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萬仲榮赴省
梅梢枯處忽東風,魁壓千花一點紅。
歡喜馬頭飛雪處,安排龍首彩云中。
內訌外阻憂方大,東拄西撐策已窮。
試了南宮趨北闕,好輸鯁論發天聰。
梅梢枯處忽東風,魁壓千花一點紅。
歡喜馬頭飛雪處,安排龍首彩云中。
內訌外阻憂方大,東拄西撐策已窮。
試了南宮趨北闕,好輸鯁論發天聰。
梅花枝頭枯槁處忽然吹來了東風,那一點紅梅魁壓千花。在馬頭飛雪的美景中滿心歡喜,期待你能在科舉中高中。朝廷內有紛爭外有阻礙,憂患正巨大,各方支撐的策略已窮盡。你在南宮考試結束后前往北闕,希望你能獻上剛直的言論讓皇帝聽聞。
魁壓:領先、壓倒。
龍首:指科舉考試中狀元。
內訌外阻:指朝廷內部紛爭和外部阻礙。
南宮:唐宋時禮部考試在南宮,后泛指科舉考試。
北闕:古代宮殿北面的門樓,是臣子等候朝見或上書奏事之處,這里指朝廷。
鯁論:剛直的言論。
天聰:指皇帝的聽聞。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內訌外阻憂方大,東拄西撐策已窮”可推測,當時朝廷面臨內憂外患的困境。詩人送友人萬仲榮赴省參加科舉考試,希望友人能高中后為朝廷貢獻良策。
這首送別詩主旨是送友人赴考,祝愿其高中并為朝廷效力。特點是將送別祝愿與對國事的憂慮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國家命運的關注。
無首有身秪自猜,左啼魂魄右啼骸。馮將老譯傳番語,此地他生敢再來。
君好桃李姿,妾好松柏老。桃李搖春風,飄零委芳草。不如松柏枝,青青長自好。
吾之今別汝,愴意無從語。恰似野棠花,多作風前旅。
議郎座上識郎君,竊意趨庭有異聞。客屨今無同輩在,書燈昔與長公分。蟲冰寒暑余侵耄,螢雪光陰子尚勤。見說架簽猶萬卷,肯將濁臭博清芬。窗下陳編懶更窺,還丹難染鏡中絲。后生可畏前賢遠,妄校皆封老將奇。辟谷差賢東郭乞,歸耕莫待北山移。鳳凰池聽渠儂奪,不奪溪邊放鴨池。
炎赫眠難穩,煩冤郁所思。來周俱酷吏,胡李不同時。法網從來迫,儒冠自古悲。避時非寄拙,行露會多疑。
大駕今朝至上都,期門?罼已前驅。錦衣照日環龍袞,翠蓋凌云覆象瑜。萬里山河開白道,兩京宮闕入黃圖。縱觀父老心應喜,知有天恩免過租。
林館隱空青,鳥外三花夕。藥草半庭閑,煙蘿數峰碧。陰林絕行蹤,曠古多靈跡。獨鶴天際還,寒流月中白。偶與仙人期,塵心坐來息。
留連東齋飲,迢遞獨歸遲。忽逢山媼話,知枉故人期。月華窗上動,禽響竹間移。不遇君閑詠,悠悠清夜思。
朝耙灘上泥,暮煮釜中雪。妾身煮鹽不辭苦,恐郎耙泥筋力竭。君不見東家阿嬌紅粉媚,不識耙鋤巧梳髻。昨日典金釵,愁殺官鹽價高貴。
買得吳船系柳根,潞河新雨過黃昏。都門只隔煙中樹,一夜尋君苦夢魂。二月和風滿上林,憶君時復走相尋。夜來見月腸堪斷,城鎖千門碧柳陰。生來不識酒中味,憶昨故人常見招。不是多情能度曲,樽前恨殺董嬌嬈。春風亭館看花時,自變新聲教《柳枝》。只恨秀娘空第一,不曾歌得斷腸詞。
花驄油壁隱輕雷,消卻冰山不復來。墳土未乾為餒鬼,園花雖好為誰開。
一赴瑤池金母宴,海天歸路杳無期。菱花塵掩青鸞老,慈竹霜寒彩鳳悲。春色自回芳澗藻,月華空照錦機絲。生平懿行知何在,盡付空山太史碑。
洞戶延清吹,庭除貯綠陰。不隨風月媚,肯受雪霜侵。潤入珠泉爽,聲傳玉帳深。主人留勝賞,同此歲寒心。
豈必江山尊兩賦,蘇公乘興偶留思。我今曰抱黃州想,既到何如未到時。
戀別當炎暑,淹留到夕暉。徵書昨日下,循吏古人稀。風樹涼移席,庭萱晚就衣。明朝五云里,爭看兩鳧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