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江中望青陽九華山
去年華岳停鞭處,飽看蓮花第一峰。
白下今來幾萍梗,青陽又見九芙蓉。
愁心江上云千疊,殘夢天涯路萬重。
賴有名山作奇狀,經過時為破塵容。
去年華岳停鞭處,飽看蓮花第一峰。
白下今來幾萍梗,青陽又見九芙蓉。
愁心江上云千疊,殘夢天涯路萬重。
賴有名山作奇狀,經過時為破塵容。
去年在華山停鞭駐足的地方,曾飽覽那如蓮花般的第一高峰。如今來到白下,如浮萍斷梗漂泊不定,在青陽又見到九華山如九朵芙蓉。江上層層疊疊的云靄承載著我的愁心,天涯之路萬重阻隔殘留著破碎的夢。幸虧有名山呈現奇偉的姿態,經過時能為我破除世俗疲憊的面容。
華岳:華山,五岳之一。
蓮花第一峰:指華山蓮花峰,因形似蓮花得名。
白下:古地名,今江蘇南京。
萍梗:浮萍與斷梗,比喻漂泊無定。
九芙蓉:九華山,因九峰并列如蓮花,故以“九芙蓉”喻之。
塵容:指世俗中疲憊、困頓的面容。
詩人或于游歷途中,自南京(白下)輾轉至池州,行至江上時遙望青陽九華山,觸景生情,結合此前華山游歷的回憶,寫下此詩以抒漂泊之緒與山水解懷之意。
全詩通過今昔對比與漂泊遇景的描寫,既展現了詩人旅途的孤寂愁悶,又借九華山奇景傳遞對自然山水的情感依托,語言質樸而意蘊深沉,是一首情景交融的記游佳作。
桂水通百越,扁舟期曉發。
荊云蔽三巴,夕望不見家。
襄王夢行雨,才子謫長沙。
長沙饒瘴癘,胡為苦留滯。
久別思款顏,承歡懷接袂。
接袂杳無由,徒增旅泊愁。
清猿不可聽,沿月下湘流。
仙穴逢羽人,停艫向前拜。問余涉風水,何處遠行邁。
登陸尋天臺,順流下吳會。茲山夙所尚,安得問靈怪。
上逼青天高,俯臨滄海大。雞鳴見日出,常覿仙人旆。
往來赤城中,逍遙白云外。莓苔異人間,瀑布當空界。
福庭長自然,華頂舊稱最。永此從之游,何當濟所屆。
從禽非吾樂,不好云夢田。
歲暮登城望,偏令鄉思懸。
公卿有幾幾,車騎何翩翩。
世祿金張貴,官曹幕府賢。
順時行殺氣,飛刃爭割鮮。
十里屆賓館,征聲匝妓筵。
高標回落日,平楚散芳煙。
何意狂歌客,從公亦在旃。
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嶼出。
回潭石下深,綠筱岸傍密。
鮫人潛不見,漁父歌自逸。
憶與君別時,泛舟如昨日。
夕陽開返照,中坐興非一。
南望鹿門山,歸來恨如失。
所思在建業,欲往大江深。
日夕望京口,煙波愁我心。
心馳茅山洞,目極楓樹林。
不見少微星,星霜勞夜吟。
枳棘君尚棲,匏瓜吾豈系。
念離當夏首,漂泊指炎裔。
江海非墮游,田園失歸計。
定山既早發,漁浦亦宵濟。
泛泛隨波瀾,行行任艫枻。
故林日已遠,群木坐成翳。
羽人在丹丘,吾亦從此逝。
西山多奇狀,秀出倚前楹。
停午收彩翠,夕陽照分明。
吾師住其下,禪坐證無生。
結廬就嵌窟,剪苕通往行。
談空對樵叟,授法與山精。
日暮方辭去,田園歸冶城。
吾與二三子,平生結交深。
俱懷鴻鵠志,昔有鹡鸰心。
逸氣假毫翰,清風在竹林。
達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幼聞無生理,常欲觀此身。
心跡罕兼遂,崎嶇多在塵。
晚途歸舊壑,偶與支公鄰。
導以微妙法,結為清凈因。
煩惱業頓舍,山林情轉殷。
朝來問疑義,夕話得清真。
墨妙稱古絕,詞華驚世人。
禪房閉虛靜,花藥連冬春。
平石藉琴硯,落泉灑衣巾。
欲知冥滅意,朝夕海鷗馴。
大江分九流,淼淼成水鄉。
舟子乘利涉,往來至潯陽。
因之泛五湖,流浪經三湘。
觀濤壯枚發,吊屈痛沉湘。
魏闕心恒在,金門詔不忘。
遙憐上林雁,冰泮也回翔。
嘗讀高士傳,最嘉陶征君。
日耽田園趣,自謂羲皇人。
予復何為者,棲棲徒問津。
中年廢丘壑,上國旅風塵。
忠欲事明主,孝思侍老親。
歸來當炎夏,耕稼不及春。
扇枕北窗下,采芝南澗濱。
因聲謝同列,吾慕潁陽真。
夕陽度西嶺,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
樵人歸欲盡,煙鳥棲初定。
之子期宿來,孤琴候蘿徑。
昔登江上黃鶴樓,遙愛江中鸚鵡洲。
洲勢逶迤繞碧流,舟人牽錦纜,浣女結羅裳。
月明全見蘆花白
弊廬隔塵喧,惟先養恬素。
卜鄰近三徑,植果盈千樹。
粵余任推遷,三十猶未遇。
書劍時將晚,丘園日已暮。
晨興自多懷,晝坐常寡悟。
沖天羨鴻鵠,爭食羞雞鶩。
望斷金馬門,勞歌采樵路。
鄉曲無知己,朝端乏親故。
誰能為揚雄,一薦甘泉賦。
閑歸日無事,云臥晝不起。
有客款柴扉,自云巢居子。
居閑好芝術,采藥來城市。
家在鹿門山,常游澗澤水。
手持白羽扇,腳步青芒履。
聞道鶴書征,臨流還洗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