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曲歌辭:少年行
千點斕斒噴玉驄,青絲結尾繡纏鬃。
鳴鞭晚出章臺路,葉葉春依楊柳風。
千點斕斒噴玉驄,青絲結尾繡纏鬃。
鳴鞭晚出章臺路,葉葉春依楊柳風。
那身上有著千點斑斕花紋的噴玉驄馬,馬韁繩用青絲做成,馬鬃用彩繡纏繞。傍晚時揚起馬鞭,騎馬走出章臺路,春意正濃,每一片葉子都沐浴在楊柳風里。
斕斒(lán bān):色彩錯雜鮮明貌。
噴玉驄(cōng):一種良馬。
章臺路:漢代長安有章臺街,在章臺下,后因以章臺為歌妓聚居之地。
此詩創作于唐代,當時社會繁榮,人們生活相對富足,少年階層追求自由、享樂的生活。詩人可能是看到少年們瀟灑出游的場景,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少年春日策馬出游的瀟灑姿態。其特點是畫面感強,語言優美。在文學史上反映了唐代少年的精神風貌和社會的繁榮景象。
老來日月駛,秋令俄更端。
蟬號晚愈壯,螢火流空園。
西風吹衣裳,蕭然謝炎官。
飽食一事無,散發坐前軒。
河漢西南流,北斗何闌干。
坐久光彩變,缺月涌金盆。
欲睡復躊躇,草棘露已漙。
徂歲何足道,死生付乾坤。
歲歷還逾半,人生但可悲。
此身猶老健,隨處且兒嬉。
累瓦初成塔,埋盆又作池。
惟應上庭樹,不及髧髦時。
衰疾猶能飯一簞,莼絲菰首亦加餐。
舊叨刻印俄銷印,老愧彈冠亟掛冠。
自怪嵇康如許懶,人憐范叔不勝寒。
得錢剩買青芒屨,采藥名山興未闌。
病齒已兩旬,日夜事醫藥。
對食不能舉,況復議杯酌。
平生外形骸,常恐墮貪著。
時時鄰曲來,尚不廢笑謔。
青燈耿窗戶,設茗聽雪落。
不饤栗與梨,猶能烹鴨腳。
戃怳不成寐,攬衣寒夜中。
青熒煨芋火,鞺鞳鼓簾風。
巷犬聲如豹,山童首似蓬。
悠然束書坐,徐待日生東。
誤上蓬山亦已叨,所悲故里隔胥濤。
還家未失屠羊業,報國元無汗馬勞。
載筆敢言宗史漢,閉門猶得讀莊騷。
小兒愿與翁偕隱,正恐聲名未易逃。
周南太史公,道家蓬萊山。
塵凡不可料,亦復居其間。
屢奏乞骸骨,寬恩許投閑。
羽衣碧玉簡,尚綴僊官班。
黃精掃白發,面有孺子顏。
簡寂吾家舊,飄然時往還。
忽忽春將老,寒暄尚未齊。
雨昏雞唱晚,風惡鵲巢低。
寫物才殊退,尋芳思欲迷。
余年不須較,只是死秦稽。
藥物扶持美食眠,鏡湖仍遇素秋天。
一年強起歸猶健,百口相看喜欲顛。
碧瓦朱甍無杰屋,烏篷畫楫有新船。
道山頂上雖清絕,萬頃煙波始是仙。
梅出疏籬柳拂池,流年已迫早春時。
壯心卓犖猶欺酒,老業呻吟未廢詩。
眼暗觀書如棘瀝,齒疏嘬飯似牛呞。
風爐欲試蒼鷹爪,自向林間拾墮枝。
石帆山下樂誰如,八尺輕舠萬頃湖。
能釀人家分小榼,愛棋道士寄新圖。
條枚積地樹雞柵,溝港接筒澆芋區。
父子還家更何事,斷編燈下講唐虞。
君子非好異,本意亦從眾。
居然迫所愧,難復趨一哄。
孟軻遇齊王,夫豈不欲用。
萬鍾養弟子,乃似以利動。
惟其有辭受,百世尊道統。
豈惟圣賢哉,學者固所共。
蕭散湖山路,天教脫馽羈。
蟬聲入古寺,馬影度荒陂。
樵唱時傾耳,僧談亦解頤。
偏門燈火鬧,不敢恨歸遲。
逾年夢想會稽城,喜掛高帆浩蕩行。
未見東西雙白塔,先經南北兩錢清。
兒童鼓笛迎歸艦,父老壺觴敘別情。
想到吾廬猶未夜,竹間正看夕陽明。
魯墟無復壞垣存,偶榜舟來入亂云。
杜曲桑麻猶鬰鬰,桃源雞犬亦欣欣。
青圍舊墅千峰立,綠引官河一脈分。
我卜數椽差不遠,得歸何以報吾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