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欽州挽詞 其二
游宦二毛侵,欽山繼郁林。
精神雖滿腹,撫字亦勞心。
膚使章交上,雌堂疾遽深。
護喪嗟季子,又復喪清潯。
游宦二毛侵,欽山繼郁林。
精神雖滿腹,撫字亦勞心。
膚使章交上,雌堂疾遽深。
護喪嗟季子,又復喪清潯。
為官宦游時兩鬢已添白發,先任職郁林后又到欽山。滿腹才華精神飽滿,撫慰百姓也費盡了心力。監察官員的推薦奏章紛紛呈上,可他在官署中病情卻突然加重??蓢@像季子一樣護送他靈柩的人,如今他又在清潯離世。
游宦:外出做官。
二毛侵:兩鬢頭發花白,指年紀漸老。
欽山、郁林:地名,為官任職之地。
撫字:指對百姓的安撫體恤。
膚使:指朝廷派往地方的監察官員。
雌堂:指官署。
季子:此處可能借指護送靈柩之人。
清?。核疄I,這里可能是具體地名。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在作者聽聞張欽州去世的消息后所作。當時社會可能官場競爭激烈、官員工作繁重,張欽州雖有才華且盡心盡力為官,卻因病早逝,作者有感而發寫下此挽詞。
這首挽詞主旨是哀悼張欽州。突出特點是語言平實但情感真摯,通過敘述其為官經歷展現他的才華與盡責。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能反映當時官員的生存狀態和人們之間的情誼。
驕陽烤得岸花愁,水檻臨風汗亦流。西子湖如西子怒,容顏雖美不堪留。
維稍候鳴潮,伺鑰遵廣陌。晨雞再三號,使我天地白。太陽麗層霄,萬象欣自獲。痛彼泉下臺,永閟無生色。微抑不見宣,茍存終何益。席藁一上書,引領希察識。蒼麟代司閽,精衛聲不隔。倘返楊公葬,得從原阡側。焚山無馀懟,誓墓有遺則。遠愧密親來,杯酒相慰藉。鴻雁冥冥飛,焉知非謀食。負耒安馀年,托心在茲跡。
海上乘槎侶,仙人萼綠華。飛升元不用丹砂。住在潮頭來處、渺天涯。雷輥夫差國,云翻海若家。坐中安得弄琴牙。寫取馀聲、歸向水仙誇。
故國嘉山水,文溪帶武峰。披圖思不盡,親舍白云重。
四岸俱無只有天,煙檣如雨落鷗前。不知笠澤翁何許,波上清風一萬年。憶著前游十四年,三高祠下夕陽船。無錢買得鱸魚鲙,吟就橘花香里眠。
亭亭山上柏,悠悠遠行客。行客行路遙,故鄉日迢迢。迢迢不可見,長望涕如霰。如霰獨留連,長路邈綿綿。胡馬愛北風,越燕見日喜。蘊此望鄉情,沈憂不能止。有朋西南來,投我用木李。并有一札書,行止風云起??鄯馀麜?,書札竟何有。前言節所愛,后言別離久。
傳聞三山駕空虛,珠宮貝闕神仙都。茫茫弱水限舟楫,人跡不到如有無。平生點檢江山好,秪有龍宮覺華島。何年經創作者誰,興圣帝師孤竹老。老人絕俗棲金沙,歲久喜舍來天家。懸崖架壑置佛屋,突兀殿閣凌煙霞。乃知造物開神異,故壓祇園布金地。四顧鯨波翼寶巖,玻璃環擁青螺髻。我生自厭薰膻腥,坐覺兩腋生清泠。夜涼海月耿不寐,幾欲舉手捫天星。明朝收帆落塵土,一夢回頭散風雨。向令坡老此經行,想不愿為天竺主。
門長云蘿翳僻居,春風還亦到吾廬。病馀勾漏堪求藥,老向河汾只著書。白雪豈能諧下里,癡人猶自夢華胥。陂源十畝生涯地,時課兒童灌早蔬。
餌君金精花,能令發不白。祗恐相見時,恩情非夙昔。
百年不可期,一壑當預卜。自憐木偶人,空羨王官谷。
云過山疑動,風來樹欲顛。長江波浩浩,應有未歸船。
天柱峰寒謝勝游,紫薇行省幾宜休。鹿門忽悟龐公遠,峴石難扳叔子留。霄漢仰看回健翮,風波何處著虛舟。太湖高照東吳月,且放漁歌到枕頭。
會日無多別日多,只今無奈老衰何。杖藜誰與聽鶯囀,尺素空題托雁過。天遣象城來畫轄,月臨牛海動煙蓑。僻門深巷時時閉,愧負鄰翁為剪蘿。
嚴更金柝起,杪歲玉關寒。行侶時相問,邊城進更難。歸心惟日夜,客鬢已星殘。仰悟中林羽,投枝亦未安。
翠被落紅妝,流水膩香,猶共吳越。十載江楓,冷霜波成纈。燈院靜、涼花乍剪,桂園深、幽香旋折。醉云吹散,晚樹細蟬,時替離歌咽。長亭曾送客,為偷賦、錦雁留別。淚接孤城,渺平蕪煙闊。半菱鏡、青門重售,采香堤、秋蘭共結。故人憔悴,遠夢越來溪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