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難 其五十一
老僧多病苦修偏,
課誦行禪夜不眠。
更荷慈悲留過客,
為憐單被自裝綿。
老僧多病苦修偏,
課誦行禪夜不眠。
更荷慈悲留過客,
為憐單被自裝綿。
年老的僧人患病在身,卻依舊過度刻苦修行,日夜誦經、坐禪,不曾入眠。他心懷慈悲收留過往的旅客,因為憐惜客人只有單薄被子,便親自為其裝填棉花。
課誦:指僧尼定時誦經。
行禪:佛教語,指佛教徒靜坐冥想的修行方式。
荷:承受,承蒙。
憐:憐惜。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在旅途中借宿寺廟,親身經歷了老僧的慈悲之舉,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或許人們生活并不安穩,而寺廟成為了人們暫時的庇護所,老僧的行為更顯可貴。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老僧的修行精神和慈悲心懷。其突出特點是通過樸實的描寫塑造人物形象。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對生活中美好品質的捕捉與歌頌。
歸去來詞書印歷,高風千載汝南評。
松間風影有地籟,林下炎天無水聲。
行客詩魂同石瘦,主人心事共泉清。
明朝遮日長安去,君亦曹裝趣上京。
暮煙蒼莽浮林麓,征人尚殿歸鴉宿。
山前知有故人家,急往叩門驚啄木。
主人多日出未歸,鵲飛三匝愁無依。
刲羊忽逢伯仁母,設饌乃有襄陽妻。
竹窗掛燈見二子,褒已自佳融更偉。
烹雞炊黍羅酒漿,奴飯馬芻更充美。
慨然好客尚父風,謫僊家人自不同。
古來如此能有幾,截發留賓書入史。
王珪他日貴勿疑,不須論客母可知。
老泉坡潁成名了,曾應君家木假山。
父與子偕升禮部,弟隨兄去入賢關。
龍驅萬馬空如洗,鳳挾雙雛逸莫攀。
早早歸來榮晝錦,綠衣爭映彩衣斑。
人間方鼎鑊,個里獨冰霜。
自是清難濁,能令暑亦涼。
客遷愁瘴海,妃浴涴溫湯。
惟有茲泉冷,冷中滋味長。
高安之民椎且質,空蒙惡聲頭上筆。獨惟猾吏可怕人,架鷹騰霄柙虎出。
貪官乞錢吏手中,庸官仰筆描吏容。獄情黯菼直為曲,雖欲辨雪何由從。
先生來糾高安獄,直道仁心作民福。吏知積德不忍欺,囚感吐誠爭首服。
掉頭不肯狥上官,幾回拂意思掛冠。伸冤振抑必得請,媿殺同列雙顴丹。
先生種滿甘棠了,天子知賢恨官小。若人底處可安排,不在玉堂應鳳沼。
鳣鯨自不溝瀆留,郡官無賢民卻愁。愁公歸去莫報德,但祝高門于定國。
得得還初隠,秋風信馬蹄。
此心宸極北,今日大江西。
戲彩呈君賜,擎珠教御題。
家庭真樂近,蓐食聽晨雞。
戀陟懷遷怕去官,近時君子退如難。
中書堂拂高風袖,神武門留太華冠。
此舉直堪驚醉夢,斯人端是障狂瀾。
先生真正平齋子,凜凜清標萬古寒。
東風颯颯吹行李,榮送雙龍璧池水。
璧池浪闊高化龍,直透銀河三萬里。
君家兄弟真鴈行,季方學行如元方。
中眉不是弓刀軟,個般人物宜膠庠。
只今膠庠多俊杰,正是功名到時節。
陳家原有兩狀元,釋褐傳臚未應別。
顧余亦問京華春,蒼蠅愿附驥尾塵。
干將先去抉云雨,太阿行亦龍延平。
吾生傳癖更書癡,俳笑紛紛獨喜隨。
篝火共窺韓子筆,煮茶細說杜陵詩。
論交無此知心友,得句常于見面時。
一念不教千里隔,慈恩花下夢微之。
睎顏欲進圣門科,何意嫦娥剪綠羅。
拾紫不知如芥易,一紅也覺占春多。
興賢借此雙旌重,得士歡于五袴歌。
九萬扶搖風力健,穩吹槎馭上天河。
滿地干戈正擾攘,君家猶自搗龍香。
輕清披就煙云質,堅勁磨來金玉相。
倚馬喜資揮露布,飛鸞端藉發天章。
山屋莫道渾無用,留寫樵歌入錦囊。
湖面輕煙起,前山漸不分。
鐘聲連寺答,人語隔船聞。
吟客衣生月,歸僧笠帶云。
及城門未掩,燈火已紛紛。
江城雪作陰如莫,兒樣老翁啼塞路。云深日隠天不知,驅馬蕭蕭使君去。
使君四海鄭村邊,人是白玉堂中僊。君謨政事文永叔,五花為筆蒲為鞭。
民酣醇酎春風里,吏奸如魚在寒水。橫江立石霓截流,要使千年履如砥。
瓜時且及報政成,漢法選表宜公卿。況今世號天清明,如何饑烏啼夜聲。
饑烏聒聒正攫肉,驚起鸞鳳騰去速。世間公論竟有否,污此無瑕雪團玉。
杭州白傅亦自無,若有薏苡猶疑珠。中湖筑堤到今賜,當時??兒群謗蘇。
先生去住輕蟬翼,一笑歸歟黜如陟。但民失母士失師,欲取讒人投有北。
浮云豈解終為昏,先生即來直北門。偏州畢竟著不得,滂沛霖雨蘇乾坤。
晝錦賦歸歟,梅花萬里余。
同盟難此別,后會定何如。
袍綠為親壽,編青課弟書。
燕山今再有,五桂耀鄉閭。
梅梢枯處忽東風,魁壓千花一點紅。
歡喜馬頭飛雪處,安排龍首彩云中。
內訌外阻憂方大,東拄西撐策已窮。
試了南宮趨北闕,好輸鯁論發天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