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士吟 其二
野鶴失云侶,日暮各孤飛。
隨風無定羽,棲息意何依。
彩鸞振六翮,高踞瓊樹枝。
璚樹茂且崇,眾鳥忘所歸。
歸飛托深蔭,此蔭諒不衰。
持此固綢繆,綢繆安可遲。
野鶴失云侶,日暮各孤飛。
隨風無定羽,棲息意何依。
彩鸞振六翮,高踞瓊樹枝。
璚樹茂且崇,眾鳥忘所歸。
歸飛托深蔭,此蔭諒不衰。
持此固綢繆,綢繆安可遲。
野鶴失去了云中的伴侶,日暮時分各自孤獨地飛翔。隨風飛行沒有固定的方向,想要棲息卻不知依靠何處。彩鸞振動著強健的翅膀,高高棲息在美玉般的樹枝上。瓊樹茂盛而高大,眾鳥都忘記了自己的歸處。歸來時依托這濃密的樹蔭,這樹蔭必定長久不衰。應當以此來鞏固深厚的情誼,這種情誼的維系怎可遲緩。
云侶:云中的伴侶,指同類伙伴。
無定羽:飛行時翅膀沒有固定方向,形容漂泊無依。
六翮(hé):鳥翅的健羽,代指強健的翅膀。翮,羽毛的莖。
瓊樹:美玉般的樹木,此處比喻穩固、美好的依托。
綢繆(chóu móu):本指緊密纏縛,引申為深厚的情誼或精心維系。
《訓士吟》為教導士子之作,此首或創作于作者關注士人成長、希望引導其樹立正確人生方向的時期。詩中通過自然現象類比,勸誡士人盡早尋找可靠依托、維系深厚情誼,反映了對士人立身處世的關懷。
全詩以“野鶴失侶”起興,引出漂泊無依之痛;再以“彩鸞棲瓊樹”作比,展現依托穩固之安;最終點明“固綢繆”需及時的主旨。借物喻理,簡明深刻,是一首勸勉士人重視人生依托與情誼維系的警世之作。
亂石何年爛,千林昨夜黃。
曉耕來鳥雀,麥垅縱牛羊。
投老須微祿,持身闕寸長。
洗心聞吉語,時事信難量。
經時不出此同臨,小徑新摧草舊侵。
欲傍江山看日落,不堪花鳥已春深。
來牛去馬中年眼,朗月清風萬里心。
故著連峰當極目,回看幽徑遶雙林。
去國猶能別,逢人始欲愁。
不干遮極目,自是怯回頭。
布網收漁椮,連筒下釣鉤。
誰初教鮮食,澤竭未能休。
扶老趨嚴召,徐行及圣時。
端能幾字正,敢恨十年遲。
肯著金根謬,寧辭乳媼譏。
向來憂畏斷,不盡鹿門期。
張侯便然腹如鼓,饑雷收聲酒如雨。
讀書不計有余處,尚著我輩千百許。
翻湖倒海不作難,將軍百戰富善賈。
弟子不必不如師,欲知其人視其主。
秋來待試丞相府,谷馬礪兵吾甚武。
商周不敵聞其語,一戰而霸在此舉。
百年富貴要自取,人將公卿還爾汝,德如墨君誰敢侮。
霜葉紅于染,吹花落更馨。
平江行詰曲,小徑夾蔥青。
度鳥開愁眼,遙山入畫屏。
畏人惟可飲,從俗卻須醒。
弱柳經寒色,懸流盡夜聲。
更長疑睡少,霜落怯寒生。
急急占星度,搖搖苦舫傾。
風濤兼盜賊,恩重覺身輕。
唐代衣冠高四姓,天宗之亞滎陽鄭。不墜家聲五百年,桂籍相望三葉慶。
上人猛謝區中緣,破冠投櫛還童顛。寸灰已滅五經笥,來入辨才無礙禪。
我竊官糧眾人后,相逢宛是平生舊。一聞南國白頭吟,萬媿西風碧云陋。
老鶴終辭雞鶩群,誰將斷綆絆浮云。它日傳衣度梅嶺,解留何語與將軍。
老眼春風兩淚傾,穗帷樽俎異平生。
可驚人與琴俱絕,但見肴晞酒復清。
相合水邊傳美政,飛來峰下啟佳城。
翩翩五六奇男子,肯使高門墜厥聲。
風云隨落日,河漢欲回天。
隔巷如千里,還家已再圓。
簾疏分細細,江浄共娟娟。
他日吾何適,聽詩說去年。
清江畫舸照新晴,鐃鼓喧喧聒市鳴。
昔日布衣今著繡,他年鶴化只空城。
還朝不待三年最,得郡何妨萬里行。
歲祿二千親八十,世間誰有此時榮。
近濕籬根歌蟪蛄,向明屋角網蜘蛛。
黃葵紫莧雨張王,花蚊白蟻風驅除。
輾轉猶憎夏夜久,支離何堪春病余。
預愁還作舊年調,兩眼京塵懷鏡湖。
詩家兩杜昔無鄰,文采傳家世有人。
疾置送詩驚老丑,坐曹得句自清新。
興來不假江山助,目過渾如草木春。
農馬智專吾不讓,衡陽紙貴子能頻。
二妃端協帝,三后共興周。
決策天同力,收功語不流。
權宜從殺禮,末命尚深憂。
鬰鬰佳城閉,終天配壽丘。
何準第五不足稱,黃童無雙非自名。
卑棲鸞鳳安初仕,葆練龍虎希長生。
明月高吟紫芝曲,紅塵先老白云兄。
莫辭一力走三舍,遽未能來頻寄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