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圣憲肅皇后挽詞二首 其一
二妃端協帝,三后共興周。
決策天同力,收功語不流。
權宜從殺禮,末命尚深憂。
鬰鬰佳城閉,終天配壽丘。
二妃端協帝,三后共興周。
決策天同力,收功語不流。
權宜從殺禮,末命尚深憂。
鬰鬰佳城閉,終天配壽丘。
兩位賢妃能與帝王和諧相處,太姜、太任、太姒三位王后共同使周朝興盛。欽圣憲肅皇后決策時如同有上天相助,取得功績卻不自我宣揚。她在權宜之時簡化喪禮,臨終遺命還滿懷深深憂慮。郁郁的陵墓關閉,她將永遠陪伴在壽丘之旁。
二妃:此處可能泛指賢妃。
三后:指周朝的太姜、太任、太姒,她們輔助周朝興盛。
殺禮:簡化禮儀。
末命:臨終遺命。
佳城:指墓地。
壽丘:傳說為黃帝誕生地,這里可能泛指帝王相關之地。
欽圣憲肅皇后是宋神宗的皇后向氏。此詩創作于她去世后,當時朝廷處于特定政治環境,詩人為表達對皇后的追思和敬意而作。
這首挽詞主旨是贊頌欽圣憲肅皇后的賢德與功績,表達哀悼。其特點是用典恰當,情感真摯。在文學上,是對特定人物的紀念之作,反映當時挽詞創作風格。
六郎風貌。此語輕誣羞不道。翠蓋紅裳。洛浦猶應遜晚妝。嫣然搖動。十載詞仙曾入夢。筆底煙波。涉事驚看柰爾何。
姬發誓孟津,集者八百國。當時盡棄商,喜受鉅橋粟。獨有首陽山,不生周草木。至今插天高,與商無終極。
裂崖泉射便成溪,溪畔虛巖匹練垂。玉濺珠跳千仞底,陰陰眾木媚清池。
行盡炎荒路向東,蠻村戍鼓夜逢逢。惜無王朔同登望,騎氣應須似白虹。
騷客詞心,絳唇歌語。吳城合共天隨住。新巢元與舊巢鄰,飛來燕子知門戶。拙政園東,華陽橋堍。深深曲巷通蔬圃。杖藜若叩寄庵家,隔墻先見櫻桃樹。
素持不殺戒,一視齊冤親。今遭此大惡,不報無天倫。況聞曾子語,不取姑息仁。實為不得已,挺身事經綸。茍能悟昨非,赦汝改而新。負固變詐者,我恕佛亦嗔。直期后世后,弗忍為逆臣。惟愿吾與汝,同歸天德淳。
三首新詩慰病軀,萬金何必是家書。隔年已有游嵩約,玉趾何時過敝廬。
離尤南去本無因,陰騭忠嘉自有神。敵國猶強讒間露,君王宵旰憶良臣。
露下洗蒼苔,顫簾風定。北郭車聲破幽靜。半生羈宦,早被輪蹄催醒。那堪還對此,凄涼景。酒散夢回,一時都省。鏡滿霜華更愁病。撫衾長嘆,殘夜鳴雞相應。起來猶自弄,鐙前影。
歲盡天涯雨。
九農成德業,百祀發光輝。報效神如在,馨香舊不違。南翁巴曲醉,北雁塞聲微。尚想東方朔,詼諧割肉歸。
久依鳳翼與龍鱗,萬里青云可致身。圣主求賢如不及,夜光豈復怒無因。
建溪南去自悠悠,溪上愁思逐水流。欲寄平安數行字,秋鴻飛不到炎州。
幽明雖異路,平昔忝攻文。欲知潛昧處,山北兩孤墳。
陳平亦分肉,太史竟論功。今日江南老,他時渭北童。歡娛看絕塞,涕淚落秋風。鴛鷺回金闕,誰憐病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