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照
生際河清獻頌文,
尤工樂府麗春云。
人言才盡何曾盡,
深恐名高上忤君。
生際河清獻頌文,
尤工樂府麗春云。
人言才盡何曾盡,
深恐名高上忤君。
鮑照生逢政治清明之世獻上頌文,尤其擅長創作樂府詩,其詩如麗春之云般華美。人們說他才思枯竭,可實際上他的才華又怎會枯竭呢,只恐怕他名氣太大,會冒犯到君主。
生際:生逢,生活在……時候。河清:古時以黃河水清比喻政治清明。
尤工:特別擅長。樂府:本指掌管音樂的官署,后指可以入樂的詩歌。麗春云:形容詩文華美,如春天的彩云。
才盡:即江郎才盡,比喻才思減退。
忤:冒犯。
由于缺乏更多背景信息,推測此詩可能是后人在了解鮑照生平后所作。鮑照生活在南朝宋時期,雖才華出眾,但出身寒門,仕途坎坷。作者或許有感于鮑照的才華與遭遇,寫下此詩。
這首詩高度肯定了鮑照的才華,尤其是他在樂府詩創作上的成就。同時也指出他可能因名氣大而面臨的風險,反映出當時社會對才華之士的一種普遍擔憂,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鮑照在文學史上的獨特地位。
昨夜黃斑入縣來,分明蹤跡印蒼苔。
幾多道德驅難去,些子豬羊引便來。
令尹聲聲言有過,錄公口口道無災。
思量也解開東閣,留取頭蹄設秀才。
下田憐沮澤,環堤圪成雉。
堯湯水旱時,蓄泄得專利。
泥資數斗沃,場謝千金貴。
何物代天工,嘉此老農智。
蘋末風休飛閣深,亭亭日御漸流金。
火云接影橫銀漢,水鳥無聲下翠陰。
渴想孤山同飲露,煩思楚殿獨披襟。
柘漿粔籹都無味,衛玠清羸欲不任。
風水分雙洞,幽奇類沃洲。
猿吟清徹夜,山色冷宜秋。
云擁階前石,鐘殘竹畔樓。
賢哉白太守,五馬舊曾游。
幽景遠囂俗,重來興未窮。
鐘聲翠微里,剎影碧溪中。
地冷庭松瘦,門閑野徑通。
幾因深夜話,密雪下寒空。
結根依靜砌,蕭灑映禪房。
高節欺群木,青陰過短墻。
夜聲喧夢枕,秋露滴琴床。
遙想添吟思,閑觀到夕陽。
五人四百有余歲,俱稱分曹與掛冠。
天地至仁難補報,林泉幽致許盤桓。
花朝月夕隨時樂,雪鬢霜髯滿座寒。
若也睢陽為故事,何妨列向畫圖看。
五馬雍容出鎮時,都人爭看好風儀。
文章一代喧高價,忠直三朝受圣知。
帳下軍容生劍戟,門前行色擁旌旗。
云籠古戍黃榆暗,雪滿長郊白草衰。
出去暫開貔虎幕,歸來須占鳳皇池。
鬢間未有一莖白,陶鑄蒼生固不遲。
空巖清夜坐,蘚徑積深雪。
瞑目思古人,徹曙落殘月。
童敲石磬寒,猿掛枯枝折。
杳杳無限情,分明向誰說。
鶴唳峰前路,行行世慮消。
蘿交藏石竇,云破露山椒。
樹老形多怪,人閑色似驕。
誰同訪諸謝,煙草滿溪橋。
海國浮輕檝,悠悠興未闌。
草隨春岸綠,風倚夜濤寒。
沙鷺宜相狎,霜蟾望更寛。
河聲西聼日,誰得共云端。
寺幽稱絕境,荷策自登臨。
翠岳千峰險,寒松一徑陰。
清香秋殿冷,疏磬古廊深。
靜立忘歸興,殘陽鳥忽吟。
大明一寸光,腐草一何假。
人命呼吸間,誠哉是言也。
呼之曾已休,吸之尚未舍。
寄問諸苦源,來者不來者。
迢迢別海涯,帆掛杪秋時。
島樹落寒葉,人誰訪祖師。
浪開游象急,天闊過鴻遲。
早晚歸林下,千徒不共知。
峭拔湖心起,湖心四望通。
盤根入巨浸,疊翠點寒空。
勢迥侔蓬島,層危敵閬風。
僧樓籠淡霧,雁塔礙飛鴻。
曉井金沙粲,晴坡瑪瑙紅。
噴云春雨外,照影夕波中。
野蔓垂枯柏,疏鐘匝梵宮。
閑泉澄極頂,幽徑入深叢。
古跡談皆異,秋屏寫未同。
樂游非俗客,靜望屬漁翁。
買去知無價,棲來思豈窮。
翻嗟市朝里,塵土日蒙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