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正率和中丞諸公喜雨 其一
昊天旋日照宸憂,靈雨崇朝遍舜州。
云起山川初一點,水傾河漢欲交流。
歡愉散入輿人誦,潤澤渾供萬物求。
遙想玉山禾粒熟,來儀還見鳳凰秋。
昊天旋日照宸憂,靈雨崇朝遍舜州。
云起山川初一點,水傾河漢欲交流。
歡愉散入輿人誦,潤澤渾供萬物求。
遙想玉山禾粒熟,來儀還見鳳凰秋。
上天很快讓陽光驅散了皇帝的憂愁,一場及時雨一早上就灑遍了整個州郡。云朵最初在山川間只如一點,隨后雨水如天河傾瀉,仿佛要縱橫交流。百姓們的歡愉融入了眾人的歌頌中,雨水滋潤大地滿足了萬物的需求。遙想那玉山的稻谷成熟,到秋天還能見到鳳凰來儀的祥瑞景象。
昊天:指上天。旋日:很快讓陽光出現。宸憂:皇帝的憂愁。
靈雨:及時雨。崇朝:從天亮到早飯時,指時間短。舜州:這里可能是泛指州郡。
輿人:眾人,百姓。
玉山:可能是實指某座山,也可能是泛指美好的地方。來儀:指鳳凰來舞而有容儀,古人認為是祥瑞之兆。
此詩創作可能是在久旱之后迎來及時雨的背景下。當時可能社會以農業為主,雨水對莊稼生長至關重要,皇帝也為此憂心。及時雨的到來緩解了旱情,讓百姓和官員們都感到欣喜,詩人便創作此詩來表達這種喜悅和對未來的美好期許。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及時雨帶來的好處,突出了其緩解旱情、滋潤萬物的作用。其特點是語言優美、意境宏大,充滿祥瑞之氣。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社會的關注,以及對太平盛世的向往。
禍基媒孽自燕云,抗議如公有幾人。
軍旅未聞焉用試,豺狼不噬豈宜親。
求魚緣木謾蠧國,曲突徙薪翻殞身。
才大言深古難用,忠良千載恨常新。
至辱莫若乞,至樂在無求。
茍得無求旨,雖乞吾何羞。
道人白云居,心與白云儔。
明朝出山去,迫夏歸來不。
霜風吹日下長原,夔子城荒灌木繁。
東去諸山朝峽口,西來眾水會關門。
千年白帝空祠廟,萬里家山秪夢魂。
絕塞邊頭重廻首,秋聲凄斷不堪論。
從生至老只這漢,歷歷孤明沒形段。
雖無形段卻淆訛,要是紅爐千萬煅。
如今何處是紅爐,兩浙江南試行看。
空生老矣渾不知,栽松只在寒巖畔。
無絲線子拽不斷,正要幷州快剪刀。
爾既有之還不用,山僧贏得笑呵呵。
只將一笑贈君行,無限青山送又迎。
到得華亭人不識,柳陰終日釣舟橫。
后生偷笑東山老,事無是非總曰好。
布伽梨里老病身,山芋頭煨紅軟火。
日暖婆娑林下行,天寒堆危火邊坐。
人問祖室今安危,對道我此煨芋好。
翁翁介瀨溪頭住,我亦曾從溪上過。
一缽飯香留不住,信根道眼兩無差。
菩提種子男兼女,清浄家風菜與茶。
大佛所傳無別法,只今猶有老僧伽。
詩人例窮無可佳,借蔬貸粟東西家。
胸中一字不療餒,奈此滿篋皆云霞。
郛郎之貧亦相似,眼高視世如空花。
兩翁相值且相煦,薄糝藜羹終勝茶。
了了了,覺覺覺,萬里岷峨何處著。全身夢入蠱毒鄉,滴水石沾隨飲啄。
覺覺覺,了了了,金雞一拍扶桑曉。眼開還是覺城東,急打翻身個筋斗。
空生曾乞臨江市,恰似君今無別理。
只將千圣不曾傳,到處逢人水投水。
持來滿滿復是誰,把得便行何擬擬。
雖然末后有牢關,踏著歸來不相似。
十五已前不得去,寒木一尋生鐵鑄。
十五已后不得住,針筒鼻孔俱分付。
正當十五天然別,誰管春寒與秋熱。
拈起笠子為焰光,遍在湖南幷兩浙。
禽鳴滑滑濺泥涂,賴有云巢眼不孤。
天外黑風迷鷲嶺,檻前流水憶鵝湖。
躋攀危磴九折坂,捧玩新詩百斛珠。
收拾殘紅付春去,四時光景任三無。
浩蕩秋光里,扁舟過德清。
樓臺占山影,鵝鴨亂溪聲。
小飲經年別,清歌一邑驚。
娟娟照人月,還憶謝宣城。
杖策松門興未窮,更過金地雨花中。
山泉淅瀝通幽戶,林葉蕭森下晚風。
目極平皋方蒼莽,煙深城郭自空蒙。
他年幞被僧房宿,聊與支郎話色空。
復也雖少年,其志亦猛烈。
發足指乳峰,赤手探虎穴。
直須得虎歸,不可只么說。
送之披秀前,歲暮千峰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