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渚偶作
無味吟詩即把經,竟將疏野訪誰行。
身依江寺庭無樹,從容一覺清涼夢,歸到龍潭掃石枰。
無味吟詩即把經,竟將疏野訪誰行。
身依江寺庭無樹,從容一覺清涼夢,歸到龍潭掃石枰。
吟詩覺得無味就去讀經,我這疏狂放任之人不知該去拜訪誰。我寄身江邊寺廟,庭院中沒有樹木。從容地睡了一覺,做了個清涼的夢,之后回到龍潭清掃石棋盤。
把經:拿起經書閱讀。
疏野:疏狂放任,不拘小節。
江寺:江邊的寺廟。
龍潭:可能是一個具體的地名,也可能是泛指有龍傳說的深潭處。
石枰:石制的棋盤。
由于缺乏具體資料,推測此詩創作于詩人在荊渚(今湖北江陵一帶)時,當時詩人可能對世俗生活感到厭倦,于是來到江邊寺廟尋求寧靜,在這種心境下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寧靜超脫生活的向往。其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心境和追求。
玉宇瓊梯,待瞰秋光又推墮。恰石公山外,白云飄至,陶家籬畔,黃花留坐。殘葉生文火。茶煙裊、竹扉半鎖。蕭閑甚、一縷清言,似醉初醒夢初破。
轉悔當時,三年京國,青衫軟塵涴。算五湖浩蕩,何妨遠泛,奇峰縹緲,盡容高臥。霜橘新紅么。幽林下、矮亭結個。君歸也、打了包兒,便隨乘釣舸。
大海無端倪,師從何處寫。
窅然空闊意,自寫觀海者。
靈氣自卷舒,剡忽千變化。
在山作云海,落紙成斯畫。
師畫嚴子灘,不著嚴子廟。
神在山水間,土偶但其貌。
風高微退鹢,云好合從龍。蕭艾長貪雨,松筠卻耐冬。禁途今不遠,歸興未應濃。莫羨朱雙轂,相期祿萬鐘。
戎馬馳驅日,江湖邂逅間。笑談無逆旅,翰墨落名山。畫省春風入,漁舟夜月還。唱酬能見記,書札忍令慳。
寒梅欺雪白,臘酒愛鵝黃。花下觥籌亂,燈前錦繡香。醉吟揮字大,愁別聽更長。近報蛾眉好,何時奉一觴。
晝永渾無事,昏歸只掩門。甘貧同陋巷,多病似文園。對月人千里,論文酒一尊。遠懷霄漢路,愁絕虎狼村。
園筍看成竹,庭榴已著花。老來猶是客,歸去亦無家。萬事大槐國,一身焦谷芽。心閒聊默坐,紅日下天涯。
白發黃塵一夢中,
又將愁眼對春風。
不知夜雨能多少,
染得桃花到處紅。
曾醉江梅爛漫時,
北鄉寒冷見花遲。
知君獨倚瑤林賞,
不向春風贈一枝。
路歧不用更遲回。任運安排。由來造物多顛倒,將頹顏、好付樽罍。急景如春有腳,逸民似古無懷。
啼鵑休更向人哀。紅友新開。裁書已報春山去,道先生、早晚歸來。此意還如江水,東流到海難回。
久得幽棲趣,清間似野僧。
山窗云外磬,板屋雨中鐙。
拋筆吟初斷,開樽興轉增。
西峰凝翠靄,著履共誰登。
雨色連江曙未分,
蕭蕭蓬底客先聞。
歸裴不羨虞卿璧,
留得桐絲伴水云。
太史曾題仲舉輿,
子虛賦就壓蓬廬。
終然不負凌云志,
會向蓬萊頂上居。
天晴蓋卻屋,
乘乾刈卻禾。
早輸王稅了,
鼓腹唱巴歌。
得生眾命賴漁船,恭順中山天亦憐。
破艇底能漂海上,大龜嶼恰屬蘭邊。
館餐仰體懷柔遠,額手欣看頂禮虔。
此與琉球深夙契,前年護送又今年。
理屐趁興晨,行輿向山路。石磴礙流泉,陰云翳深樹。
初歷樵徑紆,俄轉奔崖露。修藤蛇蝮蟠,長松猿猱附。
勢詭賞正延,步窘魂已怖。防仆前舁危,賈勇后從赴。
險峭履漸夷,風壑號猶怒。蒼翠密竹交,向背列屋錯。
煙際遙聞鐘,僧廬向何處。叢篁蔽群木,萬山圍一寺。
出險天忽開,入宇勢頓異。樸野見雛僧,庨豁登初地。
開創肇有唐,兵氣毀近代。緬維一行高,迥留千偈秘。
乍炊松肪腴,旋飽香積餌。頻眷顧客偕,空嘯葉鸞吹。
回矚展蒼莽,云迷失丹翠。
轉瞬光陰五秩來,壯心回首已成灰。
青年朋輩存無幾,黃菊蕭疏又獨開。
忙碌嫁婚猶未畢,消磨精力劇堪哀。
無聊且作賞花計,鉤動詩情酒一杯。
獨坐杉亭簇絳趺,看花折簡不煩呼。
從無長物稱名士,雅有間情屬固姑。
酒畔俳諧編作集,墓堂文字積成逋。
與君共喜慈顏奉,未敢人前號老夫。
柳絮飄殘,櫻桃熟后,東風開老將離。杳杳燕關,三年鵬息應飛。
聯翩佳友分攜。黯江干、帆影鞭絲。菰蘆留我,郊居獨賦,西笑難期。
青云有客,白社無人,芳鄰枉卜,樂事猶遲。
殘書幾卷,小車花下方移。袁北張南,擬過從、斜對柴扉。
卻誰知。有夕陽一片,做出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