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金州西園九首:垣竹
種竹愛庭際,亦以資玩賞。
窮秋雨蕭條,但見墻垣長。
宣尼高數仞,固應非土壤。
種竹愛庭際,亦以資玩賞。
窮秋雨蕭條,但見墻垣長。
宣尼高數仞,固應非土壤。
在庭院邊種竹子,也是為了供人玩賞。秋末雨下得冷落凄清,只見竹子在墻垣邊生長。孔子說的數仞高的學問,本就不是靠土壤(簡單就能成就)。
庭際:庭院邊。
資:供。
窮秋:秋末。
宣尼:指孔子,漢平帝追謚孔子為褒成宣尼公。高數仞:《論語·子張》中記載子貢說“夫子之墻數仞”,這里借指高深的學問。
固應:本來應該。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在金州西園種竹,在秋末雨中看到竹子生長,由此引發感慨而創作此詩。當時詩人或許在追求學問、品德的道路上有所感悟。
這首詩主旨是借種竹表達對竹子的喜愛和對高尚品質、高深學問的追求。其特點是托物言志、引用典故,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的思想情感和創作風格。
上下房曹氏,嘗從譜系知。科名凡幾榜,家世例能詩。文獻風流在,才猷仕宦宜。速須旁郡祿,歸慰老親思。氣骨今年改,除綸定不難。勿言官職小,足庇戶門寒。楚雨禾猶綠,燕霜樹已丹。故人如見問,家尚寄嚴灘。
出了長干過了橋,紙錢風里樹蕭騷。若無六代英雄骨,牛首諸山肯爾高。
斜江風起動橫波,劈開蓮子苦心多。
青蘋江上響瀟瀟,吹得林間萬葉飄。何處凄涼最關別,數株殘柳灞陵橋。
不見鏡中石,遙思枕上峰。景星光欲聚,夜雪興偏濃。著述編新草,吟哦對古松。華嵩歸隱處,云樹幾千重。舊種庭前竹,旋看新筍生。春深翡翠合,日靜鳳凰鳴。常有凌云氣,兼留避俗名。希君保貞操,托此寄中情。
朱軒翠館郁岧峣,幾處笙歌幾處橋。怪得隔江人望見,夜深燈火似元宵。
游人計遠自多端,大塊吹同本一般。定后狂波何處問,澄馀止水可微觀。春江此際還如練,山月于時已在竿。安得諸川同是刻,來舟無澀去舟安。
幽居鄰石屋,碧水漲晴瀾。凈蹙縠紋細,清同練影寒。文章含露藻,氣勢壓風湍。幾度攜筇去,臨流不厭看。
畫棟三重檐,曈昽曉雀穿。一兒臥我膝,一兒坐奴肩。風日秋逾美,詩書老未傳。二雛當慰我,心賞獨悠然。
江城木落又秋高,歸夢難成客鬢凋。擬倩西風吹雨去,莫來窗下打芭蕉。
市斷溪聲遠,橋回野色荒。吹來數點雨,相送一孤航。漲綠平官渡,煙黃拂女桑。隔花僧共語,東去是錢塘。
毀譽榮辱至,海波何時平。海中有仙山,仙人筑為城。金銀為室闕,桂樹羅階生。鸞鳥翔且舞,美女稱飛瓊。偓佺擁我蓋,王子左吹笙。踟躕聊戲娛,餐之玩西傾。
奕世臺衡貴,盈門紱冕榮。遐方流惠化,殊俗詟威聲。宥密資忠力,安平寄老成。遽騎箕尾去,何以慰蒼生。維岳人皆仰,長城眾所依。遠猷方克壯,昭世忽長違。象設儼如在,英靈窅不歸。唯應令名久,竹素藹馀輝。
湖上茶寮喜雨臺,每逢休務必先來。平生佞古初開眼,抱得宋元窯器回。
十五十六月正圓,樓頭買卜問青天。月如照到吳江水,郎在吳江第幾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