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柯山二首 其一
仙家輕歲月,浮世重光陰。
白髪有先后,青山無古今。
局終柯已爛,塵散海尤深。
若覓長生路,煙霞無處尋。
仙家輕歲月,浮世重光陰。
白髪有先后,青山無古今。
局終柯已爛,塵散海尤深。
若覓長生路,煙霞無處尋。
仙人不把歲月當回事,塵世中人卻看重光陰。人的頭發有早白晚白之分,青山卻不分古今始終依舊。棋局結束時斧柄已爛,塵世變遷后滄海依舊深沉。若要尋覓長生的道路,在煙霞中也無處可尋。
浮世:人間,塵世。
柯:斧柄。“局終柯已爛”化用“爛柯人”典故,傳說晉人王質上山砍柴,見二童子下棋,看完后發現斧柄已爛,下山已過百年。
煙霞:指山水勝境,常被視為仙人居住之地。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詩人可能是在游覽爛柯山時,因爛柯山的傳說觸發靈感,結合自身對人生和時間的感悟而創作。當時社會或許存在追求長生、渴望超脫塵世的風氣,詩人借此詩表達自己的看法。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時光流逝、世事無常,否定了長生之路可尋。其特點是通過對比和用典闡述哲理。在文學史上,它豐富了關于時間和人生思考的詩詞題材。
云外樓高曉易侵,每朝晴日亂搖金。起來便向三門坐,閑聽松篁出梵音。
吏退公庭雁鶩行,持杯暫對水云鄉。山開罨畫涵晴影,花落胭脂漾晚香。酒幟隔津標柳陌,漁舟避浪向蒲塘。懷人不得同相賞,空賦《停云》第二章。
兩淮歲事恐全非,湖漲人家沒半扉。婦女捕魚天欲黑,小船載得水牛歸。
孤巔兀立閼伯臺,煙迷樹冷斷云開。土宇邃室光不起,微火如豆惹層埃。下有側殿號玉皇,丹爐真火映惶惶。香客聲喧仙陛外,忭舞歡拜醉且狂。鏗然擊磬巫風舉,宛丘之下值鷺羽。天幄如鐵暗低垂,鴟尾欲飛不能去。瞽瞍獻詩步蹌蹌,形影隊隊似云幢。不復凍餒荷天恩,為感火德爇銀釭。此火焉能照乾坤,清凈光明自有門。初綠楊柳新歸燕,年年亂絲縛離魂。
水鏡清光滿薊門,庭闈雙映一寒溫。角巾入洛名元重,裘褐依梁道并尊。白首更偕吳市隱,青云再奉漢宮恩。還朝益妙題才術,湖海微言可具論。
天隨詩里洞庭船,玉貌云孫故儼然。游遍洛陽曾不見,賞音今日付朱弦。
瑣瑣如何也賦形,雖無鱗鬣有魚名。元來全不知文意,干向書中度一生。
聞說永平全盛時,如云冠蓋會京師。新來逐客令嚴甚,肉食滿朝無李斯。
曲肱何處枕湘流,不到名山死不休。高詠祝融峰頂月,與君當作逍遙游。
江北山東已戰場,江南憂旱復憂蝗。若歸家里無多事,漫說閩中只小康。別后山川俱寂寞,眼前朋舊半銷亡。相看惟有西峰叟,凍手抄書日數行。
幾層薄霧幾橫山,此景渾然非世間。我欲飄衣天外去,恐他波細不堪船。
客從遠方來,獨立江水湄。江水何悠悠,白發空離離。病足修長途,弱羽思歸飛。歌君傷秋曲,淚濕游子衣。
清標別是一家春,風帽飄飄翠染勻。貪向波間弄明月,謫仙居士□前身。昨夜群仙宴十洲,再三招我伴清游。酒酣忽跨長鯨去,碧玉杯盤散不收。
東人亦孔痗,饑饉接瘡痍。兵后荒常必,黎馀旱易欺。何臣容節矯,無地可民移。萬里蕭條客,分餐欲濟誰。
花落東皇暮,春江深復深。雙柑攜向客,斗酒聽鳴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