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報本寺分韻得通字
幾度乘閑謁梵宮
此郎聲價重江東
貴侯知重曾忘勢
閑客頻來也悟空
滿地新蔬和雨綠
半林殘葉帶霜紅
□□□□□□□
□□□□□□□
幾度乘閑謁梵宮
此郎聲價重江東
貴侯知重曾忘勢
閑客頻來也悟空
滿地新蔬和雨綠
半林殘葉帶霜紅
□□□□□□□
□□□□□□□
多次趁著空閑拜訪佛寺,這位先生的聲名在江東地區備受推崇。尊貴的王侯看重他的才德,曾放下權勢架子;閑游的客人頻繁來訪,也領悟了空寂的禪理。滿地新鮮的蔬菜,帶著雨水愈發鮮綠;半片樹林里的殘葉,經霜后變得火紅。(后兩句原文缺失,無對應譯文)
梵宮:佛寺,此處指報本寺。
聲價:聲望、名聲。
江東:長江下游南岸地區,今江蘇、安徽南部及浙江一帶。
忘勢:放下權勢的架子,指不擺高位者的姿態。
悟空:佛教用語,指領悟“空”的禪理,即萬物皆無永恒實體。
和雨:帶著雨水。
帶霜:經霜打后。
此詩當作于文人雅集分韻賦詩的場景中。“分韻得通字”指與友人聚會時約定以“通”字為韻腳作詩。報本寺為聚會地點,詩人通過描繪寺中見聞,展現對友人的推崇及對禪理的感悟。具體創作時間、背景因史料缺失難以確考,但可推知為詩人與友人交游時所作。
全詩以拜訪佛寺為線索,前半部分贊友人德望,后半部分繪寺中景趣,融人事與自然于一體,既體現對高潔品格的推崇,又暗含對禪意的體悟,語言質樸而意境幽遠。
少年足風情,垂鞭賣眼行。
帶金師子小,裘錦騏驎獰。
選匠裝金鐙,推錢買鈿箏。
李陵雖效死,時論得虛名。
深宮高樓入紫清,金作蛟龍盤繡楹。
佳人當窗弄白日,因出天池泛蓬瀛,樓船蹙遝波浪驚。
三千雙蛾獻歌笑,三十六帝欲相迎,仙人飄翩下云輧。
帝不去,留鎬京。
安能為軒轅,獨往入窅冥。
小臣拜獻南山壽。
少年從出獵長楊,禁中新拜羽林郎。
獨到輦前射雙虎,百里報仇夜出城,平明還在倡樓醉。
遙聞虜到平陵下,不為六郡良家子,百戰始取邊城功。
君不見上宮警夜營八屯,冬冬街鼓朝朱軒。
玉階霜仗擁未合,少年排入銅龍門。
暗聞弦管九天上,玉籠金瑣養黃口,探雛取卵伴王孫。
分曹六博快一擲,晚來香街經柳市,行過倡市宿桃根。
相逢杯酒一言失,豈知人事無定勢,朝歡暮戚如掌翻。
椒房寵移子愛奪,持杯收水水已覆,徙薪避火火更燔。
欲求四老張丞相
離宮劃開赤帝怒,喝起六龍奔日馭。
下土熬熬若煎煮,何當一雨蘇我苗,為君擊壤歌帝堯。
千點斕斒噴玉驄,青絲結尾繡纏鬃。
鳴鞭晚出章臺路,葉葉春依楊柳風。
醉騎白馬走空衢,
惡少皆稱電不如。
五鳳街頭閑勒轡,
半垂衫袖揖金吾。
錦衣鮮華手擎鶻,閑行氣貌多輕忽。稼穡艱難總不知,五帝三皇是何物。
自拳五色球,迸入他人宅。卻捉蒼頭奴,玉鞭打一百。
面白如削玉,倡狂曲江曲。馬上黃金鞍,適來新賭得。
春風東來忽相過,金尊綠酒生微波。
落花紛紛稍覺多,君起舞,日西夕。
當年意氣不肯傾,白發如絲嘆何益。
琴奏龍門之綠桐,玉壺美酒清若空。
催弦拂柱與君飲
莫笑田家老瓦盆,自從盛酒長兒孫。傾銀注瓦驚人眼,共醉終同臥竹根。
巢燕養雛渾去盡,紅花結子已無多。黃衫年少來宜數,不見堂前東逝波。
馬上誰家白面郎,臨階下馬坐人床。不通姓字粗豪甚,指點銀瓶索酒嘗。
西陵俠年少,送客過長亭。青槐夾兩路,白馬如流星。
聞道羽書急,單于寇井陘。氣高輕赴難,誰顧燕山銘。
走馬還相尋,西樓下夕陰。結交期一劍,留意贈千金。
高閣歌聲遠,重關柳色深。夜閑須盡醉,莫負百年心。
韓魏多奇節,倜儻遺名利。共矜然諾心,各負縱橫志。
結友一言重,相思千里至。綠沈明月弦,金絡浮云轡。
吹簫入吳市,擊筑游燕肆。尋源博望侯,結客遠相求。
少年重一顧,長驅背隴頭。焰焰霜戈動,耿耿劍虹浮。
天山冬夏雪,交河南北流。云起龍沙暗,木落雁行秋。
輕生殉知己,非是為身謀。
青田白鶴丹山鳳,婺女姮娥兩相送。
誰家絕世綺帳前,絕世三五愛紅妝,冶袖長裾蘭麝香。
春去花枝俄易改
君不見建章宮中金明枝,萬萬長條拂地垂。
二月三月花如霰,九重幽深君不見。
艷彩朝含四寶宮,看去看來心不忘,攀折將安鏡臺上。
雙雙素手剪不成,長信麗人見花泣,憶此珍樹何嗟及。
我昔初在昭陽時
陰風振寒郊,猛虎正咆哮。
徐行出燒地,連吼入黃茆。
壯士走馬去,鐙前彎玉弰。
叱之使人立,一發如鈹交。
悍睛忽星墜,飛血濺林梢。
彪炳為我席,膻腥充我庖。
里中欣害除,賀酒紛號呶。
明日長橋上,傾城看斬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