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和留守宋適推官游宴御河二首
笳鼓齊喧泛御津,何妨同欲樂茲辰。中三節物初過五,八十春光未破旬。紅旆厭風收電腳,綠波傷棹散魚鱗。欲知治世升平象,請看熙熙兩岸民。
三月春容駘蕩天,御流飛舸引雙旃。十分芳景無三二,四合游人有萬千。花任風殘猶逐水,酒隨歌半已空船。病夫且伴嘉賓醉,不過明朝卯尚眠。
笳鼓齊喧泛御津,何妨同欲樂茲辰。中三節物初過五,八十春光未破旬。紅旆厭風收電腳,綠波傷棹散魚鱗。欲知治世升平象,請看熙熙兩岸民。
三月春容駘蕩天,御流飛舸引雙旃。十分芳景無三二,四合游人有萬千。花任風殘猶逐水,酒隨歌半已空船。病夫且伴嘉賓醉,不過明朝卯尚眠。
笳鼓齊鳴,我們泛舟在御河之上,不妨一同盡情享受這美好時光。時節已過了三月初五,八十天的春光還未過上旬。紅色的旗幟在風中飄動,好似收起了閃電的光芒;綠色的水波被船槳劃動,如魚鱗般散開。要想知道太平盛世的景象,請看兩岸那和樂的百姓。三月里春光蕩漾,御河上飛駛的船只牽引著雙旗。十分美好的景致已所剩不多,四周的游人卻有千千萬萬。花兒任憑風吹殘落,依舊追逐著流水;酒隨著歌聲過半,船里的酒已喝空。我這個病人暫且陪伴嘉賓一同沉醉,到明天卯時還會酣睡不醒。
笳鼓:胡笳與戰鼓,這里指演奏的樂器。御津:御河的渡口。中三:指農歷三月。節物:應時節的景物。紅旆:紅旗。厭風:被風吹動。電腳:閃電的光影。駘蕩:使人舒暢。雙旃:兩面旗幟。芳景:美景。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描繪的太平景象推測,應是處于社會相對穩定、繁榮的時期,詩人參與游宴活動后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御河游宴的熱鬧場景,展現太平盛世百姓的安樂。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情感積極。在文學史上雖不具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貌和文人生活。
半生作宦世相違,隱退匆匆返舊扉。一路云山都不帶,滿船惟載月明歸。
西粵曾經宦轍馳,金陵住久歲頻移。歸來自檢行囊里,贏得鐘山數首詩。
豈悟風塵客,還能汗漫游。天涯唯短發,海內此扁舟。宦跡清時劣,人才畫省優。百年渾綠醑,一日且滄洲。
最憐行役久,為樂未言疲。自起投車轄,長歌覆羽卮。江湖青雀舫,僚友白云司。醒后驚相問,佯狂信有之。
誰為河朔飲,吾愿罄交驩。杯動滄波色,舟空白日寒。題詩溪鳥過,岸幘野人看。不是江湖興,風塵此道難。
落日維舟好,君其問水濱。舉觴遙送鳥,倚樹醉看人。各負詩無敵,翻驚會有神。明朝在城郭,騎馬共風塵。
春歸興不孤,勝地此相呼。公等稱詞伯,余將混酒徒。山光含浩蕩,秋意颯江湖。樂事關窮達,浮生敢自誣。
言尋韋杜曲,與客放船行。樹影含衣動,溪光逼酒清。狂來出真態,醉里見浮生。所以山公后,寥寥達者名。
壓水夢寒,濛花霜淺,空陂鷗逝何許。數峰青弄影,酒洗吳臺古。何郎舊情未賦。又東風、畫船煙浦。淚粉春魂,襪塵游事,吹老玉龍苦。
行云滿垂虹路。憶疏香步綺,低髻迎戶。往來羅袖,盡早蝶沖寒去。清歌自在人閒世,送閒客、幽單春旅。愁寄語。無人問、題裙舊侶。
著意留春春又去。海棠落盡紅如許。睡起紗窗天正午。愁無主。銷閑只共鸚哥語。
小院游絲飛縷縷。凄涼又聽芭蕉雨。憶得家庭春栩栩。今索處。惱人更有騃兒女。
珊瑚寶樹生海底,光射洪濤千丈水。鐵網高張護亞枝,搜羅作貢天家里。
即今人海亦茫茫,降才原不間殊方。還從有司上大吏,取士有制周且詳。
國家由來重科目,拔置石渠與天祿。豫章翻風異凡才,自有工師識大木。
此日諸生文陣開,萬騎騰驤騁逸才。敢道知馬如伯樂,神駿自古超駑駘。
不盡分離意,今宵付與多。
圍爐成雅會,對酒發高歌。
苕水平如練,明湖凈不波。
移舟當雪霽,皓月照藤蘿。
枯樹云充葉,凋梅雪作花。擊桐成木響,蘸雪吃冬瓜。
長天秋水,孤鶩落霞。
碧落仙人上界還,手攜奎壁下天關。百年第宅復金盞,萬卷圖書圍玉山。霜壓老槐龍臥壑,春催紅藥鳳銜環。時危報主詩人志,好愛蒼生莫愛閑。
詞源本本自歐蘇,胸次湖江跨楚吳。縱未押班坐鴟閤,亦須開府佩麟符。拂衣太華今無放,卜筑中條昔有圖。久矣笙竽喧眾耳,新聲待奏鳳將雛。
翩翩兩袖挹湘君,攜得蒼梧幾片云。
我已煙霞能占斷,君今丘壑好平分。
攜尊共赴雞豚社,把臂須尋鹿豕群。
千古靈光還我輩,兒童項領任紛紛。
杖策有所適,乃至南山阿。飛雪曜峻涂,高冰積嵯峨。
仰見雙羽人,被服揚輕霞。揖我升丹梯,飛步游天河。
下窺失五岳,累塊存中華。群星與日月,熠若流螢過。
命我一丸藥,天隕子不磨。長揖謝羽人,蓄志不慕多。
茲生有馀責,區區計其他。回車復吾路,路有張鳥羅。
鳳鳥易高飛,羅雀如之何。
三月三,春修禊。五月五,湘累祭。九月之九作重陽,何如十月之十國民呼萬歲!
萬歲呼,甘馳驅;武昌一戰誅東胡,共和之國此權輿。
嗚呼!共和之國此權輿,慎勿內訌外侮為人奴!
相業開元盛,
天南俎豆新。
文章推大筆,
風度見名臣。
故嶺梅花發,
荒祠碧草春。
明良終謗讟,
千載共傷神。
犀箸金槃不暇嘗,
更須石上搗黃粱。
數錢未免河東舊,
不識前朝大練光。
幾點雁橫秋,
新寒倦客游。
碧峰云外隱,
纖月水中流。
衰草連荒道,
殘碑臥古丘。
停車凝望處,
楓葉繞層樓。
纻服芒鞋興趣長,溪山登濯足徜徉。
翠巖雨過秋云暝,蘭若風生夕沼涼。
遠浦漁歌來窈窕,空崖樵唱起微茫。
誅茅便欲來居此,十畝園池一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