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張文獻祠
相業開元盛,
天南俎豆新。
文章推大筆,
風度見名臣。
故嶺梅花發,
荒祠碧草春。
明良終謗讟,
千載共傷神。
相業開元盛,
天南俎豆新。
文章推大筆,
風度見名臣。
故嶺梅花發,
荒祠碧草春。
明良終謗讟,
千載共傷神。
您在開元盛世的相位功績十分顯赫,如今南方的祠堂祭祀又煥新顏。文章被推崇為大手筆,風度展現出名臣的風范。舊嶺的梅花正悄然綻放,荒涼的祠堂外春草萋萋。賢明的君臣最終仍遭誹謗,千年之后仍讓人共同感傷。
相業:為相的業績。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唐朝鼎盛時期。
俎豆:古代祭祀用的禮器,此處代指對張九齡的祭祀。
大筆:指卓越的文才,張九齡工詩能文,有《曲江集》傳世。
故嶺:可能指大庾嶺(今江西、廣東交界處),張九齡曾主持開鑿大庾嶺路,且其詩《感遇》以“江南有丹橘”自喻。
謗讟(dú):誹謗、怨言。《左傳·襄公十四年》:“民無謗讟。”
明良:賢明的君主與臣子,此處指唐玄宗與張九齡。
張文獻祠為紀念唐代名相張九齡(謚“文獻”)而建。張九齡是開元盛世核心人物,主張用人唯賢,后因直言受李林甫排擠罷相,為“安史之亂”埋下隱患。此詩應為后世文人拜謁其祠堂時所作,通過詠祠追思,寄寓對賢良遭謗的歷史反思。
全詩緊扣“謁祠”主題,前半贊其相業文采,后半嘆其身后遭謗,將對歷史人物的評價與個人感懷結合,既肯定張九齡的歷史貢獻,又揭示“賢而見謗”的悲劇性,是一首兼具史識與詩情的懷古詩。
桓桓鄺將軍,仗義能急難。水陸勢既合,破賊笑談間。聲名播南海,威武耀北蠻。明當喚班固,勒名貂蟬山。
記從獅子下峰尖,別后云巒四十年。我已蒼顏君白發,寒山拾得兩神仙。
吳興佳山水,遠近蓄清光。苕峣金蓋峰,秀色獨蒼蒼。煙云互出沒,草木生風香。長橋接回溪,積石倚崇岡。樵漁識徑幽,于以樂深藏。擊鮮列魴鯉,啟翳理松篁。晨雨況可鋤,春泉亦堪湘。既以長孫子,所愿安是鄉。嗟哉風塵中,何由得徜徉。趙君鐘神秀,揮灑發奇章。卷圖思舊游,掩抑不能忘。
普救姻緣西洛客說姻緣,普救寺尋方便。佳人才子,一見情牽。餓眼望將穿,饞口涎空咽。門掩梨花閑庭院,粉墻兒高似青天。顛不刺見了萬千,似這般可喜娘罕見,引動人意馬心猿。西廂寄寓嬌滴滴小紅娘,惡狠狠唐三藏。消磨災障,眼抹張郎。便將小姐央,說起風流況。母親呵怕女孩兒春心蕩,百般巧計關防;倒賺他鴛鴦比翼,黃鶯作對,粉蝶成雙。酬和情詩玉宇凈無塵,寶月圓如鏡;風生翠袖,花落閑庭。五言詩句語清,兩下里為媒證,遇著風流知音性,惺惺的偏惜惺惺。若得來心肝兒敬重,眼皮兒上供養,手掌兒里高擎。隨分好事梵王宮月輪高,枯木堂香煙罩。法聰來報,好事通宵。似神仙離碧霄,可意種來清醮,猛見了傾國傾城貌。將一個發慈悲臉兒朦著,葫蘆啼到曉。酩子里家去,只落得兩下里獲鐸。封書退賊不念《法華經》,不理《梁皇懺》,賊人來至,情理何堪!法聰待向前,便把賊來探,險把佳人遭坑陷,消不得小書生一紙書緘。杜將軍風威勇敢,張秀才能書妙染,孫飛虎好是羞慚。虛意謝誠東閣玳筵開,不強如西廂和月等。紅娘來請:“萬福先生。”“請”字兒未出聲,“去”字兒連忙應。下功夫將額顱十分掙,酸溜溜螫得牙疼。茶飯未成,陳倉老米,滿甕蔓菁。母親變卦若不是張解元識人多,怎生救咱全家禍?你則合有恩便報,倒教我拜做哥哥。母親你忒慮過,怕我陪錢貨,眼睜睜把比目魚分破。知他是命福如何?我這里軟攤做一垛,咫尺間如同間闊,其實都伸不起我這肩窩。隔墻聽琴月明中,琴三弄,閑愁萬種,自訴情衷。要知音耳朵,聽得他芳心動。司馬、文君情偏重,他每也曾理結絲桐。又不是《黃鶴醉翁》,又不是《泣麟悲鳳》,又不是《清夜聞鐘》。開書染病寄簡帖又無成,相思病今番甚。只為你倚門待月,側耳聽琴,便有那扁鵲來,委實難醫恁。止把酸醋當歸浸,這方兒到處難尋。要知是知母未寢,紅娘心沁,使君子難禁。鶯花配偶春意透酥胸,春色橫眉黛,新婚燕爾,苦盡甘來。也不索將琴操彈,也不索西廂和月待,盡老今生同歡愛,恰便似劉阮天臺。只恐怕母親做猜,侍妾假乖,小姐難挨。花惜風情小娘子說因由,老夫人索窮究,我只道神針法灸,卻原來燕侶鸞儔。紅娘先自行,小姐權落后,我在這窗兒外幾曾敢咳嗽,這殷勤著甚來由?夫人你得休便怵,也不索出乖弄丑,自古來女大難留。張生赴選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恨相見難,又早別離易。久已后雖然成佳配,奈時間怎不悲啼!我則廝守得一時半刻,早松了金釧,減了香肌。旅館夢魂為功名,傷離別,可憐見關山萬里,獨自跋涉。楚陽臺朝暮云,楊柳岸朦朧月,冷清清怎地挨今夜?夢魂兒這場拋撇。人去也,去時節遠也,遠時節幾日來也?喜得家書久客在京師,甚的是閑傳示?心頭眼底,橫倘鶯兒。趁西風折桂枝,已遂了青云志。盼得他一紙音書,卻是斷腸詩詞。堪為字史,顏筋柳骨,獻之羲之。遠寄寒衣想張郎,空僝僽,緘書在手,寫不盡綢繆。修時節和淚修,囑咐休忘舊。寄去衣服牢收授,三般兒都有個因由:這襪兒管束你胡行亂走,這衫兒穿的著皮肉,這里肚常系在心頭。夫婦團圓為風流,成姻眷,恩情美滿,夫婦團圓。卻忘了間阻情,遂了平生愿。鄭恒枉自胡來纏,空落得惹禍招愆。一個賣風流的志堅,一個逞嬌姿的意堅,一個調風月的心堅。
孤芳搖落又孤芳,絕代風姿夢一場。日月光華成底事,人間卻已慣炎涼。
并享遐齡并受封,佳辰常集壽筵中。共誇秀氣鐘賢子,齊著緋袍作醉翁。蔗境光陰應自喜,華亭風月許誰同。千年盛事君恩重,好語諸郎早效忠。
雪滿空山曉會琴,聳肩驢背自長路。乾坤千古興亡跡,公是公非總陸沉。
此生萬事有期程,多取拋饒竟不曾。誰遣夜來南館里,千花預借上元燈。
初搖兩槳力難當,五月枯禾烈太陽。不必開衣裸膛臂,風來染水自清涼。
秋雨亦無賴,偏欺我與君。每當開燕日,故作滿城云。未說初春旱,何如后夜聞。一般尤足恨,紅濕從伶裙。
十畝之間雀啾啾,止蒿集萊鳴相酬。遠川遙陌路孔修,原田茫茫禾黍稠。秋來古樹風颼巖,夕陽慘淡沉西丘。群飛群下不相求,銜穗食谷安無憂。南有樛木在芳洲,雌雄迫暮共依投。咄哉茲禽多詭謀,性行佻巧誰與儔。穿屋作巢于高樓,食彼粢盛令人愁。非羅非丸致無由,草竊奸宄將何尤。吁嗟此鳥毋久留,愿汝化蛤湮東流。
洛陽女兒紅顏饒,血色羅裙寶抹腰。借得霓裳半庭月,居然管領百花朝。
三月二十有九日,雨聲蕭瑟送春歸。薔薇愁損紅妝面,留戀東風未可違。
陸將軍,環走邊庭如己屋。醉臥每枕死□頭,長嘯能呼戰鬼哭。往時赤腳向朝鮮,劍氣直射須眉前。相君斂容深借問,尺書夜降清□天。歸向遼陽氣猶熱,叛兵怒號弓寸折。掀髯上馬突入營,拍鞍大罵教無說。掉舌如刀不畏人,天生虎力能捍身。世人盡議袁毛事,可憐雙眼看曾真。將帥交摧相印解,當時重足群相戒。丈夫血愿灑沙場,安肯囚冠坐疲憊。唉然太息還鄉里,扁舟老挾賢公子。禿袖重為海外游,歌舞筵前認君是。夜聽琵琶如聽筑,把酒低頭看髀肉。何人再得將軍笑,直使□雛向山哭。
霖雨蒼生素有懷,天心昭格眾心諧。虛檐坐使翻銀竹,廣畝同看長翠荄。云暗蛟龍歸遠海,水高魚鱉上長街。朝來送喜千家遍,卻道先生語類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