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十絕句 其十
松風亭下盛開時,
曾辱蘇仙與賦詩。
今日折花懷此老,
端如嗅菊念東籬。
松風亭下盛開時,
曾辱蘇仙與賦詩。
今日折花懷此老,
端如嗅菊念東籬。
在松風亭下梅花盛開的時候,曾有幸得到蘇軾為它賦詩。如今折下梅花懷念這位老者,就如同聞到菊花而思念陶淵明一樣。
松風亭:在廣東惠州,蘇軾被貶惠州時曾到過此地。
蘇仙:指蘇軾,后人對蘇軾的敬稱。
此老:指蘇軾。
東籬:出自陶淵明《飲酒·其五》“采菊東籬下”,代指陶淵明。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推測是詩人在看到梅花時,聯想到蘇軾曾在松風亭下為梅花賦詩的過往,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蘇軾被貶惠州期間留下諸多事跡與詩作,其文學成就和人格魅力深受后人敬仰,詩人正是在這種文化氛圍下表達對蘇軾的懷念。
這首詩主旨是懷念蘇軾,突出特點是借物懷人、用典巧妙。它體現了蘇軾在文學史上的崇高地位以及其作品和人格對后人的深遠影響。
日寇侵淩風雨遒,
名湖雪浪尚存留。
參天樹木濃蔭庇,
歷盡滄桑春復秋。
秋云元自無心,那曾系得歸心住。陽關酒盡,灞橋人遠,也須別去。
□□□□,□□□□,□□□□。有哀雁聲聲,愁蛩切切,悄悄地、聽人語。
回首琵琶舊恨,嘆西風、□興如許。江左百年,風流云散,不堪重舉。
怎得歸來,樵歌互答,自相容與。又何須□□,三五蟾光,重陽風雨。
楊柳堤邊控紫騮,葡萄新錦費纏頭。
春燈遍照平陽舞,不信流黃一段愁。
玉為歌管簇雕欄,錦作蓮花捧翠盤。
一片新妝驚月色,萬行瓊樹雪中看。
生離死別太匆匆,
修短原知數有窮。
半死梧桐馀一葉,
而今都付與西風。
滿地榆錢,恰是贖將春去。亂紅飄、殘鶯無語。斷腸春去。又值黃梅雨。燕慵飛、繡簾偷覷。
嗔婢垂簾,幾向枝頭如訴。故銜泥、把花箋污。晚香浮處。見薔薇半吐。翠煙鎖、一林飛絮。
西風吹散美人虹,七子才名冷粵中。落日滿城鄰笛怨,酒壚人更吊黃公。
為筑高樓貯綠珠,玉山醉倒遣花扶。買絲合把吳公繡,如此憐才曠代無。
草堂遺集盡風流,欲問詩中幾酒樓。依舊壺盧山色好,不妨才語讖千秋。
青簾風緊酒微波,更遣吳姬壓酒歌。莫問黃鸝巷邊宅,山塘楊柳倍愁多。
贖宅何須費百千,樓頭酒客正酣眠。西州曾灑山丘淚,零落羊曇更十年。
詩人老去半逃形,割宅空憐乞佛靈。舍與酒徒還更勝,秋樓吊月酹劉伶。
兄弟真連璧,文章自一家。
祠庭聊燕息,使節最光華。
后會春應好,相思日又斜。
遙知北堂上,把酒插梅花。
正旦四篇詩,緣忻七十期。
請觀唐故事,未放晉公歸。
履兒年十三,方讀左公書。
左公非異人,衰周一大儒。
其書主一敬,不敬輒嘆吁。
禍福有兩途,敬則福有馀。
不敬即招禍,此言良不誣。
被發一祭野,百年為戎居。
宋災一罪己,勃興已庶乎。
敬為禮之干,惟敬乃良圖。
坐立汝皆敬,道已在汝軀。
汝能聽吾言,福自人不如。
園丁斸得向陰栽,花不爭芳也自開。
每到世間誇異種,須從谷內養靈胎。
大丹多是誤人物,小草居然濟世才。
可笑秦皇與漢武,偏將仙藥訪蓬萊。
游宦二毛侵,欽山繼郁林。
精神雖滿腹,撫字亦勞心。
膚使章交上,雌堂疾遽深。
護喪嗟季子,又復喪清潯。
物性畏剽剄,人情忌孤蹇。
蘭以香就焚,膏因明自減。
潔躬能取尤,高才終見遠。
鄭衛登中堂,韶英聽斯緩。
溷流趨靡靡,誰復察區款。
靈均多遺悲,漁父有先見。
皎皎明月珠,溘矣沈湘沅。
至人執元樞,俛仰能自遣。
無為以為寶,隨時任舒捲。
銀屏金屋逞驕奢。利鎖堪嗟。杏花村落酒中賒。行些。行些。
三邊玉帳擁雕戈。汗馬奔波。竹籬茅舍小行窩。住么。住么。
香車寶馬洛陽街。滿面塵埃。芙蓉秋水釣魚臺。坐來。坐來。
五更風雪候趨朝。玉漏迢迢。紙窗明月上梅梢。睡著。睡著。
洛園姚魏碧云愁,
風物江東亦上游。
憶起遨頭八年夢,
彭州花檻滿西樓。
無生無種菩提就,
非佛非心混沌成。
欲說性空何處覓,
可憐禪律謾相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