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宵辭 其三
仰觀銀河月,千林散寒光。
佳人今何之,遠在天一方。
秋聲酸我鼻,秋色斷我腸。
夜深倚西風,清淚如雨霶。
世有千里馬,可憐無王良。
仰觀銀河月,千林散寒光。
佳人今何之,遠在天一方。
秋聲酸我鼻,秋色斷我腸。
夜深倚西風,清淚如雨霶。
世有千里馬,可憐無王良。
抬頭仰望銀河與明月,千片樹林都灑下寒冷的光輝。佳人如今去了哪里呢?遠在天的那一邊。秋聲讓我鼻子泛酸,秋色使我肝腸寸斷。深夜里我迎著西風站立,清淚像大雨一樣落下。世間有千里馬,可惜卻沒有王良這樣的伯樂。
銀河月:銀河與月亮。
佳人:美好的人,這里可能指作者思念之人。
何之:到哪里去。
酸:使……酸楚。
霶(pāng):雨下得很大的樣子。
千里馬:日行千里的良馬,比喻有才能的人。
王良:春秋時晉國的善御者,這里比喻能識別人才的人。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可能是在一個秋夜,詩人觸景生情,既思念遠方的佳人,又感慨自己的懷才不遇。在古代,文人常借詩詞抒發自己的情感和抱負,此詩或許也是詩人在不得志時所作。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思念與懷才不遇之情。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將秋夜之景與內心的情感緊密結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的影響力,但展現了古代文人常見的情感表達和創作手法。
又過一番秋,秋應笑白頭。
任教花自笑,其奈我忘憂。
未死聊游戲,才亡即罷休。
應知皆是幻,盡底付悠悠。
信敬謙勤德更純,江湖風誼最相親。
曾知九要三玄髓,豈混重泉一窖塵。
此日傷心亡我友,異時再面是他人。
山中弟子懷師德,各翦生綃暗寫真。
賈島憐無可,都緣數句詩。
君雖是后輩,我謂過當時。
溪浪和星動,松陰帶鶴移。
因吟到明坐,此道澹誰知。
禪心直以山為體,不與終南捷徑同。
吟久白云生曲檻,定回明月在前峰。
子牙釣石臨溪古,博望槎源與漢通。
自有山靈回俗駕,幾人于此得相逢。
幽徑任蓬蒿,衡門閉亦牢。
駒寒宜在谷,鶴倦懶鳴皋。
老樹根流髓,重崖石長膏。
樵童更閑靜,聽我讀離騷。
柴門雖設不曾關,時有忘機客往還。
風送釣舟來北渚,雨催樵子下西山。
生前富貴何勞美,身后聲名亦是閑。
萬慮消除心自在,從教人道我疎頑。
分得此生閑,于今老更頑。
心終如白水,身不離青山。
拙性從人誚,前詩或自刪。
衡門深草色,壞衲上苔斑。
雖有貧居樂,猶聞世道艱。
皇天如有意,會見古風還。
因悟維顛匪一繩,遂無心續祖師燈。
祇圖塵世難窺影,遠入深峰不記層。
土木形骸從朽腐,冰霜志節自堅凝。
非吾同伴如相覓,牢閉蓬門定不譍。
萍蹤人泛清苕去,水宿風餐幾度經。
結網燈沈漁浦霧,待艐船泊酒家亭。
樹頭棲鷺疑殘雪,草上流螢似亂星。
夜后夢回寒月上,棹歌聲里弁山青。
寒月照沙頭,輕風引客舟。
掛帆重曠望,舉櫂復夷猶。
地勢連吳越,星躔次斗牛。
鴈煙縈別思,漁火點鄉愁。
雙鬢誰憐白,單衣自怯秋。
明朝定相憶,獨上水邊樓。
一身誰與偕,病骨老窮崖。
春雨苔封徑,秋風葉滿階。
翦云成隠服,煮石當清齋。
樵客時相過,言予有好懷。
秋波無際遠,短艇溯寒江。
風景由來異,鄉心未易降。
晚煙生驛樹,空翠撲船窗。
賦得滄浪曲,長謠不便腔。
瘦竹老松間,閑房僅容膝。
棲遲非一朝,謝遣用三術。
泉落雙澗清,云消眾山出。
誰能強予遷,愛此成痼疾。
故交今何處,音問久不接。
歲月易蹉跎,關山更重疊。
凝霜遍衰草,寒日照黃葉。
幾度欲相尋,清川苦難涉。
物外煙霞古,幽深斷送迎。
聵僧唯反聽,啼鳥自春聲。
望岳山心靜,臨池水觀成。
豈知趨世者,終日但營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