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曲歌辭:少年行二首
西陵俠年少,送客過長亭。青槐夾兩路,白馬如流星。
聞道羽書急,單于寇井陘。氣高輕赴難,誰顧燕山銘。
走馬還相尋,西樓下夕陰。結交期一劍,留意贈千金。
高閣歌聲遠,重關柳色深。夜閑須盡醉,莫負百年心。
西陵俠年少,送客過長亭。青槐夾兩路,白馬如流星。
聞道羽書急,單于寇井陘。氣高輕赴難,誰顧燕山銘。
走馬還相尋,西樓下夕陰。結交期一劍,留意贈千金。
高閣歌聲遠,重關柳色深。夜閑須盡醉,莫負百年心。
西陵有年少俠客,送友人到長亭。道路兩旁青槐夾立,他騎著白馬如流星般飛馳。聽說緊急軍書傳來,單于侵犯井陘。他意氣高昂,輕易就奔赴國難,哪會顧及去求取燕然山的刻石記功。騎馬相互尋訪,夕陽的余暉灑在西樓。結交朋友期望能有一劍相托的情義,留意贈送千金表達誠意。高閣上傳來的歌聲飄得很遠,重重關卡外柳色幽深。夜晚閑暇時要盡情沉醉,不要辜負了這一生的豪情壯志。
西陵:地名。
長亭:古時在城外路旁每隔十里設一長亭,五里設一短亭,供行人休息或餞別用。
羽書:插有羽毛的緊急軍事文書。
單于:匈奴人對他們部落聯盟首領的專稱。
井陘:關名,在今河北井陘縣北。
燕山銘:指東漢竇憲破匈奴,登燕然山,刻石記功。
雜曲歌辭多是樂府詩,此詩創作時間和具體背景較難確切考證。但從內容看,反映了當時社會尚武任俠的風氣,少年俠客渴望建功立業、重情重義,可能是在和平或有戰事的社會環境下創作,詩人借此表達對這種俠義精神的贊美。
這首詩主旨是塑造了一位重情重義、慷慨赴國難的少年俠客形象。其突出特點是風格豪邁,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體現了樂府詩對俠義精神的歌頌傳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倒囷虛廩出珠璣,萬事從容指是非。世有賈生人未識,漫聞流涕欲沾衣。
孤舟連夜發,客子念還家。遠道多秋卷,高城急暮笳。一身籠外鳥,萬慮壁間蛇。春色淮南路,江蘺繞白沙。愛爾不能住,高樓空暮思。浮云連日腳,流水繞天涯。未有孫陽遇,虛煩楚客辭。故園江上好,風詠況相宜。
翠岫排云出,支筇絕頂看。樹深山寺還,泉咽石林寒。草近秋逾碧,楓兼霜更丹,不生搖落感,但覺此心寬。
今代稱純孝,如公第一流。事親惟婉順,厲志只操修。德行渾無間,功名略未酬。空遺千古恨,明月一山丘。虎榜標名日,英聲四海聞。傳家惟奧學,有子繼清芬。未熟黃粱夢,俄同冥漠君。哲人今已矣,無復更論文。
邕州壤地接交南,凄楚夷風不忍談。男女歌謠成巹禮,官民爾汝集茅庵。瘴來山谷云應黑,毒入溪河水盡藍。漂泊獨憐吳楚客,故園回首意何堪。
水脈起嵩少,蜿蜒西地馳。崖斷載奔馬,龍頭覆壓之。武侯本流寓,相地愜所宜。躬耕置理亂,長謝與世辭。其時天下才,魏得什八九。吳亦大有人,抗衡畫江守。帝胄無尺土,又無開濟手。躍馬避險艱,拊髀嘆衰朽。軒軒三顧馀,一龍為我有。出處關際會,漢廈扶將傾。世盡昧大義,卓哉趙順平。后世短將略,據蜀宜斂兵。惟顧付托重,敢忘白帝城。伯仲見伊呂,杜陵實公評。竊比于管樂,謙詞懼過情。草蘆今安在,憑軾興不淺。廟勢拱荊樊,泉神達漢沔。入夜聞兵聲,馨香臚祀典。歌罷神弦曲,風云莽舒卷。
紫宸班始散,數騎巷西行。密坐逢緇侶,長齋對曲生。避人雙樹小,出世萬緣輕。但得沉冥理,誰知大隱名。
碧天無際映瀟瀟,水驛縈紆長暮潮。帆影向人飛欲近,歌聲隨牧去還遙。清江竹翠疑相憶,衡岳云開豈見招。柔翰尚堪揮灑在,未應身世托漁樵。
資州有佳兒,賢哉青云器。過我池上游,長嘯薄炎熾。折花愛攲紅,墮葉輕拾翠。風流良不凡,可用觀子志。
老干槎枒枝葉茂。待得花開,花比人還瘦。欲折一枝香在手。最憐碎朵盈羅袖。細雨春風吹不透。簾內書聲,簾底燈如豆。笑對花神酬斗酒。明年可似今年否。
遠水浮天地,孤舟日往還。到門唯白鳥,舉目即青山。遙憶風塵際,誰知住此間。相期婚宦畢,身入個中閒。
鬼箭南山射石虎,神鋒北岳刺驪龍。好是滿堂霜月夜,寒冰出火舊家風。
東閣官梅句有神,揚州水部最清新。選樓寂寞無顏色,不錄千秋并世人。
漢子辭歸跨塞騮,飛塵沙磧淚難留。依依望斷南天雁,羞澀愁添獨倚樓。海邊持節已乘騮,鴻跡分明雪上留。今夜不知何處去,斷腸纖月照妝樓。
塵塵法法總無窮,宛轉回環路路通。億萬恒河沙世界,會知都在一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