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天上月初圓。人去游仙。
珠璣付與棗李鐫。繡口錦心前世種,盡足流傳。
翰墨有良緣。酬唱頻年。
挑燈惆悵不成眠。云帔霞裳何處也,碧海青天。
天上月初圓。人去游仙。
珠璣付與棗李鐫。繡口錦心前世種,盡足流傳。
翰墨有良緣。酬唱頻年。
挑燈惆悵不成眠。云帔霞裳何處也,碧海青天。
天上的月亮剛剛圓滿,人卻離去好似游仙一般。那些優美的文字被隨意對待。這出眾的文才是前世種下的,足以流傳后世。與筆墨有著不解之緣,多年來相互唱和。挑著燈心中惆悵難以入眠。那如云彩般的服飾在哪里呢,只剩下一片碧海青天。
珠璣:比喻優美的文章或詞句。
棗李鐫:可能指隨意對待文字,棗、李可能是較普通的載體,鐫為雕刻。
繡口錦心:形容文思優美,詞藻華麗。
云帔霞裳:指仙人的服飾,這里可能象征美好的人或事物。
由于缺乏具體信息,推測可能創作于友人或親人離去之后,作者回想過往與對方的文字唱和,感慨如今人去樓空,在月圓之夜更添惆悵。
這首詞主旨是抒發人去后的惆悵與懷念。其特點是意象優美、情感細膩。在文學上展現了作者較高的文字功底和情感表達能力。
冷結平湖絕棹過,紛紛盈目趣如何。
侯門歌舞看難足,編戶饑寒心厭多。
旋滿閑庭夸玉砌,重欹幽樹鬬瓊柯。
夜來孤坐書窗下,猶賴虛明自琢磨。
山聳湖心住任緣,考槃茆舍閉深煙。
月澄秋水牽吟思,花滿春巖照困眠。
觸石微云閑致雨,鳴臯孤鶴靜聞天。
會拋此景相尋去,渺渺滄江片席懸。
京寺棲禪久,霞城去路長。
江波收積潦,風信促歸航。
坐榻新蒲穩,齋盂早稻香。
遙知掩扉處,森斗萬峰傍。
萬卉流芳,不知春力。巖畔澗下,蹙紅皺碧。
乘興復誰同,孤蹤遠讎敵。君不見五百圣者導雄機,靈峰晦育深無極。
寒山老,寒山老,隨沈跡,迢迢此去須尋覓。
花落花開獨望時,記取白云抱幽石。
仙家輕歲月,浮世重光陰。
白髪有先后,青山無古今。
局終柯已爛,塵散海尤深。
若覓長生路,煙霞無處尋。
律藏精持世所稀,淡然高趣自忘機。
禪開靜室蒼苔徧,飯起閑窗獨鳥歸。
雪岳夜鐘清度枕,水軒秋月冷侵衣。
吟拿講罷無他事,人外時容扣竹扉。
白馬披絲練一團,今朝被絆欲行難。
雪中放去唯留跡,月下牽來只見鞍。
向北長鳴天外遠,臨風斜墜耳邊寒。
自知毛骨還應異,更請王良子細看。
松杉圍靜室,蹤跡遠人群。
抱疾添華髪,看山羨白云。
苔痕經雨長,蟬韻帶風聞。
獨坐無來客,西軒日又曛。
喜陪人杰論三乘,巖室經年鎖翠棱。
六代有師傳法印,萬緣無象監心燈。
赤城道遠明霞畫,瀑布聲寒月照冰。
清秋歸興杖蠻藤。
人稀境盡絕塵埃,野客尋源或到來。
怪石結成真洞府,亂山堆就假樓臺。
久窮至理難期老,獨放真機學未該。
得共山翁話虛寂,不妨巖下且徘徊。
黃河如絲導昆侖,萬里南下突禹門。支流潛行天地底,派作八道如霆奔。
吾聞川真岳靈有真宰,況乃利澤開洪源。龍神窟宅瞰平野,千古廟貌何雄尊。
深林含蓄雷雨潤,冷殿似帶波濤痕。我來南州走塵坌,執熱未濯憂思煩。
試斟百冽洗肝肺,一勺注腹清且燉。悠然晞風坐東廡,倏見繪畫如飛騫。
仙宮華裾乘朱軒,旗纛掩藹蛟伏轅。雷公電母踏煙霧,天吳海若驅鼉黿。
何時借取霹靂手,倒挽銀漢清乾坤。廟前老翁顧我語,孺子未易排天閽。
何為高論乃如此,一笑春風滿面溫。是時三月游人繁,男女雜遝簫鼓喧。
騫茭沈玉笑靈貺,割牲釃酒傳巫言。巫言恍惚廟扉闔,拜手上馬山煙昏。
講退臨流獨倚筇,塵埃無處寄閑蹤。
青山歸去心長在,白髪生來事轉慵。
門徑草深梅雨歇,像龕燈暗水煙濃。
相知唯有搖松客,時辱音書慰病容。
江墅幽居好,當門看水田。
鳧鷗閑夕照,秔稻秀原煙。
野屐無完齒,山衣有敗肩。
遙聞雙闕下,簫鼓樂豐年。
元白舊裁制,規模傳至今。
凌霜重高節,容物貴虛心。
豈倦關河遠,寧辯雨雪深。
雅言如見托,終為報知音。
江墅幽居好,人閑晚最孤。
魚臨谿樹釣,鳥隔水煙呼。
野竹掛薜荔,山花睡鷓鴣。
畫工能狀出,羞殺輞川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