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雪樓舅新平書
相望南北半周天,
此紙何由到眼前。
出處秖今并難道,
滇花薊樹滿愁煙。
相望南北半周天,
此紙何由到眼前。
出處秖今并難道,
滇花薊樹滿愁煙。
我們南北遙遙相望,距離仿佛有半個周天那么遠,這封信不知通過什么途徑到了我眼前。如今無論是出仕還是隱居都艱難無比,云南的花和薊地的樹都籠罩在愁緒似的煙霧之中。
半周天:形容距離遙遠。
出處:指出仕和隱居。
秖今:如今。
滇花:云南的花,代指云南。
薊樹:薊地的樹,薊地在今北京一帶,這里指代舅父所在的新平。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當時社會或許處于動蕩不安的狀態,使得出仕和隱居都面臨困境,詩人與舅父南北相隔,只能通過書信傳達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遠方舅父的思念和對現實的無奈。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借地域意象和愁景抒發愁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在困境中的情感與思考。
佐梁圖禪爾開先,
舌斷徒勞上訴天。
一夢功名成底事,
東陽風月自千年。
寒花夾路向邊城,云里樓臺粉堞明。
到處長看霜樹色,無時不聽野泉聲。
松間石鼠沖人散,雨后山雞繞澗鳴。
最喜秋來烽火少,題詩終日只閒行。
日午鳴鐘迎客到,仙童花下立雙雙。
當秋山色分松院,過雨泉聲冷石窗。
白鶴連翩參法席,靈風蕭颯滿經幢。
詞人興在煙蘿外,有約還來倒玉缸。
露寒曲檻紅衣潤,笑扶蟬鬢。
徘徊臨水照紅妝,人比嫦娥差近。
倩得鱗鴻通問,對花消恨。
把文何事不同論,論有盡、思無盡。
十年春夢醒黃扉,高蹈東山愿不違。
萬里清光新送爽,一庭秋影澹相依。
閒支石鼎評茶品,凈掃松陰待鶴歸。
名遂身閒有如此,肯將簪黻易荷衣。
家山雖好未安住,鄰寺有僧時訪尋。
拈出毛頭生死海,打翻歸去笑吟吟。
鼻孔當陽曾嗟卻,眼睛在眼費追尋。
一朝眼在鼻孔上,和得靈空雪子吟。
一門十捧鄉老書,
四子五折東堂桂。
留都兵散日,節帥幾人亡!
祗怪南朝弱,猶憐蜀將強!
江山千載恨,清白一門香。
擬作招魂賦,遙投北固旁。
初下云霄息羽翰,清風閒傍翠瑯玕。無邊玄圃滄洲趣,寄與家林老弟看。
憶別賓畿九歷春,天涯霜鬢各如銀。懸知林下多情事,還對皋禽念遠人。
髭須渾白已經歲,腰痛春來日又多。
一味安閑猶有礙,卻令朝謁擬如何。
筑居定作子孫計,好事久遭僧佛呵。
尤愧白家履道宅,十年成就飽經過。
手摘寒梅檻畔枝,
新香細蕊上簪遲。
翠鬟梳就頻臨鏡,
只覺紅顏減舊時。
路似羊腸繞,
溪如燕尾分。
青山相領略,
許我一丘云。
百不知,百不會,
吃飽飯,熟打睡。
要得剋期,取燈取燈,如是三昧。
遲遲玉漏,正譙門深掩。?剝荒雞夜將半。
把美人、顏色比古人書,明燭底,禁得狂奴愛玩。
帷屏清似水,執拂無人,椅妾玲瓏鎮相伴。
睡味美于餳,手倦拋書,問蝴蝶與莊誰辨。
試摺疊、魂兄夾書中,似一百年前,白荷花瓣。
即看負劍游吳客,終是拋繻入漢童。阿堵虎頭雖易擅,浮丘鶴相本難工。敢于玄白嘲楊子,尚恨丹青敗乃公。算更難描誰面目,矮人咄詫戲場中。
評慚王浚推王猛,影伴吳童唱阿童。飯顆山頭吟總瘦,雌黃舌底吮難工。誰能相馬如薪者,若個描龍不葉公。忽憶人心如面語,須君著屐九回中。
只知江夏多黃祖,那知江夏有黃童。宿蚊未易輕紈散,老蠹猶鉆故紙工。游戲巾裾留發佛,扣參聾啞大家公。慚非十九人中客,付與毛錐玷畫中。
注經筆繞三墳簡,炊茗煙籠五尺童。秋水瞳人雙眼白,春風剪子百花工。無權江夏今誰個,有用云林舊是公。欲扣比方應不對,子綦正在?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