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過汝南訪張子畏
長公歸巳久,
渡汝問行藏。
關氣高天紫,
河冰濁浪黃。
雁迷云慘淡,
駿急野蒼茫。
攜手千秋約,
中嵩卜草堂。
長公歸巳久,
渡汝問行藏。
關氣高天紫,
河冰濁浪黃。
雁迷云慘淡,
駿急野蒼茫。
攜手千秋約,
中嵩卜草堂。
長公歸來已經很久,我渡過汝水來詢問你的行蹤。關隘的云氣在高天呈現紫色,黃河的冰下濁浪泛著昏黃。大雁在慘淡云間迷失方向,駿馬疾馳過蒼茫的原野。我們相約攜手共度千秋,打算在中岳嵩山選地建草堂。
長公:對張子畏的尊稱,或指年長有德者。
行藏:行蹤、出處,典出《論語·述而》'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此處指生活狀態。
關氣:關隘上空的云氣。
河冰:黃河冰封的河面。
駿急:駿馬疾馳。
卜:選擇、占卜,此處指選址。
中嵩:中岳嵩山,位于今河南登封。
此詩當為作者冬日前往汝南探訪友人張子畏時所作。時值歲暮天寒,作者渡河越關,一路見寒雁迷途、冰浪昏黃,更添訪友心切。詩中'卜草堂'之約,或反映二人厭倦塵俗、欲隱于嵩山的共同志向。
全詩以冬日訪友為線索,前半寫景,勾勒旅途蒼涼;后半抒情,點明與友共隱之愿。景中含情,情由景生,語言質樸而意境深遠,展現了友人相交的真摯與對閑適生活的向往。
一年一度喜春光,
及至秋來又感傷。
白日似風留不住,
青春如水去何忙。
眼前有路同歸路,
身在他鄉憶故鄉。
若不傾心向真宰,
也應憔悴鬢成霜。
玉清出九天,神館飛霞外。
霄臺煥嵯峨,靈夏秀蔚翳。
五云興翠華,八風扇綠氣。
仰吟消魔詠,俯研智與慧。
萬真啟晨景,唱期絳房會。
挺穎德音子,神映乃拂沛。
天岳凌空構,洞臺深幽邃。
游海悟井隘,履真覺世穢。
儛輪宴重空,筌魚自然廢。
廻我大椿羅,長謝朝生世。
顧鄙賤,奉恩私。
愿吾君,萬歲期。
處暗表陰德,
豹尾鎮星宮。
怒指摧山岳,
權雄暝太空。
龍蛇生怪狀,
變異忽昏蒙。
主人長壽榮,
禳應在恪恭。
意態精神畫亦難,
不知何事出仙壇。
此君堂上云深處,
應與蕭郎駕彩鸞。
我身良可惜,宜各修生道。
孰云白玉芝,多蒔黃金草。
結志行六度,專心論三寶。
白元來降接,赤子常攜抱。
朽年慙晚學,壯歲須及早。
知足自逍遙,貪榮更憂惱。
坐觀環堵大,靜覺乾坤小。
守一若無移,終天豈云老。
梵林岑寂妙圓通,靈籟無聲起遠鐘。
青鳥夢回天際白,赤鳥翅展海頭紅。
晨光燦燦流殘月,曙色蒼蒼散曉風。
自古洗甚須凈地,何須假榻坐禪空。
一沼光涵四座寒,
夕陽回首更憑欄。
憑師早把香蓮種,
他日期來結社看。
弟子仰法師,敢啟有所陳。
眾生暗塞久,思聞至法音。
大慈開長夜,設化萬劫新。
主人建福齋,延及四輩人。
初離蜀道心將碎,離恨綿綿。春日如年,馬上時時聞杜鵑。
三千宮女皆花貌,妾最嬋娟。此去朝天,只恐君王寵愛偏。
鉛向鉛中出,鉛同色不同。
若能分皂白,日日是仙翁。
壬戌中,高低盡不同。
春夏應遭旱,江南船不通。
秋冬定有旱,低地好施功。
高田徒種植,終是見蒿蓬。
欲知受災處,揚楚及江東。
巖壑六七崦,
茅茨三兩家。
整巢歸燕子,
刺水長蒲芽。
貫碧流春漲,
埋紅落野花。
困隨木上坐。
腳力未須嗟。
天降號聚珍,四季葉長青。
凡人多不識,看似掌中金。
服食添長命,生餐善治心。
不是真仙本,世間少知音。
白珠碧水平鐺中,文武微微聲漸雄。
一伏三時成半死,再烹經宿變成銅。
將軍此朝須舞劍,青腰小兒莫相猒。
白霜理石常煞人,黃礬石膽從來艷。
鐵堝土釜各文武,一須五時連夜煮。
開匣見玉須焚香,仙人遇之名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