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居士贊
平欺馬祖,下視諸方。
生涯蕩卻,今古無雙。
不與萬法為侶,一口吸盡西江。
平欺馬祖,下視諸方。
生涯蕩卻,今古無雙。
不與萬法為侶,一口吸盡西江。
(龐居士)能與馬祖相抗衡,不把其他各宗派放在眼里。舍棄了世俗的營生,古往今來無人能比。不與世間萬物為伴,一口就能吸盡西江之水。
龐居士:指龐蘊,唐代禪僧,居士是對在家修行者的稱呼。
平欺馬祖:與馬祖旗鼓相當,甚至有超越之意。馬祖,即馬祖道一,唐代著名禪師。
下視諸方:輕視其他各個流派或宗派。
生涯蕩卻:舍棄了世俗的生活和營生。
萬法:佛教術語,指世間一切事物和現象。
一口吸盡西江:禪宗的一個典故,體現一種超凡的境界和能力。
龐居士是唐代著名的禪門居士,以其對佛法的深刻領悟和獨特的修行方式聞名。這首贊詩創作于當時禪宗發展興盛的背景下,作者可能是龐居士的追隨者或對其禪學成就極為推崇的人,為了贊頌龐居士的禪學境界和獨特人格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頌龐居士在禪學上的卓越成就和超凡境界。其突出特點是語言簡潔、風格豪邁,以夸張和對比手法塑造出龐居士的形象。在禪宗文學中,它是對禪門人物進行贊頌的典型作品,有助于后人了解唐代禪宗的發展和禪者的精神風貌。
枉作儒家婦,誄詞愧少文。
有知應鑒我,何事不思君。
兒女遺婚嫁,姑嫜奉曉昏。
承歡翻羨汝,悵望海東云。
溪頭碧樹掛晴霞,一帶溪流映落花。
落花渺渺隨流去,蕩漾春光未有涯。
沿溪錯雜莓苔色,尚有西施浣紗石。
溪邊兒女踏歌來,坐見莓苔空嘆息。
泛泛蘭橈得自由,少年春日恣遨游。
鸞簫鳳笛遙相和,共倒金樽醉不休。
此時風物真堪羨,過眼韶光疾于電。
明朝攜酒擬重來,莫遣楊花亂如霰。
楊柳風前香百步。盤心碎點真珠露。疑是水仙開洞府。妝景趣。紅幢綠蓋朝天路。
小鴨飛來稠鬧處。三三兩兩能言語。飲散短亭人欲去。留不住。黃昏更下蕭蕭雨。
云和草樹拂天香,無盡光中見紫陽。萬籟一空天似水,滿船風月武夷堂。
洗天雷雨過南山,佳氣無邊紫翠間。長笑一聲空浩劫,白云飛盡老僧閒。
霜英弄晚,清絕東籬景。秋容太淡,蟾波相掩映。
幾重簾捲風疏,一曲欄回露冷。何如未荒三徑。
峭寒警。年華逝羽,風雨重陽怕回省。
亭亭照見,恍如儂瘦影。
最憐壓鬢簪低,況是燒燈院靜。消磨醉吟清興。
乞得蟾宮種,栽來灌溉勤。
莫言枝干小,氣象已干云。
偶來川上水盈盈,
逝者如斯悟性情。
至竟東流同到海,
何須涇渭太分明。
城中遙望萬重云,
今日蟬聲始一聞。
略計此山松竹數,
漢時應比百封君。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切慮時。
千世萬世所遭遇,圣人賢人曾施為。
當初何故盡有說,在后可能都沒辭。
事既不同時又異,堯夫非是愛吟詩。
人間不盡春來意,
恰則一枝梅更疏。
待得和羹幾時在,
祗今風月上新除。
起居大國太夫人,玉帶金魚兩相門。
歲有萬千宜壽母,人生七十見重孫。
古來此事猶稀有,帝所如今亦預恩。
應是前宵度河漢,獨乘飛馭下昆崙。
雙闕暮云間,登臨意自閒。
孤舟晉陵水,落日太湖山。
泉響磬聲答,天空飛鳥還。
梅花已開遍,煮茗對禪關。
根盤巨石四時青,
陌上香泥豈敢侵。
不但詠誇奇異跡,
也須珍重歲寒心。
苦憶扶風馬,南州客夢遙。讀書雙瀑雨,歸棹九江潮。遠思兼秋發,離懷借酒消。風云兒女氣,寥落向虹橋。
苦憶扶風馬,之罘別幾年。島云懷義士,海月話神仙。掃地焚香靜,悲秋得句先。門前雙髻影,漠漠入愁煙。
歲轂如流水,霜華滿鬢催。滄江虹月在,不見米狂來。
舉世皆如夢,虛堂晝掩扉。幾人名利窟,回首解忘機。
芳林圍石塢,人指薛涇原。此日歸真宅,端然識寓言。
談屑多吳體,才華似郢人。一編窺豹稿,誰復和陽春。
鳳翥鵬鶱后,沖霄一鶴翔。九原知不憾,林立見三郎。
遠客詢遺行,何如漢郭君。墓前新白石,應刻蔡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