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成
偶來川上水盈盈,
逝者如斯悟性情。
至竟東流同到海,
何須涇渭太分明。
偶來川上水盈盈,
逝者如斯悟性情。
至竟東流同到海,
何須涇渭太分明。
偶然來到河川邊,只見河水波光盈盈。看著河水不停流逝,我領悟到了事物的情性。最終河水都向東流入大海,又何必像涇水和渭水那樣,非要把界限劃分得那么清楚呢。
盈盈:形容水清澈、波光閃動的樣子。
逝者如斯:出自《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指時光像流水一樣消逝。
至竟:終究、到底。
涇渭:即涇河和渭河,兩河交匯處,因含沙量不同,清濁分明,常用來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是在一次偶然的出游中,看到川水東流的景象,從而引發了對人生和世事的思考。當時或許詩人經歷了一些生活中的瑣事或紛爭,借此詩表達自己豁達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勸人不必過于計較是非對錯,應豁達處世。其特點是借景說理,以自然景象闡述人生哲理。在文學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人生感悟。
望瀛洲尺五,聽海客、詫登臨。記島月分秋,天星降夕,神璧精金。他年作霖雨手,且明光奏賦寓良箴。槐府黑頭舊業,芹宮青歲雄襟。
骎骎。寶勒向東吟。戲彩看而今。更襪步黃云,琴彈碧玉,匯澤杯斟。爭先長至幾日,料春風多喜鵲傳音。梅蘊和羹心在,線添補袞工深。
載酒岳陽樓,秋入洞庭深碧。
極目水天無際,正白蘋風急。
月明不見宿鷗驚,醉把玉闌拍。
誰解百年心事,恰釣船橫笛。
寶鏡緣空,玉簪點水,蕩搖千頃寒光。正江妃月姊,斗理明妝。扶闌一笑開詩眼,少容我、吟諷其旁。一川風露,滿懷冰雪,云海彌茫。
不妨倚醉乘狂。問天公覓取,幾曲漁鄉。聽小樓哀管,偷弄初涼。夜深歡極忘歸去,錦江釀透碧筒香。對花無語,花應笑我,不似張郎。
花明柳暗,一天春色繞朱樓。斷鴻聲喚人愁。欲問歸鴻何處,身世自悠悠。正東風留滯,楚尾吳頭。
追思舊游。嘆雙鬢、颯驚秋。可惜等閑孤了,酒令花籌。斷弦難續,謾題詩、分付水東流。流不到、蓬島瀛洲。
秋點長,秋夢短。怕見黃昏庭院。
風窸窣,雨蕭騷。倚窗魂欲銷。
候蛛絲,占鵲喜。依舊濃愁一紙。
紅袖黦,翠鈿蔫。淚痕猶未干。
歲華慣,每到和風麗日歡再理。為妙歌新調,粲然一曲,千金輕費。
記夜闌沈醉。更衣換酒珠璣委。悵畫燭搖影,易積銀盤紅淚。
向笙歌底。問何人、能道平生,聚合歡娛,離別興味。
誰憐露浥煙籠,盡栽培、艷桃秾李。謾縈牽,空坐隔千山,情遙萬水。
縱有丹青筆,應難摹畫憔悴。
人事好乖,云散風流,暗思去年。記竹輿伊軋,報臨村里,筇枝顛倒,忙返溪邊。翦韭新炊,尋桃小酌,取次歡謠俱可編。難忘處,是陽春一曲,群唱尊前。
新晴又放花天。況家釀堪攜不用錢。想有人如玉,已過南市,無人伴我,重醉西阡。舊約難憑,新詞堪賦,樂事賞心那得全。歸來也,命兒將此意,寫以朱弦。
新酒初香菊半含。月也三三。日也三三。
登高已約上嶄巖。世事相擔。風雨相擔。
頭上茱萸顛倒簪。身在河南。心在江南。
淵明何日解征驂。俯也何慚。仰也何慚。
楚湘舊俗,記包黍沈流,緬懷忠節。誰挽汨羅千丈雪,一洗些魂離別。贏得兒童,紅絲纏臂,佳話年年說。龍舟爭渡,搴旗捶鼓驕劣。
誰念詞客風流,菖蒲桃柳,憶閨門鋪設。嚼征含商陶雅興,爭似年時娛悅。青杏園林,一樽煮酒,當為澆凄切。南薰應解,把君愁袂吹裂。
瀟灑江梅,似玉妝珠綴,密蕊疏枝。霜風應是,不許蝶近蜂欺。嫣然自笑,與山礬、共水仙期。還亦有,青松翠竹,同今凜冽年時。
何事向人如恨,帶蒼苔,半倚臨水荒籬。孤山嫩寒放曉,尚憶前詩。黃昏顧影,說橫斜、清淺今誰。他自是,移春手段,微云淡月應知。
杯行將半,月來猶未,瀟灑水亭無暑。
清宵數客一闌秋,對冰雪、荷花似語。
雄邊臺上,文游臺上,咫尺紅云容與。
天風吹送廣寒秋,正畫舸、湖光佳處。
嘆年光婉晚,蒲柳質、易驚秋。況念遠懷人,停云冪冪,時雨颼颼。
西風墮來雁信,似知予、竟日倚溪樓。報道歸調湯劑,不知誰護衣篝。
悠然富貴不須求。安樂萬緣休。但飽飯煎茶,婆娑永日,也勝閑愁。
寒花自便寂寞,怕紛紛、蝶引與蜂勾。莫問障從何起,祗憑心有天游。
萬灶貔貅,便直欲、掃清關洛。長淮路、夜亭警燧,曉營吹角。綠鬢將軍思飲馬,黃頭奴子驚聞鶴。想中原、父老已心知,今非昨。
狂鯢剪,於菟縛。單于命,春冰薄。政人人自勇,翹關還槊。旗幟倚風飛電影,戈鋌射月明霜鍔。且莫令、榆柳塞門秋,悲搖落。
江南春早。問江上寒梅,占春多少。自照疏星冷,祗許春風到。
幽香不知甚處,但迢迢、滿汀煙草。回首誰家竹外,有一枝斜好。
記當年、曾共花前笑。念玉雪襟期,有誰知道。喚起羅浮夢,正參橫月小。
凄涼更吹塞管,漫相思,鬢華驚老。待覓西湖半曲,對霜天清曉。
金井梧桐飛報,秋期近也,烏鵲成橋。為問雙星何事,長待今宵。
別今年、新歌暫展,更五鼓、舊恨重搖。黯魂銷。兩情脈脈,一水迢迢。
寂寥。寄言兒女,縱能多巧笑,奚暇相調。暗想離愁,人間天上古來饒。
但心堅、天長地久,何意在、雨暮云朝。寶香燒。無緣駕海,有分吹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