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閑居次歡慶酬會稽仁姪見寄
山聳湖心住任緣,考槃茆舍閉深煙。
月澄秋水牽吟思,花滿春巖照困眠。
觸石微云閑致雨,鳴臯孤鶴靜聞天。
會拋此景相尋去,渺渺滄江片席懸。
山聳湖心住任緣,考槃茆舍閉深煙。
月澄秋水牽吟思,花滿春巖照困眠。
觸石微云閑致雨,鳴臯孤鶴靜聞天。
會拋此景相尋去,渺渺滄江片席懸。
山峰聳立在湖心,我隨心而居,在茅舍中深隱于如煙的山林。月光澄澈灑在秋水上,勾起我的詩興;春花滿巖,照著我慵懶入眠。觸碰石頭的微云悠閑地帶來細雨,在水邊鳴叫的孤鶴安靜地似能聽聞天際之音。我定會拋下這美景去尋你,在那浩渺的江上駕著孤舟前行。
任緣:隨順因緣,隨心。
考槃:指隱居。
茆舍:即茅舍。
臯:水邊高地。
具體創作時間與地點難考。推測詩人處于隱居生活中,收到會稽仁侄的寄詩后,有感而發寫下此詩,表達自己山居的心境及對親人的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山居生活并表達對親人的思念。其特點是景色描寫細膩,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古代文人隱居生活的情趣與情感。
衣冠周柱史,才學我鄉人。
受命辭云陛,傾城送使臣。
去程滄海月,歸思上林春。
始覺儒風遠,殊方禮樂新。
事邊仍戀主,舉酒復悲歌。
粉署含香別,轅門載筆過。
鶯聲出漢苑,柳色過漳河。
相憶情難盡,離居春草多。
昔聞生澗底,今見起毫端。
眾草此時沒,何人知歲寒。
豈能裨棟宇,且欲出門闌。
只在丹青筆,凌云也不難。
淑麗詩傳美,徽章禮飾哀。
有恩加象服,無日祀高禖。
曉月孤秋殿,寒山出夜臺。
通靈深眷想,青鳥獨飛來。
舊居三顧后,晚節重幽尋。
野徑到門盡,山窗連竹陰。
昔年鶯出谷,今日鳳歸林。
物外凌云操,誰能繼此心。
失志思浪跡,知君晦近名。
出關塵漸遠,過郢興彌清。
山盡溪初廣,人閑舟自行。
探幽無旅思,莫畏楚猿鳴。
信風催過客,早發梅花橋。
數雁起前渚,千艘爭便潮。
將隨浮云去,日惜故山遙。
惆悵煙波末,佳期在碧霄。
鄉路歸何早,云間喜擅名。
思親盧橘熟,帶雨客帆輕。
夜火臨津驛,晨鐘隔浦城。
華亭養仙羽,計日再飛鳴。
年少工文客,言離卻解顏。
不嗟荊寶退,能喜彩衣還。
新月來前館,高陽出故關。
相思東北望,燕趙隔青山。
得意今如此,清光不可攀。
臣心堯日下,鄉思楚云間。
楊柳依歸棹,芙蓉棲舊山。
采蘭兼衣錦,何似買臣還。
暮天微雨散,涼吹片帆輕。
云物高秋節,山川孤客情。
霜蘋留楚水,寒雁別吳城。
宿浦有歸夢,愁猿莫夜鳴。
起見西樓月,依依向浦斜。
動搖生淺浪,明滅照寒沙。
水渚猶疑雪,梅林不辨花。
送君無可贈,持此代瑤華。
孤樹延春日,他山卷曙霞。
客心湖上雁,歸思日邊花。
行李迷方久,歸期涉歲賒。
故人云路隔,何處寄瑤華。
遠近化人天,王城指日邊。
宰君迎說法,童子伴隨緣。
到處花為雨,行時杖出泉。
今宵松月下,門閉想安禪。
食貧無盡日,有愿幾時諧。
長嘯秋光晚,誰知志士懷。
朝煙不起灶,寒葉欲連階。
飲水仍留我,孤燈點夜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