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甲子歌(題擬) 五十九
壬戌中,高低盡不同。
春夏應遭旱,江南船不通。
秋冬定有旱,低地好施功。
高田徒種植,終是見蒿蓬。
欲知受災處,揚楚及江東。
壬戌中,高低盡不同。
春夏應遭旱,江南船不通。
秋冬定有旱,低地好施功。
高田徒種植,終是見蒿蓬。
欲知受災處,揚楚及江東。
壬戌年間,高田與低田的情況完全不同。春夏時節應當會遭遇干旱,江南地區船只無法通行。秋冬也必定會有干旱,低田適合進行農事勞作。高田即使種植了作物,最終也只能看到雜草叢生。要知道受災的地區,便是揚楚和江東一帶。
壬戌:干支紀年之一,此處指某一具體年份。
施功:指進行農事勞作。
徒:徒然、白白地。
蒿蓬:泛指雜草。
揚楚:古揚州與楚地的合稱,大致今江蘇、安徽、湖北一帶。
江東:長江下游南岸地區,今江蘇南部、浙江北部等地。
《六十甲子歌》可能為古代民間或方士所創,通過干支紀年預測年份氣候與農事情況,用于指導農業生產。此首為其中第五十九首,針對壬戌年的氣候特點,總結旱情規律及對農業的影響,反映了古人通過經驗積累應對自然災害的智慧。
本詩以壬戌年為背景,具體描述旱情在春夏、秋冬的持續影響,對比高低田的不同收成,明確指出受災區域,是古代農業社會關注自然災害、總結生產經驗的典型作品,具有一定的史料和農學研究價值。
保傅青宮白發新,玄成勛業在楓宸?;h花未醉陶元亮,鏡水先歸賀季真。鳳誥舊頒云五色,龍樓新捧日重輪。徒令祖帳青門客,悵望賢哉此老臣。
長堤野市入驚濤,秋老蛟龍分外驕。人逐波光輕似蟻,那從一葉竹編橋。
南方有嘉木,穿地一二尺。其樹如瓜蘆,孤根終不易。嘗產丹丘山,服之生羽翮。海蠃爛石中,春至頗堪摘。雖非穆陀種,可以愈瘕癖。一飲營衛舒,再飲寤終夕。三飲通神明,清風起兩腋。采采勿傷株,傷株枝葉竭。
終日憑闌對水鷗,園林長夏似深秋?;饼埣殲ⅨZ黃雪,涼意萋萋風滿樓。
鯨波千迭海門還,勸爾清秋且閉關。但使六塵緣境凈,眼前長是補陀山。
日暮敞鳧稍,曾冰合駛流。雪照齊君履,寒入楚王裘。
燕城風雨夜篝燈,青鎖勛猷重繼承。公自才華誇迥出,我徒頑鈍愧無能。歌翻垂柳連岐陌,望渺孤巒隔遠層。何許羅浮還訂約,芰荷衣緝綠云凝。
清溟萬里鎖春顏,玉碎猶堪映鬢斑。足底寒流鹽雪滑,身前冷遇浪形艱。西山命駕無高士,東閣歌竽有小蠻。天地非因愛粉飾,何呈一色向人寰。
峰頭名勝郁岧峣,一上南岑四望遙。山擁九華森地軸,塔銜雙照插天標。朝看嵐翠和煙重,曉過溪聲帶雨驕。我欲皈依清靜里,可能長此避塵囂。
為竹為花號不同,一般騷雅一般翁。東風紅紫飄零后,須看瑯玕立雪中。
縮肩得句極酸寒,何似黃郎咳唾間。少日曾經諸老學,傳家自有祖師關。詞林根柢今誰在,振古風流要力還。我老故應無用此,因君猶欲更晞顏。
采藥從今向白云,與卿攜手思氤氳。仙人不肯輕離別,方朔繇來愛細君。
苦吟頗受天地疑,晚節卻愛無聲詩。丹青不知老將至,何況區區富貴為。周郎寫情兼寫姿,右丞妙理尤吾師。煙江春嶂有都尉,平遠秋山輸郭熙。莫將剩水惱馬遠,十二幅吐胸中奇。吳興心法歸大癡,蒙繁瓚簡各有宜。二百年來僅沈戴,直取悟境遺筌蹄。此曹十指解縮地,能令四壁分四時。歸去來,未有期,篋中百軸爭色飛。汝車生耳手生棘,曷不舍臥南山陲,宗家故事知不知。
明月如玉盤,飛上青霄東。徘徊斗牛間,照我禪室中。爽氣靄亭戶,清光透簾櫳。我雖不解飲,敢辭玉樽空。舉酒對明月,起舞聊相從。身世兩翛然,如游廣寒宮。夜久風露冷,草根吟候蟲。咽咽不能已,豈自鳴其窮。天涯多霧雨,好景誠難逢。哦詩不成寢,頗類魚噞喁。皎皎月華白,寥寥秋氣清。念我方遠客,步月亭中行。風露感我心,凄然入重扃。誰家弄橫笛,巧作斷腸聲。獨酌一壺酒,對此千里明。人生但自適,何必四者并。醉眼視萬物,擾擾如浮萍。得喪何須道,譬猶陰與晴。節義太山重,富貴鴻毛輕。我心與明月,照見萬古情。
嗟君獨去路漫漫,聊贈淇園玉一竿。莫厭兩京頻間闊,清風將比故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