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悟
因悟維顛匪一繩,遂無心續祖師燈。
祇圖塵世難窺影,遠入深峰不記層。
土木形骸從朽腐,冰霜志節自堅凝。
非吾同伴如相覓,牢閉蓬門定不譍。
因悟維顛匪一繩,遂無心續祖師燈。
祇圖塵世難窺影,遠入深峰不記層。
土木形骸從朽腐,冰霜志節自堅凝。
非吾同伴如相覓,牢閉蓬門定不譍。
由此領悟到達到顛狂之境并非只靠一條途徑,于是便無心再去繼承祖師的衣缽。只希望在這塵世中不被人窺見蹤跡,遠遠地進入深山,連山的層數都不記得了。讓自己的形體如同土木般任由其朽腐,而自己冰霜般的志節自然堅定凝然。若不是我的同道之人前來尋覓,我定會牢牢關閉柴門絕不回應。
維顛匪一繩:達到顛狂之境并非只有一條途徑。維,語助詞;顛,狂放、達到某種極致狀態;匪,非;繩,途徑、方法。
祖師燈:祖師的衣缽、傳承。
祇圖:只圖。
土木形骸:把形體看作土木一樣,形容人不拘形跡,放任自然。
譍:回應。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是在經歷了對塵世和宗教修行的思考后,決定放棄世俗的追求和宗教的傳承,選擇隱居深山。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著各種紛擾和世俗的束縛,詩人為了保持自己的高潔志節,從而選擇了遠離塵世的生活。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遠離塵世、堅守志節的決心。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的影響力,但它展現了古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不隨波逐流的一種思想境界。
苦雨已解嚴,諸峰來獻狀。不見白頭禪,空倚紫藤杖。
采采紅芳步更遲,睡酣塵榻掩荊扉。白頭空有青山債,仰見飛鴻又北歸。
路轉東門五里塘,夾塘寒水綠泱泱。平生枉踏湖洲市,不悟田間有此涼。
兩年生日舟中度,笑共妻孥倒綠樽。五岳未歸非子女,三公不易是雞豚。匡廬雨過晴川闊,韶石云開玉闕尊。五十正當而慕日,白頭喜共北堂存。
遠寺疏鐘動,長江片月流。客愁眠不得,起視水邊樓。河漢星將曙,關門柝未休。榜人初擊楫,西上秣陵州。
違世非獨立,特避塵俗諠。所以結孤館,故投林壑偏。倦對寒松寐,興到便登山。日仄坐松扃,山僧乞食還。搔首發孤完,此意誰與言。
上林佳氣靄氤氳,一樹琪花夜照云。錦石雕蘭春似海,千秋長奉玉宸君。
最愛堂前燕,高飛忽復低。趁風穿柳絮,冒雨掠花泥。簾影朝雙舞,梁塵晚并棲。綠窗離思切,腸斷各東西。
當代中書海內傳,尚論勛業不論錢。贈公憑寫天人策,肯逐揚雄浪草玄。
蛤蜊風味解朝酲,松頂云癡雨不晴。悄悄重簾斷人語,碧壺春筍更同傾。晚風高樹一襟清,人與縹瓷相照明。謝女微吟有深致,海山星月總關情。
橫濱記得初相遇。隨結縭,長相聚。何期白首偕歡,翻起別離情緒。況值朔風催歲暮。看落葉辭技無數。但愿好風光,盡隨卿飛去。一場寂寞憑誰訴。算私盟,未輕負。早知恁的難拋,悔不當初留住。容佇望、鵲橋來路。一刻有空閑,便思量千度。
蒼生下土望天仙,乞得君恩易地然。繡斧聿來霄漢上,丹書先到浙江邊。學徒免隸夫征法,官品寧輸戶役錢。愧死支離疑效報,不妨鼓筴樂天年。
千載東門有故侯,柳陰今見一孤舟。龍韜奪得三軍帥,蜃氣駕成五鳳樓。梁棟久藏廊廟器,江湖遠抱主君憂。莫將潦倒悲遲暮,海表來時雪滿頭。
馬甲營前江水回,黃龍青雀集江隈。風吹錦纜金成韻,雪滿牙檣玉作堆。舞絮條條垂折柳,飛花片片點寒梅。歸舟日對長亭醉,薄暮愁聽畫角哀。
東南民力近如何,日見云帆轉北河。課上不須論殿最,由來良吏拙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