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姚道人二首 其一
西山學采薇,東坡學煮羹。
昔在建城市,豈復衣冠情。
朋友日已疏,止接盲趙生。
嗇智徇所安,元氣賴以存。
時于星寂中,稍護亂與昏。
河流發九地,欲挽升天門。
枉用十年力,僅馀一燈溫。
老病竟未除,驚呼欲狂奔。
何日新雨馀,得就季主論。
西山學采薇,東坡學煮羹。
昔在建城市,豈復衣冠情。
朋友日已疏,止接盲趙生。
嗇智徇所安,元氣賴以存。
時于星寂中,稍護亂與昏。
河流發九地,欲挽升天門。
枉用十年力,僅馀一燈溫。
老病竟未除,驚呼欲狂奔。
何日新雨馀,得就季主論。
在西山學習伯夷叔齊采薇隱居,在東坡學習煮羹自樂。過去在繁華都市,早已沒了世俗應酬之情。朋友日漸疏遠,只與盲眼的趙生交往。收斂心智安于現狀,讓元氣得以保存。時常在寂靜星夜中,稍稍抵御紛擾與昏昧。河水從地下深處涌出,想將它引上天門。白白耗費十年精力,僅剩下微弱燈光般的希望。年老疾病始終未除,驚呼聲中想狂奔發泄。何時雨后清新,能去和季主那樣的智者交談。
次韻:按照別人詩的韻腳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采薇:商末伯夷、叔齊隱居首陽山采薇而食,后以“采薇”喻隱居不仕。
建城:繁華的城市。
衣冠情:指世俗的應酬之情。
盲趙生:可能是作者的一位盲人朋友。
嗇智:收斂心智。
元氣:指人的精神、生命力。
季主:指司馬季主,漢初楚人,善占卜,賈誼曾向他問卜。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人生的困境,對世俗生活感到厭倦,有隱居避世的想法。朋友的疏遠、理想的難以實現以及老病的困擾,促使他寫下此詩,以表達內心的苦悶和對精神解脫的渴望。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在困境中的心境和追求。其特點是情感真摯,用質樸語言展現復雜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能讓我們了解詩人所處時代文人的精神世界和生活狀態。
百年渾是客,白發總盈顛。
佛國三秋別,云臺五色連。
朝盤香積飯,夜甕落花泉。
遙憶談玄地,月高人未眠。
北風凋白草,胡馬日骎骎。
夜后戍樓月,秋來邊將心。
鐵衣霜露重,戰馬歲年深。
自有盧龍塞,煙塵飛至今。
聞逐樵夫閑看棋,忽逢人世是秦時。
開云種玉嫌山淺,渡海傳書怪鶴遲。
陰洞石床微有字,古壇松樹半無枝。
煩君遠示青囊箓,愿得相從一問師。
禪心如落葉,不逐曉風顛。
猊坐翻蕭瑟,臯比喜接連。
芙蓉開紫霧,湘玉映清泉。
白晝談經罷,閑從石上眠。
彼鼠侵我廚,縱貍授粱肉。
鼠雖為君卻,貍食自須足。
冀雪大國恥,翻是大國辱。
膻腥逼綺羅,磚瓦雜珠玉。
登樓非騁望,目笑是心哭。
何意天樂中,至今奏胡曲。
自別前峰隱,同為外累侵。
幾年親酒會,此日有僧尋。
學稼功還棄,論邊事亦沈。
眾歡徒滿目,專愛久離心。
覽鬢絲垂鏡,彈琴淚灑襟。
訪田悲洛下,寄宅憶山陰。
薄溜漫青石,橫云架碧林。
壞簷藤障密,衰菜棘籬深。
流散俱多故,憂傷并在今。
唯當竢高躅,歸止共抽簪。
德士名難避,風流學濟顛。
禮羅加璧至,薦鶚與云連。
塵世休飛錫,松林且枕泉。
近聞離講席,聽雨半山眠。
官軍收洛陽,家住洛陽里。
夫壻與兄弟,目前見傷死。
吞聲不許哭,還遣衣羅綺。
上馬隨匈奴,數秋黃塵里。
生為名家女,死作塞垣鬼。
鄉國無還期,天津哭流水。
暮角發高城,情人坐中起。
臨觴不及醉,分散秋風里。
雖有明月期,離心若千里。
前歡反惆悵,后會還如此。
焉得夜淹留,一回終宴喜。
羇游復牽役,館至重湖水。
早晚泛歸舟,吾從數君子。
曉月朣朦映水關,水邊因到歷陽山。
千艘財貨朱橋下,一曲閭閻青荻間。
坦腹定逢潘令醉,上樓應伴庾公閑。
歡余若問南行計,知念天涯負米還。
雷響風仍急,人歸鳥亦還。
亂云方至水,驟雨已喧山。
田鼠依林上,池魚戲草間。
因茲屏埃霧,一詠一開顏。
湘流分曲浦,繚繞古城東。
岸轉千家合,林開一鏡空。
人生無事少,心賞幾回同。
且復忘羈束,悠悠落照中。
尺帛無長裁,淺水無長流。
水淺易成枯,帛短誰人收。
人生取舍間,趨競固非優。
舊交跡雖疎,中心自云稠。
新交意雖密,中道生怨尤。
踟躕復踟躕,世路今悠悠。
乘夕棹歸舟,緣源二轉幽。
月明看嶺樹,風靜聽溪流。
嵐氣船間入,霜華衣上浮。
猨聲雖此夜,不是別家愁。
古寺隱秋山,登攀度林樾。
悠然清蓮界,此地塵境絕。
機閑任晝昏,慮澹知生滅。
微吹遞遙泉,疎松對殘月。
庭虛露華綴,池凈荷香發。
心悟形未留,遲遲履歸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