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屏山畫猿
古木懸藤臂半鉤,
何年影落此山秋。
三聲遠憶巴江月,
夜半孤舟起客愁。
古木懸藤臂半鉤,
何年影落此山秋。
三聲遠憶巴江月,
夜半孤舟起客愁。
古老的樹木上懸掛著藤蔓,猿猴的手臂半彎如鉤,不知哪一年它的身影落入了這南屏山的秋景中。它的三聲啼叫讓人遠遠地憶起巴江的明月,半夜里獨自在孤舟上的旅客不禁涌起了愁緒。
臂半鉤:形容猿猴手臂彎曲的樣子。
影落:指猿猴的身影出現在。
巴江:泛指巴地的江河。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流露出的客愁可以推測,詩人可能是在旅途中經過南屏山,看到猿猴的身影,觸發了內心的羈旅之愁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抒發羈旅愁情。其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引情,意境清幽孤寂。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名氣不高,但展現了傳統詩詞借景表意的特色。
賤子居閭里,明公總帥權。
姓名誰比數,禮遇每周旋。
老去無三窟,閑中有二天。
知音何日報,愿見中興年。
白云無根,青山有棱。
自得一句,妙出三乘。
和氣而春回百草,光明而焰續千燈。
淵默心傳諸佛體,家風獨許少林曾。
如珪如璧,雕文喪德。
如云如石,堅潤是式。
蒼竹無心歲寒色,老松有傲霜雪力。
照破諸緣兮,兩眼如漆。
今夕知何夕,真成累十觴。
爐薰飄月影,蜜炬剪花香。
政懶還詩債,無從發酒狂。
故人憐久客,舞袖要須長。
霜顱雪髭,壑眼巖眉。
昆侖源我據,渾沌鑿誰持。
雁行沒處秋天闊,華氣繁時春日遲。
諸塵出礙,妙觸無疵。
無端流落迫殘年,三十南山訪老禪。
未契安心了難覓,不如同世且隨緣。
頻移竹幾負寒日,旋拾松梢炊晚煙。
珍重孤云出山去,東西南北一青天。
孤節老全,叢林歲寒。
機用千變,時事百難。
玉經火而愈潤,蓮秀水而常干。
牛頭之懶口掛壁,麈尾之辯舌翻瀾。
觸事出礙兮虛空揮劍,眾影不黏兮明珠走盤。
神定氣平,心空智明。
其機靜而自應,其用虛而不盈。
寒潭月落,霽夜河橫。
紹了亡祖位,借功成佛名。
建立因緣皆爾爾,剎塵世界與眾生。
得得來尋真歇兄,孤舟揚檝順潮行。
重聯斷雁云中字,遠赴閑鷗沙上盟。
新味清油燣紫菜,古方淳蜜漬黃菁。
海山只個供盤筯,一段家風不世情。
吳興祠堂祀百世,凜凜英姿有生意。
坐令異代干沒兒,莫敢徜徉來仰視。
唐家綱紀日陵遲,僭竊相連益昌熾。
我公人物第一流,皇天后土明忠義。
屹然砥柱立頹波,未覺羊腸隳坦履。
欲回希烈叛逆心,老夫但知朝覲禮。
年垂八十位太師,平生所欠惟死耳。
死重泰山古所難,杞鬼竊柄猶偷安。
安知我公本不死,汝曹有知當骨寒。
豐碑法書屋漏雨,政與丹青照千古。
天遣神物常守護,要使亂臣賊子懼。
視物眼深,說禪口快。
一點不著虛空,萬化誰分器界。
應眾緣而閑六根,入諸塵而住三昧。
其小無內,其大無外。
松石歲寒,云月高閑。
野雪發須上,秋波眉睫間。
用持智柄,靜入道環。
覺心了了,幻事斑斑。
草木精神兮風流自得,叢林氣像兮春信誰慳。
老去猶為客,誰人念退居。
相望千里路,賴有數行書。
白曬猶堪寄,烏牛政憶渠。
何時聞枉駕,竹里喚行廚。
夜飲華堂燭屢灰,暗香浮處數枝梅。
坐中一笑對三粲,客里此歡能幾回。
醉后不知歌扇去,歸時還是曉鐘催。
露濃月白溪橋路,但記群山翠作堆。
半氈半幅一羌床,寒淡家風肖老龐。
容易著身藏北斗,等閑開口吸西江。
龕燈梵夾香搖幾,茅屋禪蒲雪照窗。
方外友于思對麈,隱人胸次作舂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