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千佛山精舍二首 其二
晴日擴奇胸,崖端卓瘦筇。高城浮片水,平野聳三峰。云竇藏冰雪,風霄響檜松。卑喧尋解脫,此地覺從容。
晴日擴奇胸,崖端卓瘦筇。高城浮片水,平野聳三峰。云竇藏冰雪,風霄響檜松。卑喧尋解脫,此地覺從容。
侯門辭必服,忍位取悲增。
去魯心猶在,從周力未能。
家山余五柳,人世遍千燈。
莫讓金錢施,無生道自弘。
高峰常駐錫,
靈異見當年。
卓立驚沙界,
光輝動梵天。
鶴飛青靄外,
龍護赤嵐邊。
丈室仍相對,
重來果夙緣。
(見董慶酉《四明詩干》卷中。邢允中詩承張靖龍同志錄示)。
世間最上事,
唯有修道強。
若悟無生理,
三界自消亡。
蘊空妙德現,
無念是清涼。
此即迷陀土,
何處覓西方。
異國桑門客,乘杯望斗星。
來朝漢天子,歸譯竺干經。
萬里洪濤白,三春孤島青。
到宮方奏對,圖像列王庭。(同前)
物力孤窮甚,無由蔽草廬。抱疴明盛世,丐食兵荒余。馬革藏身拙,鴟夷報主疎。勉哉吾二子,太歲易消除。(見《王氏刊唐人集》收《林邵州遺集》,注云:“見鄭王臣《莆風清籟集》。”)
地人仙人家洛浦,聞道新年年十五。巧轉明眸雙劍連,開粧一面千花吐。
流蘇帳,云母屏,碧羅作卷花亭亭。
昆侖阿母暗鉤引,東海麻姑投姓名。
梭能織詩箏解語,鴛鴦難稱煙波侶。
偶逢曼倩巧言詞,不覺投花忽相許。
自言夫婿心不骨,黃金買笑輕侯王。掌中看舞腰欲斷,暗里聽歌愁滿堂。
莫學為云去無跡,巫山高高接天碧。(同前第五五一頁)
睡來展腳睡,悟理起題詩。
詩中無別意,唯勸破貪癡。
貪瞋癡若盡,便是世尊兒。
無煩問師匠,心王應自知。
子長愛奇故不收,況乃著論非許由。
先生蹤跡重埋沒,引舜作證應點頭。
天下大器尚不欲,萬古虛名豈愿留?
江北漫空山不靜,說著高風簪可投。
未為世用古來多,
如子雄文世孰過。
好待功成身退后,
卻抽身去臥煙蘿。
總戎詣幽勝,天使相追隨。
躋山玉笥號,到峰石傘奇。
接武白云表,放情玄月時。
恬曠薄沆瀣,峻極超崦嵫。
平視羲和轡,俯觀朝夕池。
巖中復何揖,坐位多所宜。
郁烈桂香眇,寅緣霞彩披。
孤光逗綺翼,獨秀分瓊枝。
靈氣達心久,華容招目移。
遂忘日云暮,登降不知疲。
眷言丘壑士,養節松竹滋。
感激旌蓋顧,干以獻貞詞。
禪居一海間,鄉路祖州東。
到國宣周禮,朝天得僧風。
山冥魚梵遠,日正蜃樓空。
人至非徐福,何由寄信通。(同前)。
寶珠內衣里,
系來無量時。
遇六惡知識,
又常假慈悲。
牽我飲欲酒,
醉臥都不知。
情盡酒復醒,
自見本道師。
玉座新規盛,金章舊制非。
列城初執禮,清廟重垂衣。
不覩千箱詠,翻愁五稼微。
祇將蘋藻潔,寧在餼牢肥。
徙市行應謬,焚巫事亦違。
至誠期必感,昭報意猶希。
海日明朱檻,谿煙濕畫旗。
回瞻郡城路,未欲背山歸。
石古苔痕厚,
巖深日影悠。
參禪因久坐,
老佛總無愁。
裊裊芙蓉枝,灼灼當秋好。
嚴霜一以冽,日夜色枯槁。
詎惟華葉衰,柯條不自保。
斬刈同束薪,秋江跡如掃。
時事多推移,江流去浩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