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云 回雁峰
翠螺江上影,懸崖古樹,樹樹有西風。一行征雁字,帶著秋陰,嘹唳度孤峰。登高寫望,踏殘云支穩孤筇。空眼前、冷紅飛舞,城郭晚煙中。
游蹤,僧樓瀹茗,石磴題詩,便回頭如夢。還寄問、天涯消息,水遠山重。思量又近黃花節,悵年年、孤負金鐘。愁獨立、催人幾杵疏鐘。
翠螺江上影,懸崖古樹,樹樹有西風。一行征雁字,帶著秋陰,嘹唳度孤峰。登高寫望,踏殘云支穩孤筇。空眼前、冷紅飛舞,城郭晚煙中。
游蹤,僧樓瀹茗,石磴題詩,便回頭如夢。還寄問、天涯消息,水遠山重。思量又近黃花節,悵年年、孤負金鐘。愁獨立、催人幾杵疏鐘。
青螺般的山影倒映在江面上,懸崖邊的古樹上,每一棵樹都沐浴著西風。一行南飛的雁群排成字,帶著秋意的陰云,響亮地鳴著飛過孤峰。我登高遠望,踩著殘云穩穩地拄著獨杖。眼前空闊,冷紅的樹葉飛舞,城郭籠罩在傍晚的煙靄中。從前的游蹤,在僧樓煮茶,在石徑題詩,回頭看已如夢境。還想詢問天涯的消息,只覺水遠山重。又思量著快到重陽節了,年年都辜負了飲酒的興致。我愁悶地獨自佇立,幾聲稀疏的鐘聲更催人心緒。
翠螺:形容山峰青碧如螺形,此處指回雁峰倒映江面的影子。
嘹唳(liáo lì):形容雁鳴響亮凄清。
孤筇(qióng):獨杖,筇竹所制的手杖。
瀹茗(yuè míng):煮茶,瀹指煮、燒。
黃花節:指重陽節,因菊花開時正值此節,黃花即菊花。
金鐘:金屬酒杯,代指飲酒的雅興。
疏鐘:稀疏的鐘聲,多為古寺報時所用。
此詞當為詞人秋日登臨回雁峰時所作。回雁峰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傳為北雁南飛至此棲息,多引發游子思鄉之情。詞人登高望遠,觸秋景而感懷,追憶昔日游蹤,結合對天涯阻隔、時光流逝的感慨,寫下此篇。
全詞以秋景起興,由登覽所見轉入對往事的追憶,再到對天涯消息的關切與佳節將近的悵惘,層層遞進,將游子的孤寂、時光的虛擲與內心的愁悶熔鑄于筆端,語言含蓄而情感深摯,是秋日懷人傷己的典型詞作。
亭亭白云榭,下有清江流。
見江不得親,不如波上鷗。
有榭江可見,無榭無雙眸。
焚香書院最風流,
莎草緣墻綠蘚秋。
近砌別穿澆藥井,
好是暗移城里宅,
清涼渾得似江頭。
森森楓樹林,護此石門堰。
杏堤數里余,楓影覆亦遍。
鸕鶿與釣童,質異同所愿。
種竹愛庭際,亦以資玩賞。
窮秋雨蕭條,但見墻垣長。
宣尼高數仞,固應非土壤。
微徑嬋娟里,唯聞靜者知。
跡深苔長處,步狹筍生時。
高是連幽樹,窮應到曲池。
紗巾靈壽杖,行樂復相宜。
僮仆不到閾,雙扉常自關。
四壁畫遠水,堂前聳秋山。
時聞有仙鼠,竊藥簷隙間。
西郭塵埃外,新亭制度奇。地形當要處,人力是閑時。
結構方殊絕,高低更合宜。棟梁清俸買,松竹遠山移。
佛寺幽難敵,仙家景可追。良工慚巧盡,上客恨逢遲。
兩面寒波漲,當前軟柳垂。清虛宜月入,涼冷勝風吹。
宴賞軍容靜,登臨妓樂隨。魚龍聽弦管,鳧鶴識旌旗。
泛鹢春流闊,飛觴白日欹。閑花長在戶,嫩蘚乍緣墀。
永望情無極,頻來困不辭。云峰晴轉翠,煙樹曉逾滋。
向野惟貪靜,臨空遽覺危。行人如不到,游樂更何為。
盤盤松上蓋,下覆青石壇。
月中零露垂,日出露尚漙。
山翁稱絕境,海橋無所觀。
閑立津橋上,寒光動遠林。
皇宮對嵩頂,清洛貫城心。
雪路初晴出,人家向晚深。
自從王在鎬,天寶至如今。
秋蟾流異彩,齋潔上壇行。
天近星辰大,山深世界清。
仙飆石上起,海日夜中明。
何計長來此,閑眠過一生。
閑上津橋立,天涯一望間。
秋風波上岸,旭日氣連山。
偶圣今方變,朝宗豈復還。
昆侖在蕃界,作將亦何顏。
寥寥聽不盡,孤磬與疏鐘。
煩惱師長別,清涼我暫逢。
蟻行經古蘚,鶴毳落深松。
自想歸時路,塵埃復幾重。
曉上上方高處立,
路人羨我此時身。
白云向我頭上過,
我更羨他云路人。
清羸一飯師,閑院亦披衣。
應詔常翻譯,修心出是非。
雪中疏磬度,林際晚風歸。
蔬食常來此,人間護凈稀。
九陌最幽寺,吾師院復深。
煙霜同覆屋,松竹雜成林。
鳥語境彌寂,客來機自沈。
早知能到此,應不戴朝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