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亥六月念一日同寅諸公過予敝道看竹因留小酌遂成拙作二首索和
一庭蒼玉欠人看,誰似王猷興未闌。愿典春衣供酒盞,每迎賓從上詩壇。雨催苦節淩霄漢,風飏柔枝舞鳳鸞。淇澳猗猗今不減,先生何畏切磋難。
萬個青青耐久看,每愁風橫益凋闌。首陽餓叟聯家譜,玉版禪師共石壇。只友寒松辭惡木,不棲野鳥候真鸞。高軒若肯時相過,百斛松花買不難。
一庭蒼玉欠人看,誰似王猷興未闌。愿典春衣供酒盞,每迎賓從上詩壇。雨催苦節淩霄漢,風飏柔枝舞鳳鸞。淇澳猗猗今不減,先生何畏切磋難。
萬個青青耐久看,每愁風橫益凋闌。首陽餓叟聯家譜,玉版禪師共石壇。只友寒松辭惡木,不棲野鳥候真鸞。高軒若肯時相過,百斛松花買不難。
庭院里滿是青翠的竹子少人欣賞,誰能像王猷那樣興致依然高漲?我愿典當春衣換酒共飲,常邀賓客登上詩壇共賞。雨催竹節挺拔直沖云霄,風吹柔枝如鳳鸞起舞。淇水彎處的美竹如今依舊,先生何必怕切磋的困難。千萬青竹經得起長久觀賞,常擔心狂風更使竹枝凋零。首陽山的伯夷叔齊與竹同高潔,玉版禪師與竹共坐石壇。只與寒松為友遠離惡木,不棲野鳥等待鳳凰。若肯常來我處相聚,買百斛松花酒也不難。
蒼玉:代指竹子,因竹色青翠似玉。
王猷(yóu):即王徽之,東晉名士,性愛竹,曾云“何可一日無此君”。
典春衣:典當春衣換錢,此處指為待客不惜花費。
苦節:竹節堅貞,喻指堅韌品格。
淇澳猗猗(qí yù yī yī):出自《詩經·衛風·淇奧》“瞻彼淇奧,綠竹猗猗”,形容竹之茂盛美好。
首陽餓叟:指伯夷、叔齊,商末孤竹君之子,不食周粟,餓死于首陽山,喻高潔之士。
玉版禪師:蘇軾稱筍為“玉版禪師”,此處借指竹的清修之態。
惡木:指不成材或低俗的樹木,喻不良環境。
真鸞:鳳凰,象征高潔之士。
高軒:貴人所乘之車,代指來訪的同僚。
百斛(hú):斛為古代容器,百斛形容量多,此處指松花酒充足。
癸亥年(具體年份需結合詩人背景考證)六月二十一日,作者與同僚共訪其居所賞竹,留客小酌間即興創作兩首詩,邀請友人唱和。詩中既寫竹之景,亦借竹抒懷,反映文人雅集的閑適與對高潔品格的追求。
全詩以竹為核心,通過詠竹展現堅韌高潔的品格,借與同僚賞竹、飲酒、賦詩的雅集場景,表達對友情的珍視與生活的雅趣。用典自然,意象鮮明,是一首托物言志的文人唱和佳作。
龍車既奏,鳳馭載翔。
帝幄佇靈,天衢騰芳。
神來留俞,神來蹇驤。
禮鬯樂明,奏假孔將。
禹甸蓄馀春,花明楝子辰。
麥瓜慈母祿,鹽豆稚兒珍。
蠶箔收鄰戶,牛車動隔津。
腰鐮期利用,先試伐荊榛。
何處難忘酒,元宵午夜天。星燈交燦爛,人月斗嬋娟。巷陌聯車騎,樓臺咽管弦。此時無一盞,奚以慶新年。
何處難忘酒,明時報政嘉。有人歌豈弟,到處長桑麻。事簡常封印,庭空早放衙。此時無一盞,奚以度年華。
國色名花俱絕代,
玉人甘后本雙身。
勸君薄薄施朱粉,
莫遣名花妒玉人。
紅綃蛺霧事茫茫,
不信今宵鳳吹長。
留得春風自憔悴,
傷心人起異垂楊。
騁望登香閣,爭高下砌臺。
林間踏青去,席上意錢來。
隔岸晴川影,帆墻觸浪奔。
禹功江漢大,楚俗鬼神尊。
地濕陰常盛,天低日易昏。
荒洲猶寂寞,詞賦擬《招魂》。
孟月康辰正,司農載啟符。
案行承八座,財用計三都。
營宿虛昏舍,妖氛凈海嵎。
璽書隨鳳歷,蠲復動吳歈。
粉署歸來作畫眠,
花磚徐步日如年。
不知新舊《唐書》注,
紅燭增修得幾篇?
濕云垂野淡疏林,
十日山行九日陰。
梅子弄黃應要雨,
不知客路已泥深。
李侯健筆傲徐熙,想見南塘全盛時。
千古江山浪淘盡,不留血淚染深卮。
聽聽聽聽聽聽聽,
衣食生身天付定。
酒肉貪多折人壽,
經營太甚違天命。
定定定定定定定。
駿骨直千金,難求起死針。
雖云為馬□,卻似有人心。
氈帳長城遠,旗亭委巷深。
老身全賴此,完璧到如今。
去家未十載,結綬始言還。惝恍夢寤間,歷歷陌與阡。耆老揖且疑,安識眾少年。昔別猶髫齔,今來室家完。
酒炙爭慰勞,陸博夜喧闐。解帶著庭樹,改席臨后軒。離合誠欲輕,焉睹鬒及前。
乍出城東門,秋禾郁離離。池塘漸為窞,雞犬亦聲微。冠者五六人,不能具裳衣。廬舍雖如昨,亦復少光輝。
借問何所因,何以不成辭。搖手長吏嗔,惻愴涕交頤。
道逢皤然叟,罄折前揖之。叟顧何官宦,姓名爾為誰。光彩溢閭里,于職竟焉宜。
罄折前謝叟,汗洽失陳辭。天子衠明圣,叵測異威施。小臣實微賤,三尺安能持。
出戶明星薄,隱隱見蒼黃。稻禾集若云,杵臼搗為霜。東鄰呼看社,西鄰饋酒漿。雞犬隨亦喧,況乃童稚行。
掛我新時冠,著我舊時裳。居然一田父,豈必言廟廊。
會稽陳跡久荒蕪,
流落江城墨未枯。
好向溪邊示行客,
問人能出百錢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