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天童普和尚
迢迢別海涯,帆掛杪秋時。
島樹落寒葉,人誰訪祖師。
浪開游象急,天闊過鴻遲。
早晚歸林下,千徒不共知。
迢迢別海涯,帆掛杪秋時。
島樹落寒葉,人誰訪祖師。
浪開游象急,天闊過鴻遲。
早晚歸林下,千徒不共知。
你遠遠地離開海邊,在秋末時揚帆起航。島上的樹木飄落著寒葉,有誰會去尋訪祖師呢?波浪翻涌,游魚匆忙;天空遼闊,飛鴻緩緩。不知你何時能回到山林,眾多弟子都不得而知。
迢迢:形容路途遙遠。
海涯:海邊。
杪秋:秋末。
祖師:佛教宗派的創始人。
象:這里可能指魚。
鴻:大雁。
早晚:何時。
林下:指山林,這里可理解為寺廟。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題可知是送別天童普和尚,當時普和尚應是在秋末乘船離開海邊遠行。詩人可能與普和尚關系密切,在送別時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意境悠遠。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送別時的真摯情感和細膩筆觸。
心存魏闕江湖遠,歸覲重瞳日月明。遙憶五倫思一見,豈詢宣室鬼神情。烏臺鳳沼承親擢,尚有孤忠簡圣明。大雅一門時鮮儷,急難尤切在原情。
山中傳好信,數月已長齋。悟物知生事,平情近道懷。幅巾稱弟子,梵唄響庭階。更憶蓮池上,芻言次第諧。
忽驚落日轉東隅,人意欣欣似躍魚。泛宅同來真不惡,幾家回首嘆樓居。
當年失箸事難知,春色還從柳外窺。廣宇無聲心浩渺,欣欣物競冱寒時。
白璧埋輝照,青云委路岐。斯文或后死,未老竟安之。敢任昌言續,無慚有道辭。令名兼壽考,今古總難期。
淡靄徐分遠近山,孤舟相對白鷗閑。他年倘訪弇州叟,只在漁歌欸乃間。
離亭雨雪暮蕭蕭,換酒無從得紫貂。他日相尋君有夢,東樵不在即西樵。
為兵不愿作刀鋸,刑人未必皆不忠。為器不愿作鐘鼎,銘勛未為皆有功。
滉漾復瀠渟,分明見底清。涂山一夜雨,流水惠州城。
君子秉高志,夙負冰玉姿。齋居靜無嘩,玩習書與詩。兢兢日自省,名賢為之師。力行務忠信,跬步恐或違。講授資劘切,寧敢懷自欺。黽勉竟朝夕,念茲復在茲。弘毅期遠到,一息罔有虧。作輟或靡常,德業因以隳。況乃托戚里,忠孝實所資。嘉猷思獻納,仰圖贊雍熙。作詩匪為頌,庶以效箴規。
二日看山快旅情,不知虛駭已多經。傍人莫怪舟行穩,來往溪禽識使旌。
天挺神明不世姿,當時出處系安危。三分事勢勞籌筆,未出隆中也自知。
世隔懸精爽,堂虛渺色聲。歲從春共改,愁與涕交盈。竹憶鸞棲長,松栽馬鬣生。青衫揮淚滿,情絕不堪更。
云集款芳渚,星言送去軺。敢煩君命重,不憚宦途遙。故邑將期到,西山復見招。簿書如易就,當別在明朝。
從昔游山人,留題盡名字。壁昏暮鴉棲,石膩群鴻戲。今人來更多,后觀復長喟。吾儕幸聞健,拄笏致爽氣。