越回流。
影入桃花浪,香飄杜若洲。洲長殊未返,蕭散云霞晚。
日下大江平,煙生歸岸遠。岸遠聞潮波,爭途游戲多。
因聲趙津女,來聽采菱歌。
於穆圣皇,
六葉重光。
太原刻頌,
后土疏場。
寶鼎呈符,
歊云孕祥。
禮樂備矣,
降福穰穰。
匈奴邇河朔,漢地須戎旅。
天子擇英才,朝端出監撫。
流星下閶闔,寶鉞專公輔。
禮物生光輝,宸章備恩詡。
有征視矛戟,制勝唯樽俎。
彼美何壯哉,桓桓擅斯舉。
聲華振臺閣,功德標文武。
奉國知命輕,忘家以身許。
安人在勤恤,保大殫襟俯。
此外無異言,同情報明主。
陽鳥南飛夜,陰山北地寒。
漢家征戍客,年歲在樓蘭。
玉塞朔風起,金河秋月團。
邊聲入鼓吹,霜氣下旌竿。
海外歸書斷,天涯旅鬢殘。
子卿猶奉使,常向節旄看。
靈具醉,杳熙熙。
靈將往,眇禗禗。
愿明德,吐正詞。
爛遺光,流禎祺。
魏國山河險,
周王警蹕回。
九旗云際出,
萬騎谷中來。
石路行將盡,
煙郊望忽開。
賞矜垂柳報,
春畏落花催。
興逸橫汾什,
恩褒作頌才。
小臣瞻日月,
延首詠康哉。
扈蹕游玄地,陪仙瞰紫微。
似邁銖衣刼,將同羽化飛。
雕戈秋日麗,寶劒曉霜霏。
獻觴乘菊序,長愿奉天暉。
省俗恩將遍,巡方路稍回。
寒隨汾谷盡,春逐晉郊來。
云騎傳行漏,煙旄引從臺。
惠風初應律,和氣正調梅。
雅頌通宸詠,天文接曙臺。
灞陵桃李色,應待日華開。
平生共風月,
倏忽間山川。
不期交淡水,
暫得欵忘年。
興逸方罷釣,
帆開欲解船。
離心若危斾,
朝夕為君懸。
春風搖碧樹,秋霧卷丹臺。
復有相宜夕,池清月正開。
玉流含吹動,金魄度云來。
熠爚光如沸,翩翾景若摧。
半環投積草,碎璧聚流杯。
夜久平無煥,天晴皎未隤。
鏡將池作匣,珠以岸為胎。
有美司言暇,高興獨悠哉。
揮翰初難擬,飛名豈易陪。
夜光殊在握,了了見沈灰。
盛業光書府,征人盡國英。
絲綸賢得相,群俊學為名。
寵命垂天錫,崇恩發睿情。
熏風清禁籞,文殿述皇明。
日霽庭陰出,池曛水氣生。
歡娛此無限,詩酒自相迎。
睿作超千古,湛恩育萬人。
遞遷俱荷澤,同拜忽為鄰。
道合徽音暢,芳辰景命新。
鼓鐘崇享禮,鹓鷺集朝倫。
竊位思官謗,凋容謝木春。
慙多無以敘,拙備實難陳。
進綬懷三少,承光盡百身。
自當歸第日,何幸列宮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