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天津橋晴望
閑立津橋上,寒光動遠林。
皇宮對嵩頂,清洛貫城心。
雪路初晴出,人家向晚深。
自從王在鎬,天寶至如今。
閑立津橋上,寒光動遠林。
皇宮對嵩頂,清洛貫城心。
雪路初晴出,人家向晚深。
自從王在鎬,天寶至如今。
我悠閑地站立在天津橋上,寒冷的光影在遠處樹林中晃動。皇宮正對著嵩山的山頂,清澈的洛水貫穿城市中心。雪后的道路在初晴時顯現,人家在傍晚的暮色中顯得幽深。自從天子定都長安,從天寶年間一直到如今。
天津橋:在今河南洛陽西南洛水上。
寒光:寒冷的光影。
嵩頂:嵩山的山頂。
清洛:清澈的洛水。
王在鎬:指天子定都長安。鎬,西周都城,這里借指長安。
天寶:唐玄宗年號。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詩人在洛陽天津橋上,目睹當時的景象,聯想到自天寶以來唐朝經歷的興衰變遷。唐朝自安史之亂后,國力由盛轉衰,社會動蕩不安,詩人站在橋上,感慨歷史的滄桑巨變。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景抒發對歷史興衰的感慨。其突出特點是景中含情,將自然景觀與歷史變遷相結合。在文學史上,它反映了當時文人對社會現實的關注和對歷史的思考。
并海無山林,莽莽皆平疇。君家擇地利,即此營菟裘。雜樹作藩屏,青紅間綢繆。其中植橘柚,擁蔽枝葉稠。盛夏開白花,朱實懸高秋。飛霜虐萬物,寒風助颼飗。凌晨察變候,策杖巡維陬。是何黃金多,暴露宜藏收。采摘資眾力,轉輸及他州。子長傳貨殖,謂此同列侯。上充國家賦,下貽篚筥謀。千縑可坐致,何必龍陽洲。
蟻丘得喪事無涯,冷眼難瞞老作家。公等功名千里馬,山居鼓吹兩池蛙。牛羊野徑通村近,虎豹天關去國賒。本是秋風釣竿手,故吾猶在復何嗟。
封胡羯末皎琳瑯,歲久渾無憶洛陽。江左家居照江水,謝安元為宋齊梁。
君按西秦,我走東秦,一尊共開。恨匆匆行色,無多款曲,區區別語,未易安排。百二關河,三千道路,前歲如今曾往回。但休問,過潼關北去,都是詩材。公余應見青崖。怕念我、茲游無好懷。□也知巧宦,常居要地,其如公論,不用非才。北渚光中,華峰影里,放得婆娑亦快哉。三年里,盡平分煙景,抖擻塵埃。
憶在河間醉柳亭,十年南北嘆漂萍。舉頭河上如相識,多謝逢人眼更青。
晚起故園興,柴車歸鹿門。營家無立壁,愛客不空尊。喪亂長纓絕,悲涼舊劍存。不堪聽楚些,無處可招魂。
寂寞寒山寺,鐘聲只自聽。高云隨去舄,夜雪到空舲。竹色誰分座,花香獨扣扃。太湖峰七十,歷歷傍愁青。
北極回天象,西陵法帝居。松門黃道直,帳殿紫宸虛。宴罷千秋節,哀纏六尺輿。御詩兼手詔,新見睿思書。
十里滄浪絕岸遙,幽人行處有誰招。幸無車馬妨來往,買斷寒蔬取意挑。
廟社崇嚴祀典尊,四時親薦禮彌敦。圣誠感格神如在,國祚綿綿福慶蕃。
百年何處筑菟裘,又向周南嘆滯留。砧韻但能凄客枕,雁聲渾不到歌樓。江湖展轉魚千里,今古驅馳貉一丘。回首金焦渺何許,瀟瀟風雨使人愁。
向離筵、萬花圍繞,香城都化羅綺。四年憔悴麟洲客,只有蛾眉同慰。情早系。似湖海浮名,落拓稱才子。弓衣繡未。任寶扇題情,銀箋緘恨,悽絕別愁寄。狂生愿,甘老華鬘界里。憐儂歸去非計。尊前便解相思苦,不待驪歌終矣。杯莫置。問如此江山,甚日能重至。瑤琴慢理。怕天際峰青,酒邊人遠,幽夢隔云水。
予有西湖夢,西湖亦夢予。三年成闊別,近事竟何如?況有諸賢在,他時終卜廬。但恐吾歸日,君還軒冕拘。
漢廷九尺人,誰似老方朔。那將一寸金,令足三冬學。餉魚欲自洗,鱗尾光卓犖。我是騎鯨手,聊堪充鹿角。
雪壓寒林萬木垂,經旬不與野人期。蹇驢借得如黃犢,猶怕山橋不敢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