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肱詩 其三
謫君塵世意徘徊,
煉盡金丹待鶴來。
歸去神霄朝玉帝,
依前命我掌風雷。
謫君塵世意徘徊,
煉盡金丹待鶴來。
歸去神霄朝玉帝,
依前命我掌風雷。
被貶到塵世的仙人心中遲疑徘徊,煉就金丹后等待仙鶴來接?;氐缴裣鰧m朝見玉皇大帝,依舊讓我掌管風雷之事。
謫君:被貶謫到人間的仙人。謫,貶謫;君,此處指仙人。
金丹:道教修煉的丹藥,此處指修煉成仙的成果。
神霄:道教神話中的天庭仙境,為神霄派重要概念。
依前:依舊,和從前一樣。
《曲肱詩》多為宋代修道者所作,此詩或創作于作者修煉有成、自感將返仙位之時,借詩表達修仙經歷與心境。
詩中通過謫仙塵世徘徊、煉就金丹、重返天庭復職的過程,展現道教修仙的自信與輪回,語言簡練,意境超脫,是道教題材詩歌的典型之作。
春愁不可奈,苦雨又連朝。架沁琴書濕,庭添幾案潮。芳游能幾許,索處更難銷。為問花安否,相將護短條。
雨濕燕坭重,花飛故傍簾。宿云癡欲墮,砌草嫩成淹。倦覺茶勛薄,寒欺酒力嚴。遙峰如可數,霽色露茆檐。
陰山貴公子,
來葬五陵西。
前馬悲無主,
猶帶朔風嘶。
漢水晉山郭,
襄楊白銅鞮。
至今有遺愛,
日暮人悽悽。
翻到滄溟石也枯,
年年櫪馬對轅駒。
安知物外歸真樂,
不笑人間作計愚。
化鶴尚遲千載后,
驂鸞還共一天無。
鐘情怎及忘情好,
空逐青蠅吊海隅。
姑射真仙蓬海會。馭氣乘龍,作意游方外。冬后剪花飛素彩。臘前隕璞拋團塊。羃羃錦云相映帶。川谷林巒,混一乾坤大。白玉裝成全世界。江湖點染微瑕颣。
余家渭水南,君家渭水北。
盈盈渭川水,相望兩岸側。
君令泰山西,余客泰山東。
峨峨泰岱山,巉巖橫其中。
昔望渭水波,今望泰山巔。
夜夜海邊月,朝朝山外煙。
蟬紗十幅圍紅玉。
龜紋枕畔雙鬟綠。
銀蒜鎮垂垂。
含羞忍笑時。
屏山金屈戌。
女伴偷相覷。
明日畫堂中。
須防面發紅。
聳秀山崗合,
回環斗柄臨。
焚香無俗慮,
一息見天心。
山居苦雨常怨咨,冒雨行山山轉奇。始嘆造物有真境,未從閱歷那得知。
朝辭霧窟下風門,高低冥迷白晝吞。曲崖通線近乍怖,飛澗爭亹遠已喧。??不斷峗?積,千百奔洪相漰湱。耳駴目眩應接忙,盡若排簾或裂帛。
逶迤漸及云路亭,一泉濆涌尤瓏玲。牙排二拒束不得,卷作白點落空冥。有若灌頂散醍醐,又如千斛撒明珠。老龍噴雪張鱗甲,玉女翻盆碎唾壺。層層倒瀉幾尋丈,非瀑非檻無名狀。不知其源在何許,磴危蘚滑不可上。
憶昨來時未經見,幻忽端因雨中見。此行頗覺快新獲,崎嶇歷盡有余善。
玉堂天上久翱翔,兩袖朝回惹御香。金石夙經臣刻畫,星云曾與帝賡飏。書成戩縠留宸翰,吟到梅花祝壽觴。五十行年能寡過,那知塵海幾滄桑。
先皇特簡承明選,后學群欽齒德尊。今夕星辰輝壁府,當年風雪立程門。稱觥合譜南飛曲,滿座爭陪北海樽?;捋判南銈骼嫌眩私浳⒅荚S重論。
我醉飛屐登孱顏,
拄杖出沒風煙間。
三山蔥昽鮫鱷靜,
九關肅穆虎豹閑。
幾年金骨煉綠髓,
此日始得窮躋攀。
老仙歸侍紫皇案,
空有野水流淙潺。
蜿蜒翠阜圍綠野,
似嶺非嶺山非山。
向來龍蛇滿雪壁,
雷電下取何時還。
名花亦已天上去,
居人指似題詩處。
九十一翁不識公,
我抱此恨知無窮。
千林搖落竅號風,
怒激秋濤氣勢雄。
遠水兼天拖練白,
曉風委地染丹紅。
手持菖蒲葉,洗根澗水湄。云生巖下石,影落莓苔枝。忽起逐云影,覆以身上衣。菖蒲不相待,逐水流下溪。移參窗北地,經歲日不至。悠悠荒郊云,背植足陰氣。新雨養陳根,乃復佐藥餌。天涯葵藿心,憐爾獨種參。閒庭生柏影,荇藻交行路。忽忽如有人,起視不見處。牽牛秋正中,海白夜疑曙。野風吹空巢,波濤在孤樹。落葉昔日雨,地上僅可數。今雨落葉處,可數還在樹。不愁繞樹飛,愁有空枝垂。天涯風雨心,雜佩光陸離。感此畢宇宙,涕零無所之。寒花飄夕暉,美人啼秋衣。不染根與發,良藥空爾為。越禽惜羽毛,不向惡木棲。木奴重踰淮,愛爾巢其枝。巢枝不食實,中有二老棋。乳子月明中,夢繞東南飛。弱柏不受雪,零亂蒼煙根。尚馀粲粲珠,點綴枝葉繁。小榻如僧床,下有莓苔痕。對此莓苔痕,三年不敢言。莓苔儻可食,咽雪待朝暾。豈無柏樹子,不食種在盆。閨中玻黎盆,貯水看落月。看月復看日,日月從此出。愛此日與月,傾寫入妾懷。疑此一掬水,中涵濟與淮。淚落水中影,見妾頭上釵。
楓林二月雪,
雪霽問君家。
玉笈芝房氣,
銅陵杏堰花。
更清鼉出瀑,
笙迥鶴梯霞。
不注丹臺箓,
吾生信有涯。
岧峣仙署切蓬萊
仙吏承家復楚材
七澤雄風凌賦筆
三江落日駐行杯
折腰舊傍青驄色
懷袖新傳赤鯉裁
愧我酬恩馀一劍
斗間龍氣倚徘徊
橫風北來阻歸棹,海水起立魚龍嘯。
澎湖浮嶼出云濤,留我重宿來時□。
一過再過豈所期,人生去住殊難料。
六代山川江以南,峰堪結屋磯堪釣。
欲置閒身入畫圖,如箭風帆虛遠眺。
此處青天淪白波,鯨眼搖光日無曜。
稀微煙火幾漁家,寸樹不生人罕到。
前年寄碇西嶼頭,旱氣蟲蟲沙石燥。
今年復此枕潮聲,墨云頹頹風雨暴。
往來行路只艱難,我實不德躬自悼。
萬里君親旅夢殘,水禽格磔啼神廟。
明朝天意復何若,霽月忽從舷際照。
孱軀縱便得生還,一夜驚愁發為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