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老惠炭戲以二小詩
雪里難逢送炭人,地爐炙手便生春。酸寒東野真堪笑,解道曲身成直身。
道人作喜每逢場,一束烏薪發電光。便使樽前化紅袖,不妨笑殺許旌陽。
雪里難逢送炭人,地爐炙手便生春。酸寒東野真堪笑,解道曲身成直身。
道人作喜每逢場,一束烏薪發電光。便使樽前化紅袖,不妨笑殺許旌陽。
雪天里難遇送炭人,地爐烤手頓覺春意生。寒酸的孟郊真可笑,偏說彎曲之身能變直。道人每逢場合總歡喜,一束黑炭如發電光。這炭能讓酒前化作紅袖溫暖,不妨惹得許旌陽笑煞。
明老:指一位法號為明的長老。
惠炭:贈送木炭。
東野:唐代詩人孟郊的字,其詩多寫寒苦之境。
烏薪:指木炭。
許旌陽:即許遜,晉代道士,道教傳說中的仙人,曾任旌陽縣令,故尊稱許旌陽。
此詩或為冬日友人(明老)贈炭后所作。詩人通過戲謔筆調回應饋贈,既體現冬日得炭的溫暖,也展現與友人相交的輕松氛圍,反映宋代文人以詩為戲、雅俗共賞的創作特點。
全詩以“戲”為核心,借贈炭小事展開,融合典故與日常,既表達對友人的謝意,又以幽默筆調展現文人雅趣,體現宋代詩歌生活化、口語化的特色。
君不見王衍談天喙三尺,繞床阿堵初未識。
又不見阿戎自執紅牙籌,聚錢成癖老不休。
人生嗜好各殊趣,盜跖孔丘更毀譽。
不如是非兩置之,萬事欣然隨所遇。
貴人見錢地上流,富人錢妖聲如牛。
醉時雖悟落幘語,客至或忘障簏羞。
謾夸無耳可使鬼,劉濞鄧通皆過計。
崔烈得名未掩臭,陳萇小黠強稱美。
我今家徒立四壁,憐渠一個也不得。
不愿腰纒十萬上揚州,安用呼盧百萬供一擲。
但要時逢好事人,恰有青銅滿三百。
我行無町畦,忽逐春波起。
平明發鄴城,暮宿清河涘。
譙樓唱晚靜,驛樹驚飊馭。
亭亭華月上,熠熠繁星委。
含暉穿幔翠,度影入窗綺。
悲來興視夜,空庭縱幽履。
飄如浮海仙,飛步不濡水。
甕中凍蟻欲浮白,主人醉呼嗔惡客。
到床不省雪作魔,半夜扶頭驚曉色。
因風初愛橫斜好,侵戶更憐飄灑密。
為梅洗粧卻鉛粉,與竹護萌封繭栗。
瀛州有士漫為郎,要看諸郎上槐棘。
不妨病骨倚故絮,且忍饑腸待新麥。
君今筆陣獨橫掃,冷屋無人夜鳴鏑。
快雪快晴吾弗憂,君詩自有回天力。
南山北山天接連,西湖環山水涵天。
佛宮鱗鱗割人境,勝日杖履相周旋。
久聞龍井未得到,神龍臥靳俗語喧。
脫身干戈偶不死,步屧十里沙石堅。
眼明見此屋突兀,修廊廣殿鐘鼓傳。
筍芽供羮坐取飽,茶乳沃舌聽談禪。
塔中老人呼不起,至今墻壁尚熾然。
諸孫其誰嗣衣缽,但見持律俱精専。
吾身誤落世纓網,白髪未解憂患纒。
問龍乞地一席許,作庵共結香火緣。
世人無智慧,區區營口體。
啜茶怕損脾,食蔬恐耗氣。
二毛今半百,千金買一醉。
算來黠是癡,嗟君開眼睡。
可憐一等人,不善又不惡。
一邊說參禪,一邊取娛樂。
貴得生死間,都不受寂寞。
此云癡種子,要覓揚州鶴。
一群六個賊,生生欺殺人。
我今識汝也,不共你相親。
你若不服我,我則到處說。
教人盡識汝,遣汝行路絕。
你若背服我,我則不分別。
共你一處住,同證無生滅。
今年兩次逢端午,不須更打劃船鼓。
金剛門外笑呵呵,一夜通身汗如雨。
汗如雨,不須言,犀牛扇子亦陡然。
舊山多積雪,歸去是何年。
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猶嫌金玉少,更為子孫求。
白日曉還黑,綠楊春復秋。
無過富與貴,不奈水東流。
焦山舊日時,堂安百余眾。笊籬與木杓,如今不足用。
多謝諸禪人,各出一只手。南北與西東,面南看北斗。
廚中一個鍋,煮粥又不多。若非憲上座,誰人奈爾何。
水陸會街坊,六人為總領。但看正二月,夜夜香花請。
二人同一心,打圍要種菜。意在镢頭邊,兩彩都一賽。
臘月冷如冰,眾僧猶臥簟。二人去化席,姑蘇也不遠。
漆桶要打破,深禪卻要光。但教無滲漏,得個也無妨。
鎮州蘿卜頭,今年到處少。奇公去打錢,典座呵呵笑。
法真小比丘,去覓溈山牛。繩頭須緊把,鼻孔要牢收。
跡在牛還在,無心終易求。要得十分好,更造一層樓。
更有一件事,不小亦不大。擘也擘不開,跣也跣下過。
常在動用中,未有人擔荷。你若肯發心,我為你說破。
一別蘆江后,千峰雁影沉。
聞回天子詔,方見老師心。
籌室應將滿,禪關轉見深。
秋來甌頂夜,時擾夢投針。
化工欲放陽春到,先教玄冥戮衰草。層冰封地萬木僵,誰向雪中探天巧。
璿璣星回斗指寅,群芳未知時已春。人心蕩漾趁佳節,燈夕獨冠年華新。
升平萬里同文軌,井邑相連通四裔。蘭膏競吐夜烘春,和叔回車避義轡。
巍巍九禁倚天開,溫風更覺先春來。試燈不用雨花落,迎陽為卻寒崔嵬。
宣和初載元冬尾,瑞白才消塵不起。穆清光賞屬欽鄰,錦繡云龍頒宴喜。
初聞傳詔開睿謨,步障幾里承金鋪。調音度曲三千女,正似廣樂陳清都。
遏云妙唱韓娥侶,回雪飛花稱獨步。千春蟠木效地英,獻壽當筵豈金母。
上林晚色煙靄輕,景龍游人歡笑聲。霞裾月佩擁仙仗,翠鳳挾輦趨平成。
銅華金掌散晶彩,翠碧重重簇珠琲。先從前殿望修廊,日出綺霞紅茜海。
神光通透云母屏,驪龍出舞波濤驚。煌煌黼座承天命,座下錯落如明星。
榻前玉案真核旅,獸炭銀爐夜初鼓。憲天重屋訝云屯,崇道簫臺疑蜃吐。
前楹火柱回萬牛,蘭卿璧碎色光浮。周圍照耀眼界徹,冰壺漾月生珠流。
點點金錢盡銜璧,豹髓騰輝粲銀礫。絲篁人籟有機緘,繳繹清音傳屋壁。
須臾隨蹕登會寧,如驂鸞鶴游紫清。彩蟾倒影上浮空,纖云不點惟光明。
四壁垂簾圍暖玉,銀釭吐艷相連屬。棼楣橫帶碧玻璃,一朵翠云承日轂。
萬光閃爍爭吐吞,燭龍銜耀輝四昆。又如電母神鞭馳,金蛇著壁不可捫。
端信奇工通造化,豈比優人能幻假。丹青漫數顧虎頭,盤礴解衣催客寫。
此時帝御鈞天臺,紫垣兩兩明三臺。尚方飲器萬金寶,古玉未足夸云雷。
帝傍侍女云華品,玉立仙標及時韻。四音促柱泛笙簫,應有翔鸞落千仞。
龍瓶瀉酒如流泉,御廚絡繹紛珍鮮。榻邊爭欲供天笑,快倒頗類鯨吸川。
厭厭夜飲方歡洽,玉漏頻催鼓三疊。金門初下醉歸時,正見冰輪上城堞。
微臣去歲陪清班,惡詩誤辱重瞳觀。小才易窮真鼠技,再賦愈覺相如慳。
危亭聳觀與云侵,勝概何勞杖屨尋。
回合江山真有意,去來鷗鷺本無心。
歡聲洋溢均千里,好句清新抵萬金。
四海倚需經濟手,豈容長對白頭吟。
草枯馬健已高秋,堂上應須早伐謀。
傳箭猶聞聚蜂蟻,控弦那得犯貔貅。
書生會擊單于頸,壯士誰舂長狄喉。
快使營平歸印綬,貂蟬敢望出兜鍪。
惆悵鐘山老水牯,去住縱橫無必固。
拔禊抽釘二十年,咬盡生姜呷盡醋。
有時貧,有時富,誰會南山狗咬虎。
紛紛衲子數如麻,不知誰解吞蓬句,聽取焦山重指注。
若道鐘山有句,大似如藤倚樹。
若道鐘山無句,正是沈埋佛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